第三九章 武林第一人

 




  宝儿转目望去,只见铁娃仍扛着那匹马,本立在道旁,小公主却在使力的去拉那匹倒在路旁的马。
  宝儿道:
  “铁娃,你在这里等着。”
  铁娃道:
  “铁娃自会等着,但她呢?铁娃可看不住她。”
  小公主头也不回,冷笑道:
  “你放心,我要走早走了。”
  宝儿回首,蒋笑民道:
  “请!”
  转身走入道旁林木之后,宝儿大步相随,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十丈开外,蒋笑民仍未回首,也未说话,宝儿几次要待开口动问,但瞧见蒋笑民凝重的脚步,又只得忍住了。
  秋风过林,黄叶满地,沉重的脚步,踏在落叶上,发出一阵阵“沙沙”
  之声,更衬托出天地间的肃杀与萧瑟。
  蒋笑民脚步渐渐放缓,口中道:
  “兄台今日已是天下武林第一人,当真可贺可喜。”
  宝儿笑道:
  “不敢。”
  蒋笑民道:
  “在下在此相候多时,所为何来,兄台可知道?”
  宝儿道:
  “正要请教。”
  蒋笑民道:
  “这只是为了..”
  突然间,“呛”的一声轻响,一道剑光,如惊虹,如匹练,斜飞而来,直刺方宝儿面目。
  这一剑出手之快,部位之刁,落点之准,着非亲眼目睹之人,委实难以想象其万一。
  宝儿眼中惊见剑光,身形已倒翻而出,他身形变换之急,几乎已和目光同样迅快,但饶是这样,衣袖仍不免被划破一条裂口——他自入江湖以来,竟是首次见着如此迅急狠辣的剑法,惊怒之余,仍不禁脱口惊道:
  “好剑法!”
  蒋笑民身形半转,剑势斜举,方才那一剑,乃是自他胁下飞出,此刻他身形剑势仍丝毫未变,只是口中冷冷道:
  “扭转乾坤杀手剑,你听过么?”
  宝儿动容道:
  “久已闻得‘海南剑派’中,有此一招反手杀着,辛辣犀利,天下无双,不想我竟在此地见着。”
  蒋笑民道:
  “蒋某在此相候于你,便是为了要以这一剑取你性命,你知道么?”
  仰天长叹一声,接口道:
  “不想这一剑竟也被你躲过。”
  宝儿道:
  “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骤下杀手?”
  蒋笑民目光凝注宝儿,沉声道:
  “普天之下,每一剑派,甚至每一个练剑之人,都会有一着追魂夺命的煞手,大多是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发扬最大的威力,在普通比武时,自不会轻易使出,是以江湖中人虽闻其名,但却极少有人能见到..”
  他冷冷笑了一笑,一字字缓缓接口道:
  “能见着此等杀手之人,便不能再活在世上!”
  宝儿叹道:
  “在你那反手一剑之下,还能活着的人,委实不多。”
  蒋笑民纵声笑道:
  “蒋某那反手一剑,虽然不差,但普天之下,辛辣狠毒胜过这一剑的煞手,更不知还有多少。”
  宝儿颔首道:
  “不错!”
  蒋笑民笑声突顿,厉声道:
  “此刻普天之下的剑术高手,每人正都以一招绝招煞手,在前途等着你,你若能避开这些杀手,只要能避过一次,便可知道它的破法,于你来日对东海白衣人之一战,必定大有助益。”
  宝儿变色道:
  “避不开又如何?”
  蒋笑民叱道:
  “便如此树!”
  回身一剑划去。剑光过处,一根树干,立分两股。蒋笑民厉声道:
  “你若避不开这些杀手,与东海白衣人之战,定然必败,那么世上多了你方宝儿又有何用?”宝儿呆了半晌,沉声道:
  “这些剑术高手,与我素无冤仇,想必是盼我能一战而胜白衣人,是以不惜以绝招秘剑,助我剑术成长。”蒋笑民道:
  “不错。”宝儿道:
  “但他们为何又要将我置之死地?”
  蒋笑民狂笑道:
  “方宝儿,你此刻已是天下第一名剑,杀了你的人,便可取你之位而代之,立时便可名扬天下,天下的练剑人,又有谁不想名扬天下..天下的练剑人,又有谁不想取你性命?”
  宝儿忍不住心头一寒,道:
  “但..这..”
