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司马翎 > 刀影瑶姬 >  上一页    下一页
八九


  第十三章 石楼玉栏杆 情满青山

  展鹏飞想道:“她究竟把我看作怎样的人呢?说来可怜,我大概只是个不辨正邪,年轻鲁莽的家伙吧?”

  他的目光在那张秀美的,脱俗的,而又青春焕发的面庞上徘徊了一阵。

  一阵悠扬钟声传来,展鹏飞猜想一定是吃斋时间已到,当下说道:“我走啦……”

  崔小筠沉吟一下,好像想挽留他,但又改变了主意,说道:“你走了也好。”

  展鹏飞有点儿泄气,道:“我会继续给你打听消息,但只怕到时没有空暇上山来告诉你。”

  崔小筠道:“你很忙的话,可别为我耽误事情。”

  展鹏飞举步行去,崔小筠目送他渐渐走远,心头忽然泛起异样之感。

  她没有立刻回庵,暗自分析心中这股异样的感觉。突然恍悟忖道:“是了,展鹏飞这个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是坏人,可是我却认定他是邪派恶人,怪不得总是感到怪怪的……”

  她释然地走回庵去,当崔小筠的婷婷倩影,出现在佛堂前的院子里时,佛堂内的两个人,立即停止了交谈。

  这两个人之中,一个是年老的比丘尼,她俗气的面上,还堆着诌媚的笑,端坐没有动弹。

  另一个是年约三十左右的男子,作文士装束,面貌清秀,举止很潇洒。

  他站起来迎接穿花拂柳而来的崔小筠,心中连声赞叹。这个袅袅行来的少女,是那么美丽,假如长此住在山中,岂不是太埋没和糟蹋了她的天生丽质?

  崔小筠踏入佛堂,先向老人行礼,接着又向那文士点点头,然后才道:“庵主鸣钟召唤,不知有何吩咐?”

  庵主净缘师太呵呵笑道:“小筠,你不是跟这位程云松施主约好了么?”

  崔小筠哦了一声,目光转到程云松面上,向他微笑一下,道:“庵主,我可以跟他下山么?”

  净缘忙道:“当然可以,你根本还未落发出家,去哪儿都行。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回来,像从前一样……”

  崔小筠忽然感到有点儿犹疑,因为她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究竟对是不对?

  现在已不容反悔了,宁可下山之后,看看情形再离开程云松,回到山上来。

  她只带了一个包袱,在佛前礼拜告辞了,便这样随着一个陌生的男子,离开了一静庵。

  两人来到山腰,只见山路已经平坦宽阔,在路边的一块空地,有一顶软轿和一匹缰鞍鲜明的牲口。两名轿夫,远远就哈腰行礼。

  崔小筠停了脚步,望着轿马,皱起了眉头。

  程云松讶道:“你不喜欢轿子么?那就让你骑马,好不好?”

  崔小筠摇摇头,道:“不,我从没坐过轿子,倒是很想试一试是什么滋味。”

  程云松道:“那么你为何皱起眉头?”

  崔小筠道:“庵主的态度看来很巴结你,你花了多少钱?”

  程云松哑然失笑,道:“她的胃口不大,二百两银子,就乐得她闭不拢嘴了!”

  崔小药道:“我们到哪儿去?很远么?”

  程云松道:“你猜错了,地方并不远,是我朋友的一座庄院……”

  崔小筠心头微微一动,仿佛听谁提起过“庄院”这句话,但一时想不起来,便暂时抛开了。

  她和程云松走近轿子和牲口,那两名轿夫,都垂手恭立。

  轿子始终很平稳,来到平地的大路上,仍然没有什么分别,可见得这两名轿夫,不是泛泛之辈。

  程云松催马上来,傍着轿子走,扬鞭向前面一指,大声道:“还有十来里路就到啦。”

  崔小筠隔着轻纱,一面欣赏他潇洒的英姿,一面问道:“庄院那边有些什么人呢?”

  程云松道:“我的朋友现下举家住在京师,他们的房子几乎都空着,庄内另有百余户佃农,没有别的人了!”

  这种环境理想极了,不必作种种烦人的应酬,仍然可以保持宁静,以及不受约束的生活。

  她忍不住问道:“这可是你安排的?”

  程云松道:“我哪能事先安排呢?我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呀,但那儿适合我的要求,所以选择了这个所在,这都是真的!”

  在途中他们交谈不多,因为隔着数尺距离高声谈话,终究不方便。

  不久,已来到庄院,一些庄稼人和妇女孩子,看见了他们,态度都很恭谨尊敬。

  程云松借用的房子十分高大华丽,有好几进深,画栋雕梁,气派不凡。

  屋右花园内有一座石楼。红的栏杆,浅绿色的窗户,嵌在白色的楼身上,十分悦目雅致。

  崔小筠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座石楼,尤其在楼上的书房中,推窗眺望,青山在眼,近处还有平林田舍,景色绝佳。

  楼中的陈设固然十分舒适高雅,同时还有两名白衣丫环,眉清目秀,善解人意。

  起初崔小筠很不习惯,近些年来,一静庵中青灯木鱼的生活,那是不必说了。

  在以前的童年时光,也没有尝过丫环服侍的滋味!

  许多事物她没有见过,各种女儿家用的饰物,剪裁精美质料高贵的衣裳,镜台上的各种胭脂水粉,薰香用的薰炉等等。

  虽然她很快就能猜测出来,因为她曾在书籍中读过有关的记载,但仍不免有些神摇目眩之感。

  书房里的典籍图书,为数不少,书桌上摆着端砚蜀笺浩然墨和紫毫笔,一望而知都是精品。

  崔小筠把玩了一阵,颇有欲试之意。但她终于没有动用,自个儿走出去,凭栏眺望。

  今日的变迁,虽然是她同意而行的。可是在感觉上,很像是几年前搬上一静庵的心境。

  五六年的时光,已静悄悄的流逝,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有多少个五六年呢?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