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外国文学 > 偷书贼 > | 上一页 下一页 |
第七章 杜登德语词典(13) | |
|
|
“别插嘴,小母猪,快去拿书,”妈妈又对霍茨佩菲尔太太说,“你想让她哪天去?” “星期一和星期五,四点钟。再加上今天,就现在。” 莉赛尔紧跟在霍茨佩菲尔太太后面来到隔壁,这所房子几乎就是休伯曼家房子的翻版,只不过要大一些。 她在餐桌旁坐下,霍茨佩菲尔太太坐在她前面,脸却冲着窗户。“读吧。”她说。 “第二章?” “不,读第八章。等等,是第二章!在我把你扔出去之前,快点读。” “是,霍茨佩菲尔太太。” “别废话叫我什么霍茨佩菲尔太太了。赶紧打开书,我们可没有时间磨蹭了。” 噢,仁慈的上帝啊,莉赛尔想,这就是对我偷书的惩罚,我最终还是没能逃脱。 她读了四十五分钟,读完这一章后,霍茨佩菲尔太太往桌上放了一袋咖啡。 “谢谢你,”那女人说,“真是个精彩的故事。”她转身朝着炉子,开始切土豆。她没有回头,问:“你还在吗?” 莉赛尔把这话当做是提醒自己离开的暗示。“谢谢你,霍茨佩菲尔太太。”她在门口看到两个身着军装的年轻人的照片,急忙补了一句“万岁,希特勒”,并在厨房里行了个举手礼。 “很好。”霍茨佩菲尔太太非常自豪,也很害怕,她的两个儿子都在苏联打仗。“万岁,希特勒。”她把水壶坐到炉子上,居然彬彬有礼地走了几步,把莉赛尔送到门口。“明天见?” 明天是星期五。“是的,霍茨佩菲尔太太,明天见。” 莉赛尔算了一下,在犹太人被游街示众前,她一共给霍茨佩菲尔太太读了四次书。 他们是去达豪的,去那里的集中营。 “这需要两个星期,”后来,她在地下室里写道,“用两个星期来改变世界,十四天来摧毁它。” 前往达豪的漫长路途 有些人说是卡车抛锚了,可我清楚,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当时在场。 事情发生的那一天,碧空万里,天上飘着几朵帽子一样的白云。 交通工具也不止一辆,一共有三辆卡车,它们不可能同时抛锚。 士兵们凑到一起吃着东西,抽起香烟,在那些犹太人的包裹上打起了扑克。这个时候,一个囚犯因为饥饿和疾病倒下了。我不知道这些车队来自何处,可能是离莫尔钦镇五公里远的地方,他们还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到集中营的所在地,达豪。 我从卡车的挡风玻璃爬进去,找到这个病人,再从车尾跳出来。他的灵魂也瘦得皮包骨头了,他的胡子成了锁链。我重重地落在碎石地上,却没有一个士兵或囚犯听到,然而,他们都能嗅出我的味道。 在我的记忆中,那辆卡车的后面还传来许多祈求的声音,那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为什么把他带走而不是把我带走? 感谢上帝,不是我。 另一方面,士兵们另有争论。他们中的一个头儿掐灭了香烟,嘴里喷着烟,问了其他人一个问题。“咱们上次让这些耗子们出来透气是什么时候?” 第一个中尉被呛得咳嗽了一声。“他们该透点气了,是不是?” “就现在怎么样?我们有的是时间,对吗?” “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长官。” “今天的天气正适合散步,你觉得呢?” “是的,长官。” “那你们还等什么。” 汉密尔街上,莉赛尔正在踢足球的时候,远处传来了嘈杂的声音。两个在中场抢球的男孩突然停止了动作。连汤米·穆勒都听见了。“那是什么声音?”他站在球门前问。 沉重而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严厉的吆喝声越来越近,所有人都朝那边看去。 “是一群牛吧?”鲁迪问,“不像。牛的声音不可能这么大,对吗?” 慢慢地,街上的孩子们都朝这个吸引他们的声音走去,一直走到迪勒太太的商店门口。这时候,吆喝声更响亮了。 慕尼黑大街的拐角处,一位老妇人站在她的公寓里向大家解释着这场动静的来头。她的头从高高的窗户里伸出来,脸就像一面白色的旗帜,她两眼湿润,嘴巴张得大大的。她有一头灰色的头发,一双深蓝色的眼睛,很深很深的蓝色。她的话就像一个自杀的人一样重重地落在莉赛尔脚边。 “犹太人,”她说,“是犹太人。”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