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司马紫烟 > 游剑京华 >  上一页    下一页
五四


  只有少数公侯子弟不信邪,还是依然故我,照着他们往日的习性,成群结队当街闹事,调戏妇女!京里的老百姓,见到过南宫少秋的威煞,也想看看这位公子老爷,是否真的天不怕、地不怕,乾脆避开顺天府,直接告到兵马司衙门!

  南宫少秋也没让他们失望,只要有人来告,探明事实,不论被告是哪一家的少爷、世子,一律拿人,按律严惩!有几名公侯,对他们子弟被罚,十分不服气。于是,这些爵爷亲自到五城兵马司衙门,找南宫少秋理论!南宫少秋对这些人虽然以礼相待,但却坚守原则,一切都以法理为准,根本不买这些爵爷的帐!

  南宫少秋不松口,又句句站在道理上,这些爵爷地位虽高,也实在拿他没办法!若是带了人去胡闹,又打不过南宫少秋手下那四名差役!这些爵爷们,只好撂下几句狠话,就此离去!没想到,只要是去找南宫少秋理论的人,隔天一定会被宣宗骂了个狗血淋头,就算他是亲王公侯,也不例外!众人这才知道,这位五城兵马司,虽然才刚上任没几天,可是圣眷之隆,实在令人难以想像!

  至此,京里上自亲王,下至百姓,人人都知道,这位新任的五城兵马司,绝对是瓷娃娃一尊碰不得的!要是谁不小心犯到南宫少秋手上,一定会有苦头吃!就连姜顺和他的手下,走在路上也十分威风!

  而南宫少秋也没让这些人失望!才不过十天功夫,在南宫少秋带领下,五城兵马司衙门,大大小小总共抓到三十七名,通缉有案的盗贼!这可比以往一年内,顺天府加上五城兵马司,能够抓到的还多!更何况京里富贵之家虽多,警备却可说是全天下最严密的地方!敢到京里作案的人,必然是偷盗中的高手!这样的盗窃高手,就算在十天内能抓到一个,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更何况抓到三十七人?

  这并不是南宫少秋有通天本领,而是他的好帮手,实在太多!混混帮,在北京的分舵,是由四个人负责!这四人从小就是孤儿,不但无父无母,就连自己的生辰、姓氏都不知道,从小靠着一些好心的街坊邻居过活!四人结义时,因为不知年龄,无法排名,只好打上一架,看看是谁的本领大,谁就能当大哥!

  大哥、二哥的名份定下后,四人乾脆以百家姓的前四字,当作自己的姓氏!于是赵大、钱二、孙三、李四的名号,就这样叫开了!四人长大后,因为血气方刚,又好打不平,常常跟人打架!但因四人没有功夫在身,总是输多赢少的局面!南宫少秋到北京时,觉得四人的资质并不差,又很有是非之心,于是传下武功,给他们资本,叫他们组帮立派,替自己的街坊谋福!这就是混混帮成立的开始!

  从南宫少秋授艺,到如今五年了,赵大四人不但有人手,又有产业,闯下的局面早已大大不同!北京外城的百姓,现在都称呼赵大四人“下九门提督”!意思是说,任何人想到北京做邪事,先得通过他们那一关!南宫少秋有他们做眼线,京里面任何风吹草动,江湖人物进进出出,南宫少秋全都了然于心!再加上,杨云儿出身于专门劫富济贫的扯旗门,这可是自古相传的义贼门户,小偷、强盗的老祖宗!

  据说扯旗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天宝年间的空空儿,开宗立派的时间,比南宫世家还要久远!由扯旗门来安排,抓这些小毛贼,还不是手到擒来!这虽然有点儿违反江湖道义,只不过扯旗门的人,早就很讨厌这些只顾着自己享受,不管他人死活的“同行”!

  而南宫少秋每次起出赃物,凡是无主的,他就留下五成!反正赃物是多是少,都是由他往上报,别人也不清楚!这五成中,半成,赏给姜顺等人,他们没有功劳,但苦劳也不小!一成半,交给赵大四人,算是他们提供线索的酬劳!另外三成,则交给扯旗门,感谢他们协助缉盗!南宫少秋自己,根本不留半分!如此一来,可说皆大欢喜!南宫少秋上任,还不到一个月,京里的治安风纪,却已大大不同!许多有钱人家,晚上终于能安心睡觉了!

  八月初一,胡滢上了道奏章,里头说,新任五城兵马司南宫少秋,任期虽短,但却卓有绩效!而现在东厂缇骑都统一职,尚未找到合适人选,胡滢希望皇上能够降下特旨,破格任用!这虽然是宣宗和胡滢安排好了的戏码,但碍于朝廷规章,不得不如此装作一番,以免遭到言官非议!

  原来,明朝的典章制度,大多出自李善长之手!李善长是个经世大儒,制定的这套制度,最重视考绩和监察两项!