  蒋笑民道:
  “这又如何,普天之下,又有哪件珍贵之物是可以轻易得来的!别人以性命来博取名扬天下之机会,你以性命来博取别人不传之秘剑,这本就天公地道,生死之事,在我辈眼里,又算得什么?”
  宝儿默然半晌,长笑道:
  “这赌注当真不小。”
  蒋笑民大喝一声,道:
  “方宝儿,我言已尽此,生死之博,必须公平,蒋某一剑不能伤你,便该死于你手,蒋某绝不逃避。”
  喝声之中,长剑又自化为飞虹,直取方宝儿。
  宝儿喝道:
  “住手,你何苦如此?”
  蒋笑民再不答话,剑光点点,着着进击,他剑法纵非绝妙,但剑如其人,却是无情之极!
  只见他每一剑刺出,俱是必取人命的杀手,每一着杀手,俱都令人难以还手,除非对方也立时取他性命。
  他每一剑刺出,竟都以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而且这其中生死之间,竟几乎绝无选择之余地。
  宝儿既不愿取他性命、唯有绝不还手,只是以轻灵妙绝的身法,游走在缭绕的剑光中,连连闪避。
  无情公子剑法虽无情,竟再也难以沾着他衣角。
  秋日渐落,秋风更紧。
  落叶在秋风与剑风激荡下,漫天飞舞,斜阳、秋风、剑光、落叶..苍穹低黯,杀气重重。
  突然,蒋笑民纵声狂笑道:“好,方宝儿,你无意杀我,你要怎样?”
  宝儿道:
  “你..你走吧!”
  蒋笑民道:
  “走..我辈武人,哪有这般容易,但要死却容易得很!”
  长剑一划,鲜血飞激!
  他回手一剑,竟刺入了自己的胸膛!
  宝儿大骇道:
  “蒋兄..蒋笑民,你..你..”
  长剑在蒋笑民胸膛里颤抖,血红的剑穗随风飘舞,但他的身子却如石像般屹立不倒。
  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襟,死灰却染白了他面容。
  他一字字缓缓道:
  “生死之博,必须公平,是死是生,别无选择..”
  突然咬一咬牙,拼命拔出了那柄长剑。
  一股鲜血,剑一般标出。
  他身子立即倒下,但双目却未曾阖起,犹自瞧着宝儿,颤声道:
  “方宝儿..你亦是武人..亦..当重我,我..我有一事求你,你必须..心中..勿忘..”
  语声渐渐零乱、含糊,终于寂绝。一阵风卷起落叶,也卷起方宝儿衣袂。
  但方宝儿本立当地,却是寸步难移,难以动弹。片刻之前,他还当江湖朋友,都对他满怀期望,满怀爱护,如今他却已知道江湖中还有些人竟一心想将他置之于死地。如今他也已知道,江湖中有些事的对立,竟是如此尖锐,而其中最最尖锐的,便是生与死之间的差别。他俯首凝注着蒋笑民的尸身,热泪盈眶,喃喃道:
  “你这样死了,可是值得的么?..除了死之外,你当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你对生死之事的看法,为何如此奇怪?..难道江湖中武人对生死的看法,竟全都像你一样么?你..你又有什么事要求我?..”
  目光动处,突然瞥见蒋笑民袖中露出一片纸角。
  蒋笑民袖中的,除了张短柬外,还有封信。
  那短柬是留给方宝儿的。
  “抛却生死,与君一战,生则名成,死亦无憾,名不成则身毁,离家时本已无生还之望,求仁得仁,虽死亦欢。数十年间,弹指即过,十丈教红,本无依恋,唯痴情人犹自相候楼头,但盼君将死讯一传。”
  寥寥数十字里,虽然充满了对人世之淡漠,对生死之轻贱,但字里行间,却仍有一种纠缠的情思,萦绕纸面。
  宝儿唏嘘长叹道:
  “蒋笑民呀蒋笑民,你既对那痴情人之相候,如此关怀,却为何又对自己之生命,如此无情,你虽抱必死之心而来,死亦无憾,但那在搂头相候之痴情人,又将如何打发今后之春花秋月?”
