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司马辽太郎 > 项羽与刘邦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八六 | |
|
|
这位早先称做田广的青年,个子细高,长得白白净净的,再加上一副眉清目秀的模样,作为国王来说,威严上稍嫌不足,也正因如此,才显得平易近人。”郦先生。” 当他主动招呼郦生的时候,眼里含着敬慕之情,郦生险些就要热泪盈睚了。 “简直跟刘邦大不相同。” 那位汉王讨厌儒生是举世闻名的,对儒生以外的人也从来不讲客气,开口就是脏话,几乎没有一点文雅的风度。然而,跟刘邦相反,这位齐王又怎么样呢? “这才是当王的人。” 郦生心里在说。 “先生,请先到驿馆洗尘吧!” 田横亲自带路,把郦生领到了驿馆。 无论外部的建筑式样,还是内部的用品陈设,驿馆给人的感觉都如同王宫一般。郦生在这里洗掉旅途的灰尘,换过衣服。 晚上摆酒设宴。 齐王虽未到场,但自田横以下,所有齐国掌实权的人物都出来接待了。对郦生带来的随员,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军校,以及从车驾的驭者,直到专千力气活的脚夫,一律都按等级高低,由齐派出相对的官员或属僚人等在各处设宴招待。 一连摆了三天。 在这段时间里,不仅是郦生的想法和见解,所有各级随行人员内心的想法,统统都被齐国方面了解得一清二楚。 到第四天,当郦生拜谒齐王并开始陈述自己的意见时,关于汉想要和齐建立同盟的所有底牌,已几乎全被齐方掌握到手了。 “齐必将繁荣昌盛,万世不竭!” 郦生首先来了这样一句开场白,接下来又以华丽的辞句和严密的逻辑全面论述了一番。 “因此,必须了解民意。大王啊!您知道吗?” “不知道。”齐王表情认真地说。 这就不好办了。以大王的地位,若能知道天下之归属,齐国的安全就有了保证。否则,纵使齐想保有百万精锐之师,贵国的安全也是不可靠的。” “天下将归向哪里呢?” “归向汉嘛!”郦生断言说道,齐王的眼里则现出了吃惊的神色。 “先生,为了齐国的利益,您能把其中的道理讲给我们听听吗?” 实际上,现在是刘邦弱小,项羽强大。看来天下归楚已成定局,事到如今,再怎么说汉会胜利,也近乎诡辩了。齐则始终保持着独立。 齐曾屡次遭到楚的威胁,项羽也曾亲率大军闯人齐的领地。根本敌不过楚,这种可怕的前景,齐国上下已经有过心惊肉跳的切身体会,而如此强大的楚,最后怎么会败给汉呢? 郦生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他首先详细地分析了楚汉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又把楚方的致命弱点夸大其词地讲了一通,所举出的例子有:项羽心胸狭窄,不能举贤任能;性情残忍,杀人过多;特别是杀死他自己捧上台的怀王,更让世人完全清醒过来了,等等。 “与此相反,汉王则完全具有另外一种品格。” 郦生说:汉王重义,对贤能之士有大海一般宽阔的胸怀,而且从不喜好杀人。这些究竟算不算是刘邦的天性呢? 大概总要算做是他在世人眼里的品格吧!另一方面,也可以说,项羽的个性及由此而生的行为实在是太显眼了。作为项羽的对立面,刘邦就被世人赋予了一种与项羽截然不同的性格。刘邦也察觉到了其中的奥妙,有意识地扮演了社会上赋予自己的那种形象。当然,还要补充一句,刘邦天生就具有一种可塑的性格,就像手工制作中的黏土一样,很容易塑造成任何一种形态。 不过,类似这样孰优孰劣的论述,纵使把重点放到项羽方面,也是能够充分展开的,因此,齐王和田横等人都始终只把郦生那些丰富的辞令作为艺术来进行鉴赏。 只有一次例外,郦生在自己的论述中提到了粮食。当他举出具体事例,说明在粮食方面,汉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时,齐王和田横脸上都露出了豁然开朗般的表情,意思好像在说:唔,有道理! 郦生抓住时机,赶紧说道:“与此相反,楚在军粮补给方面却是举步维艰。” 他说:楚要从遥远的南方大米产地,靠老年人(因为青壮年已被赶去当兵了)排成一字长蛇阵,把粮食运到前线去。 郦生又补充道:项羽对粮草补给问题基本上漠不关心。楚军攻占了亡秦手里的天下第一粮仓一敖仓以后,他也只派出极少数由犯人组成的队伍去守卫,所以又被汉夺了回去。不过,郦生在这里却隐瞒了一个事实,即楚军后来攻陷荣阳、成皋时,也把敖仓一起收复了。 这之后,郦生回驿馆休息。在这段时间里,齐王和田横等作出了站在汉一边的决定,并于傍晚设宴招待郦生和他的全体随行人员。宴席上,有许多齐的美女陪酒。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