  一般而言,明朝的官员在三年考绩之期未满以前,除非犯下重大过恶,否则,就连皇帝,也不能随意升赏或调任!官员考满之后,看考绩如何,或升官,或留任,或罢黜,都一定会有个交代,不会打马虎眼!这套制度,乃是为了让官员,能久安其位,认真办事而设!不过,也要在政治清明时,才有效用!

  原本,在这制度下,就算皇帝想要破格任用一人,也一定要经由朝廷重臣,廷议公推,方可行之!从永乐、洪熙一直到宣德年间,算是明朝政治比较清明的时期,这套考绩制度,还算在认真执行!到了明朝后期宦官用事,谁还管你什么考成不考成?官员只要听宦官的话,就能得到重用!也因此,虽然宣宗和南宫少秋早有约定,但是宣宗还是得遵守这个模式,以免被人说不遵祖宗制度!

  胡滢的奏章一上,宣宗立刻点头说好,而朝中几位大人,早已和胡滢谈过,知道南宫少秋来此的目的,又岂有反对之理?廷议一成,宣宗马上降旨,还立刻派了一名宦官,捧了圣旨,到五城兵马司衙门,向南宫少秋宣达旨意!

  这名宦官,正是南宫烈秋的朋友阮浪!阮浪自己向宣宗讨了这趟差使,就是为了看看南宫烈秋一直极力称赞的弟弟,到底如何高明!南宫少秋接旨之后,阮浪立刻向他贺喜!南宫少秋从二哥口中,知道这名太监不同凡俗,也十分客气!两人坐在堂上,说古论今,谈得十分投契,互相都佩服对方的学问见识,订下了后会之约,阮浪这才离去!

  这时,北京城里的居民,都知道南宫少秋,竟然打破开国以来的惯例,连升两级,成了东厂缇骑都统!没有人认为南宫少秋不应升官,反而有人认为,升得还不够高!这些人认为,凭南宫少秋的本事,就算是大理寺正卿或者是刑部尚书、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他都能胜任愉快!

  当晚徐、常两人又来道贺!徐承祖说道:“少秋!我这回,不仅仅是为了道喜,也是来当信差的。宜春阁那儿,请你去一趟!”徐承祖说完,立刻看了胡珍等人一眼!没想到,胡珍竟然说道:“少秋!你还不赶快去!瑶仙妹子被咱们冷落了这么些天,一定很寂寞。依我看哪,这布衣校书府里,空房间还很多,你乾脆请她把宜春阁关了,人也搬来这里住好了!胡滢那老头可真不是个东西,竟然舍得把瑶仙那样腆温柔的美人,放在宜春阁受罪,我一想到就替瑶仙难过!”胡珍这话一出,竟然连欧阳红三人也都点头称是!

  走出布衣校书府后,徐、常二人对南宫少秋竖起大拇指,一同说道:“兄弟,你还真是罩得住!”南宫少秋摇头笑道:“河东狮大发慈悲了,这可连我也想不到!”

  三人到了宜春阁,春云早就在门外等候!春云一看到南宫少秋,就把他们引到书房,一身淡黄晚装的李瑶仙,脸上带着笑,以本来面目,和他们见面!南宫少秋看着李瑶仙的脸,不知道是错觉还是怎么,总觉得才不过一个月不见,李瑶仙竟然好像清瘦不少!李瑶仙对南宫少秋说道:“少秋,今天请你来,是把我手上的资料和这几个月来,我在锦衣卫里的一点成绩,移交给你!”

  南宫少秋说道:“瑶仙,这事先不忙。我觉得你好像清瘦不少,可千万不要累坏了!以后的事,有我承担,你总算可以休息休息!”

  李瑶仙从小潜心练武,不曾有过男女之思!自从她见了南宫少秋,极欣赏他的文才、武功。待又见到胡珍四人,李瑶仙心中不免有患得患失之感!而南宫少秋自从当了五城兵马司,就不曾来过宜春阁!这令李瑶仙真是情何以堪!如今听到南宫少秋温言关心,李瑶仙总算略感开怀!

  徐承祖也说道:“李家妹子!如今少秋已经接任东厂缇骑都统,你这宜春阁,也没有必要再开下去!刚刚胡大妹子说,欢迎你去和他们一起住。我看,你今晚就收拾收拾,明天就搬到布衣校书府去!”

  李瑶仙看着南宫少秋,只见他也点头说道:“瑶仙,这里确实不用再开了!我也希望你能搬来和我们住!你在这里,人单势薄,我实在放心不下!在我那儿,你有什么事情要移交给我,办起事来也比较方便!”

  李瑶仙暗暗感激胡珍四人的好意,于是她盈盈说道:“少秋,你回去后,先代我谢谢众家姊姊,等我明日到了,再亲自道谢!”这事,就这样说定了。李瑶仙阴霾尽去,跟众人言笑晏晏!春云四人更是识趣,不断送瓜送果,勤侍候!其实,这里面最得意的,就是南宫少秋!事态的发展,与他当年的誓言,可说是又近了一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