  是有情?是无情?只怕连蒋笑民自身,也难以分判。
  那封信,是密封着的,上面写着:
  “软红山庄,星星小楼主人亲拆。”
  宝儿喃喃道:
  “这软红山庄在哪里?星星小楼主人又是谁?但蒋笑民,你只管放心,无论如何,我也会将信送到那里。”
  他草草掩埋起蒋笑民的尸身,自也留下了那柄三尺青锋,在九泉与以身殉剑的蒋笑民为伴。
  斜阳黯淡,秋林凄迷,在林隙微光中飞舞的落叶,像是正在向方宝儿诉说他的前途,仍有重重艰难。
  但宝儿还是挺起胸膛,大步走了出去。
  林外,道旁,又围着一群江湖豪杰,铁娃正在与他们谈笑,那匹曾失前蹄的马,却已倒毙在路旁。
  这匹马竟是被小公主击毙的,她此刻正斜坐在马尸上,面上有兴奋的红晕,嘴角有胜利的微笑,像是在说:
  “如今你可再也无法将我摔下去了吧!”
  宝儿眼瞧见那匹倒毙的健马,心头忽然想起七年前,在五色帆船舱中被小公主洗碎了的鲜血。
  他心头不禁又泛起一阵寒意,喃喃道:
  “她还是这走极端的脾气,不是爱得发狂,就是要将之毁去,是爱是恨,这其间亦无选择之余地,这岂非正如蒋笑民对自己的生命一样?..而她对我..莫非亦是如此?..”
  铁娃已大步赶来,兴奋的喘息着道:
  “大哥,你瞧,这些人也都是风闻而来,等着见你一面的,江湖中人,对你竟是如此爱戴,这一路上,大哥你想必都可过得快快活活的了。”
  宝儿惨然一笑,道:
  “是么..但愿如此。”
  平阴,黄河渡口,倒也繁华,那安平客栈临河而建,推开窗子便可眺及滚滚江流,一泻千里。
  今夜,平阴城分外热闹,茶楼酒栈中,生意兴隆,来客中十有九俱是方自泰山下来的武林豪士。
  但平安客栈,却是安静得异于寻常,只因群雄都已知道方宝儿投宿其间,谁也不愿打拢他的安息。
  深夜,月仍圆,圆月在天,清辉遍地。
  宝儿独自凭窗,极目江流,心中思潮,正也如那滚滚河水一般,波浪起伏,难有片刻安定。
  突然间,一般轻舟,横截河水,破浪而来,来势急如箭,显然得操舟人不但水性娴熟,而且两臂至少也有三百斤气力。
  河上船只虽多,但这艘轻舟,却分外引人触目,就连正在出神寻思的方宝儿,目光都不免被它吸引。
  客栈外,河岸旁,有道残旧的渡台,数级石阶,也可算是个小小的渡口,轻舟竟直奔这渡口而来。
  宝儿心念方自一动,轻舟上已抛起一条飞索,搭住了渡台上的木柱,于是轻舟靠岸,一个大汉,跃上渡台。
  目光之下,只见这大汉身法轻灵,行动矫健,闪闪的目光,四下一扫,瞧见宝儿窗子的灯光,便大步奔来。
  宝儿此刻已可断定,这大汉此来,必定与他有关,只是犹自沉住了气,静观这大汉究竟所为何来。
  大汉果然直奔到窗外,瞧见宝儿,身形微顿,上下打量了两眼,竟远远躬身一礼,沉声道:
  “可是方大侠么?”
  宝儿道:
  “不敢,有何见教?”
  那大汉也不答话,却大步走到窗口,自怀中掏出一封信,双手捧到宝儿面前,恭声道:
  “小人特来送信。”
  宝儿接过书信,方自瞧了一眼。
  那大汉已再次躬身道:
  “小人告退。”
  倒退三步,方待转身,宝儿已叱道:
  “慢着!”
  大汉道:
  “方大侠还有何吩咐?”
  宝儿沉吟道:
  “你且稍候,我或有回话。”
  说话间,他已抽出了信,上面也只写着十个字:
  “四更渡黄河,红灯船来迎。”
  宝儿皱眉道:
  “你家主人,为何不索性指明地点,由我前去,如此再三传讯,难道他就一点也不嫌麻烦么?”
  那大汉躬身道:
  “小人只知传信,别的概不得知。”
  宝儿道:
  “他如此做法,这其中难道又有何隐秘?”
  那大汉还是躬身道:
  “小人不知。”
  宝儿叹了口气,道:
  “好!你去吧!”
