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李凉 > 魔手邪怪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把抓’鱼得水!”

  “原来是鱼大侠!”

  鱼得水才十七八岁,混了个“一把抓”之名,称他为“猎头鱼”才恰当,只是他出道晚,万儿还未闯出来。

  “虽然你杀的全是十恶不赦之徒,且从不敛聚,毕竟与朝廷王法不合,只不过在下一向敬重有所不为的人。久闻老兄家学渊源,医术不凡,经常义诊,可惜时运不济,十分潦倒。君子固穷,古人经验之谈。且世上有时医与名医之别,都所谓时:也就是走运的大夫,有所谓:时来医生医病脚。也就是说,大多的病人快要好了,都送到时医处,自然是药到病除。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立刻就成名。至于名医,如果正走楣运,快要死的人都往他那里送,反治也死,不治也死,连续治死数人,应当再有病人上门了,而你汤大侠也正是如此。”汤尧很自负,一个二十七岁的人有此成就,也值得自负了。

  武林中使他服气的人不多,鱼得水是少数的例外。

  汤尧道:“不知鱼大侠要找何人?”

  “此人行踪诡秘,极不好找。”

  “只要此人是武林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而且仍然健在的话,在下就能找到他,这当然也是对鱼大侠特别例外。”

  “汤兄一定知道武林有个人物,不知其名,也无绰号,武功奇高,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同道仅以‘叟’字称之。”

  “叟?”汤尧面色微变,道:“鱼大侠找他何事?”

  “关于之一点,目前不便奉告。”

  “鱼大侠真正是找对了人,除了在下,敢说武林中无人能办得到。”

  “所以在下一边在找叟,一边也在找你老兄。”

  汤尧道:“据在下所知,武林中敢和他一较短长的几乎没有,而此人几乎也不可能作奸犯科,触犯王法的。”

  鱼得水笑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他长得也不是很英俊潇洒,却给人厚厚实实的感觉,才十八岁就出了名,道:“不管叟如何出名?如何响亮?请告知在下,他隐在何处?”

  汤尧道:“鱼大侠刚才为何以贱内的金莲作戏谑?”

  鱼得水道:“是否戏谑,不久自知,如果实验了再告知‘叟’的下落如何?若验证为谬说,再找在下算帐不迟!”

  “久闻鱼大侠精通子平之术及紫薇斗数,在下姑妄听之,一旦大侠的预言灵验,即请驾临舍下,届时在下也该查出了眉目,再告知‘叟’的下落。”

  两人分手后,一直伏在屋上的人影,也像自浓雾中解体,化于无形了。

  汤尧算是一个名医。

  一个名医不走运,又都是不收费的义诊,往往遇上赤贫的患者还要倒贴药钱,但他从不抱怨。

  至于当职业杀手,旨在为人抱不平,收费也太低廉。

  扣除了路费、饮食、住宿客栈,以及有时须对线民施些小惠,往往也要倒贴,所以这些年来,非但毫无积蓄,有时连一日三餐也无法张罗。

  现在他在这镇上,就是不收费也无人找他看病了。

  他当职业杀手,由于要求严格,上门的生意也不多。

  他的爱妻对他百依百顺,只有当职业杀手她极不同意。

  两人商量之下,决定搬家。

  事实上,迁地为良这建议他的爱妻提过好多次,他对徐氏道:“老鸦等死狗不是办法,搬家吧!”

  “要是搬了家,尧哥再不改运,那就是我有克夫运了!”

  “咱们说搬就搬,明天是个好日子,十里外的青石镇人口多,也较为繁荣,我这就到该镇上去找房子……”

  “以尧哥的技艺和医术,真不该如何潦倒!”