  那大汉躬身道:
  “是。”
  转身奔出,解开系索,跃上轻舟,长竿在岸边轻轻一点,那轻舟便又破浪而去了。
  宝儿目送轻舟离去,沉吟自语道:
  “火魔神行事,为何至今还要如此诡秘,这其中又有何阴谋?”
  突然间,只见大河之上,一艘快艇,满引风帆,顺着一泻千里的河水,直冲而下,来势之急,更是惊人。
  快艇之上,影绰绰站着三条人影,此刻河上虽是月光明亮,但还是无法分辨出人的装束形貌。
  快艇如矢,竟笔直向那大汉的轻舟撞了过去。
  那大汉显见大是惊慌,一面全力闪避,一面大喝道:
  “你们疯了么?快转舵!”
  呼声未了,快艇旁突然伸出两条长篙,篙头显然带着铁钩,一牵一引,便将那轻舟紧紧钩住。
  那大汉抛却长桨,以待纵身入水,哪知快艇上的三条人影,手中各自抛出一条飞索,套住了那大汉的身子。
  那大汉放声惊呼道:
  “方大侠..救命!”
  呼声还未传来,宝儿已飞身而出,但这时那大汉已被拉上快艇,快艇又自顺流乘风而去,转眼便瞧不见了。
  只留下那两条长篙,挂着空舟,在江水中打转——打了几个转后,也被湍急的河水,远远冲走。
  这一切变化的发生,只不过是片刻间事。
  宝儿木立在河岸旁,心中惊奇骇异,更难形容。
  快艇上这三条人影究竟是谁?
  他们将这大汉掳走,究竟是为了什么?
  火魔神做事如此诡秘,难道就是为了要躲避这些人么?但若是如此,他为何不索性一次将地点指明,那岂非便可少却许多麻烦?
  他舍易从难,又为的是什么?
  这些问题在宝儿心中打转,他委实百思不得其解。
  猛回头,却见小公主已站在他身后的凄迷夜雾中。
  河岸晚风,吹得她那白色长袍有如何水般波浪起伏,也吹得她披散的长发,零乱的掩住了她的花容。
  月光、迷雾、白袍、乱发..绝世佳人,伫立在荒凉的河岸边,如梦的双眸,无言凝睇着满河月色。
  这又是何等幽美而凄艳的图画,但不知怎的,在这幅图画中,竟又似含蕴着一种难言的诡秘之意。
  这强烈而慑人的美,以及这难言的诡秘,无疑又震慑了室玉的心神,一时之间,他仿佛瞧得痴了。
  小公主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只是有一种奇异的光芒,在目光中闪动,像是惊骇,又似是轻蔑。
  这美丽而诡秘的静寂直延续了盏茶时分。
  宝儿终于问道:
  “你几时来的?”
  小公主道:
  “刚刚。”
  宝儿道:“你瞧见了么?”小公主道:“嗯!”宝儿道:“你可知道了么?”小公主直到此刻,才抬起目光,瞧了他一眼,缓缓道:“知道什么?”
  宝儿沉声道:“火魔神为何要如此做法?那三人究竟是谁?是否火魔神的仇家?他们掳去那传信的大汉,又为了什么? 小公主淡淡一笑,转过头去,再也不瞧他。宝儿一步掠到她面前,大声道:“这些事你想必全知道的,你为何不告诉我?你..你为何不说话?”他语声虽大,但小公主却似乎一个字也未听到,目光仍然痴痴的望着那粼粼金波,满河月色。她仿佛知道的很多,但也仿佛什么都不知道。宝儿瞪着她,良久良久,眼帘缓缓垂下,叹道:“四更时咱们便要动身了,你去收拾收拾吧!”小公主茫然道:“四更..四更..”缓缓回头,瞧着宝王微微一笑,转身走了。那窈窕的白色人影,在夜雾中瞬即淡去、消失,只留下那神秘而美丽的微笑,仍萦绕在宝儿心底。
  夜更深,秋风中传来了远处的更鼓。是将近四更时分了。宝儿、铁娃、小公主,已伫侯在河岸。星群渐落,月光更是皎洁,河岸之旁,停泊着几艘河船,河面之上,已无帆影,天地间一片幽寂。
  哪有什么灯光,哪有什么红灯?
  铁娃睡眼惺忪,喃喃怨道:
  “那火魔神倒真会折腾人,四更时就叫咱们赶路,这样下去,还不到地头,咱们已给累死了。”
  他这话说的虽是孩子气,但却令宝儿心头一动:“呀!火魔神如此做法,莫非真的就是为了要折磨于我?使我精力消耗殆尽,再也不能与白衣人交战?”
  一念至此,他心中不免又多了一份疑惧,一份警惕。
  这时风中又有更鼓传来,笃!笃!笃!笃..
  小公主道:
  “是四更了。”
  河面依然,哪有红灯船影。
  宝儿皱眉道:
  “这倒怪了,怎的..”
  突听铁娃道:
  “那是什么?”
  宝儿立刻回头瞧去,只见荒凉的河岸那边,踽踽行来两条人影,右面一人,手里提着个篮子,左面一人,手里赫然挑着盏红灯。
  红灯在风中摇荡,闪烁的灯光,映着这两人的黑衣、面容,也映着他们两双直勾勾瞧着道路的眼睛。
  这两双眼睛中,竟是微带惊恐之色,仿佛早已预见有什么不祥之事,要在他们身上发生。
  这两张面容,苍白中带着铁青,铁青的面容被红灯一映,那模样更是说不出的诡秘、恐怖!
  铁娃压低声音,道:
  “是他们么?”
  宝儿沉吟道:
  “有红灯,但无船..”
  只见两人走到他们面前,瞧了他们一眼,面上绝无丝毫表情,也再不瞧第二眼,竟转身走下河岸。岸边泊着艘河船,两人头也不回,走上了船,走入船舱,过了半晌,一个人又走出来,将红灯挂在舱外。
  宝儿道:
  “是了!”
  三人展开脚步,急奔过去。
  那人这才开口,道:
  “可是方大侠?”
  宝儿道:
  “正是。”
  那人道:
  “请上船。”
  说话之间,竟又取下红灯,“扑”的一口将灯光吹灭。船舱中倒也甚是干净,却有三条短衣赤足,船家打扮的汉子,倒在角落里,显然已被点了穴道。一人在外撑船,一人在舱内点起了油灯。宝儿瞧见那三条倒卧的汉子,皱眉道:“这可是你们做的手脚?”那人道:
  “是!”
  宝儿道:“这条船是他们的?”
  那人道:
  “是!”
  宝儿叹了口气,道:
  “你们不自备船,却在河边随意强借别人的船只,想必是为了使行动更加秘密,好教人无从追踪。”
  那人道:
  “是!”
  宝儿道:
  “你们如此做法,却是为了要逃避谁?”
  那人也不答话,却提起了那只篮子,恭恭敬敬送到小公主面前,小公主扬了扬眉,问道:
  “这是什么?”
  那人恭声道:
  “篮子里全是姑娘素来喜食之物。”
  小公主喜道:
  “呀,真的么?”
  掀开篮子,只见里面放着三只天青瓷碗,一副银制杯筷,方自掀起篮子,便有股醇香之气,扑鼻而来。
  小公主拍掌笑道:
  “太好了,果然都是我爱吃的..亏得你们还在想着我,否则我真的已快要被人家饿死了。”
  狠狠瞪了宝儿一眼,道:
  “你瞧人家对我多好,你呢,你只会叫我吃阳春面。”
  取起筷子,吃了起来,再也不瞧宝儿一眼。
  宝儿却正在暗惊忖道:“火魔神此番送菜过来,虽是为了示惠于她,但也正是为了向我示威,要我知道,我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眼里,就连我们要她吃阳春面的事,他都知道..唉!不想此人眼线竟然如此周密。”
  铁娃瞧小公主吃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引颈望去。
  只见那三只天青碗中,有红有白,色彩鲜艳,纵未尝着滋味,单瞧这颜色,已足以令人馋涎欲滴。
  铁娃悄悄咽下口水,口中却道:
  “哼!这有什么好吃。”
  小公主格格笑道:
  “吃不到的东西,永远是不好吃的,但我若让你吃上一口,你就再也不会说它不好吃了。”
  铁娃眨了眨眼睛,笑道:
  “那你就让我吃上一口,看看究竟好不好吃?”
  小公主笑道:
  “看你呆,不想你还会绕弯子骗人家的东西吃,好,你若真的想吃,我就让你吃一口。”铁娃的脸,竟有些红了,偷偷瞧了宝儿一眼,眼见宝儿并未留意他,舐了舐嘴唇,红脸笑道:
  “我只吃一小口。”
  小公主伸出筷子,突又缩回来,正色道:
  “不行,还是阳春面好吃,这东西,你不吃也罢。”
  铁娃脸飞也似的红了,小公主却笑弯了腰。
  笑了半晌,又伸出筷子,忍住笑道:
  “来,这次真的让你吃一口。”
  铁娃偏转头去赌气道:
  “我不吃了。”
  却又忍不住偷偷回头瞧了一眼,道:
  “这..这究竟是什么菜?”