  徐氏小巧玲拢,即使过了六七年的苦日子,仍然娇美动人。

  她也和汤汤一样,工于谋人,拙于谋己。二人的情感却如胶似漆。

  “阿珠,你千万别自馁,别处处自责,如我有福,即不会娶福薄之妻,如你命薄,也不会嫁有福之夫。有所谓: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我立刻改行医,力争上游。”

  “尧哥,只要你一心行医,不再当杀手,我不怕吃任何苦。”“阿珠,我发誓,今后不会再让你吃苦了……”

  两人紧拥在一起,愈久愈醇的情感,冲淡了古人所说的“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窘困。

  穷人搬家也方便,汤尧挑了一担,阿珠提了两个大包袱。

  这就是他们成亲之后全部的家当。

  由此去青石镇,走捷径可缩短三里余,但须穿越一个干涸的河套,久旱不雨,小河干涸,虽无水却有烂泥。

  这当然是他们始料所不及的。

  一脚踏下去,深及脚部,已走了一半又不愿半途而废。

  好歹过了河,二人在树荫下歇息。

  小汤十分怜惜爱妻,记得当年一家油坊的小东中意她,且十分着迷,那油坊东主是个有良田千顷,广厦千间的大财主。要不是小汤追得紧,阿珠早就作了油坊的少奶奶了。

  吃油穿绸且不必说,至少不必颠沛流离,担惊受怕。

  小汤内心一阵惭愧,尤其是看到她的脚和腿上全是烂泥。

  但是他的目光突然停在爱妻的一双金莲上。

  阿珠的金莲虽非三寸,也只是挂零一点,纤纤瘦瘦而不盈握,两只金莲合起来也不到半斤,而如今黏满了河套中的泥浆,不要说三寸,十三寸也不止。

  他忽然想起了鱼得水的话:当你老婆的金莲有八斤半重的时候,也该是你走的时候了。

  如今这一双金莲绝对不止八斤半重。

  先是心头不一酸。

  阿珠见他打量她的金莲,连忙收起来道:“阿尧,有什么好看,真是丑死了!”

  汤尧却大笑了起来。

  这是一种放纵的爆笑。

  这也是怀才不遇,对现实及个人的一个嘲弄的笑吧!

  阿珠呐呐地,红着脸道:“阿尧,你笑什么?”

  “阿珠,你的脚……”

  阿珠再次拉衣掩盖,惊慌失措,其实她大可不必如此的。

  这些小动作越发使汤尧怜爱之外,更加无限的愧疚。

  直到他紧紧地握住她的手,阿珠才知道阿尧笑的真正原因,不由泪光流只要丈夫这么一个眼神,她可以忘了所有的痛苦。

  这工夫一个出殡的行列由远而近,自树荫下小径通过。

  这死者必须很穷,既无几个送殡之人,看来四个人抬的棺材也很薄,这世界上还有比他们更穷的人。

  没有丧乐也无僧侣,连抬棺材的族人加上亲人也未超过十个人,如果死者是个财主,送殡的人一定会排列数里之外吧!

  出殡的行列已经过去了,汤尧的目光突然凝住在小径滴滴的鲜血上。

  每隔三两步必有一两滴。

  他的目光移向薄薄的棺底,这鲜血果然是由棺底滴下来的。

  他立刻用手蘸着小径上的鲜血,先看了一下再嗅了一会。

  他突然大叫着奔上去,道:“快点把棺材放下,人没有死!”死者的丈夫眼泡红肿,打量着汤尧。

  这小子虽然潦倒,却不像个疯子,道:“人都死了一天一夜了,你胡说些什么?”

  另有一位族中长辈,大声道:“你是什么人?阻扰出殡!”

  汤尧道:“老先生,死了一天一夜的人绝不会流鲜血,你们看看棺底的鲜血,不知死者是什么病死的?”

  老人和死者的丈夫向棺下望去。

  二人都不由大为惊奇。

  老人道:“是难产死的……”

  “这就得了!她并未死,只是难产时昏厥闭气而已,已在棺中生产才会有大量鲜血流出,要尽快开棺才行!”

  老人和死者的丈夫迟半信半疑。

  一个陌生人的话怎可相信?老人还是比较有经验,以为宁可信其有。

  看地上的鲜血绝非死了一天一夜的人所能有的。

  汤尧厉声道:“棺中有两条人命,你们不管他们的死活吗!”

  于是由老人作主,就近借来工上人撬开棺盖。

  果然产妇已生了一个男婴,但是在产妇流血过多,且开棺迟了些,窒息不治,但婴儿却很好。

  一问之下,原来汤尧是位大夫,而且就要到青石镇上去住。

  这些人也在是青石镇上的人,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神医”之名鹊起,求医者挤破了门,三更半夜都有人求医。

  汤尧可以说是一夕成名,自然是名利双收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