  小公主道:“这些菜呀,你莫说吃,就连听也未听过,告诉你,有一样是冬菇炒鹦鹉舌,这一样是鱼脑做的豆腐..”她话未说完,铁娃已骇然道:
  “这红红的全是鹦鹉的舌头?”
  小公主笑道:
  “不错。”
  铁娃道:
  “炒..炒这样菜,要..要多少只鹦鹉?”
  小公主道:
  “大约总要一百来只吧!”
  铁娃脸色也变了,道:“你..你为何要吃..”
  小公主道:“鹦鹉的舌头,最灵活,所以它的肉,也最好吃,不信你试试,只要你吃了一口,保险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铁娃却勃然站起,怒道:
  “你好残忍,为了吃样菜,便割下一百多只鹦鹉的舌头,人家将你舌头割下又如何?这种莱,铁娃死也不会吃。”小公主笑道:
  “瞧你这样大一个人,不想心眼儿却这么小,这些鹦鹉反正早已死了,割下它的舌头又有何妨?”
  铁娃道:
  “死..死了..哪有这许多死鹦鹉?”小公主忍住笑道:
  “自然是做菜的人杀的。”
  铁娃呆了一呆,道:
  “你..你简直是个女魔。”
  小公主格格笑道:
  “傻孩子,你现在才知道么?”
  神情自若,笑嘻嘻的又挟起几条鹦鹉舌,咀嚼起来,仍然吃得津津有味,铁娃却几乎忍不住要跑到舱外去吐了起来。
  这时船已靠岸,铁娃赶紧大步奔出,深深吸了几口气,仰头望去,月已西沉,距离黎明已不远了。
  宝儿、小公主,亦自步上河岸,只见那两人竟也走上岸来,却用长篙一点,将船远远荡开,飘流而下。
  宝儿皱眉道:
  “你可解开了船家的穴道?”
  那人道:
  “用不着方大侠关心,那些人死不了的。”宝儿哼了一声,却见他自怀中取出一封信来,双手捧上,再也不说一句话,两人齐地狂奔而去。
  这时四邻静寂,全无人影,但这两人却仿佛在被鬼物追赶着似的,全力急奔,连头都不敢回。
  宝儿叹息道:
  “他们如此惧怕,究竟是在逃避什么?”
  他明知这句话绝对无人答复,只有自己展开书信。
  信上也只有十个字:
  “东昌西城外,桑林有红灯。”
  他出神的寻思半晌,长叹道:
  “走吧!”
  但方才走出不远,突然间,一阵惊呼传了过来。
  宝儿倏然驻足,小公主面色也似乎已微微变了。
  只听那呼声隐约唤道:
  “..大侠..救..”
  宝儿动容道:
  “果然是那两人,未能逃脱。”
  铁娃道:
  “那两人为什么要逃?谁在追他们?”但他话还未说完,宝儿与小公主已向那叫声传出之处,如飞掠去,早已远在十余丈外了。
  铁娃喃喃道:“大哥真是,明知我不会轻功,也不等我一等..”口中埋怨,脚下也只有洒开大步,追将过去。他脚步虽大,奔跑虽速,却又哪里追得上宝儿,简直连小公主的影子都瞧不见。到后来他竟连方向都已迷失,四野茫茫,往哪里追,他根本不知道,胡乱狂奔了半晌,只有放声呼道:
  “大..”
  “哥”字还未出口,突听身后一人唤道:“牛铁娃!”语声低沉、缓慢,像是并无恶意。但铁娃却当真吃了一惊,霍然转身,身后空空,连个鬼影子都没有,铁娃壮起胆子,道:
  “谁..谁在叫我?”那语声道:
  “我。”铁娃握紧了拳头,道:“你是谁?你在哪里?”那语声道:“我在这里。”铁娃这才发现,这语声乃是自一丛黑暗的杂木后传出来的,他睁大眼睛,捏紧拳头,一步步走了过去。那语声厉叱道:“牛铁娃,切莫再往前走一步。”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