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我们如何看待“80后”文学

作者:乔焕江




  一
  
  即使在依旧有些喜欢端起面孔的批评界,“80后”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近几年来,有关“80后”文学的话题时常在批评界引起不大不小的风波。稍稍留意就会发现,“80后”文学在批评界激起的多是纷争和意气,与对“80后”文学的客观分析和评价相对。这并非偶然,在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文学研究和批评的范式本就处在更迭之际,不同批评立场和研究范式之间自然会产生诸多的龃龉冲突。如此,在面对同一文学现象时,出现截然不同的评价自然就更不足为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文化空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这个变局通常被理解为文化形态的多样化进程,主要是指以现代传媒为主导的大众文化的兴起,但大众文化的兴起显然具有更为丰富的意味,它导致整个文化空间秩序的变化,包括文学在内的传统精英文化的自身合法性被质疑,其在文化空间中的地位、价值、存在方式以及自我思考方式等等均成为需要重新考量的问题。就文学领域而言,出现了按照纯文学思路难以全面定位和思考的诸多文学现象,如“反腐”文学、“打工”文学以及本文所及的“80后”文学等等。很明显,当既定的文学研究范式本身成为新的文化空间中不能自明的体系和方法,按照既定思路自然也就不能完成对上述新文学现象的客观分析和准确评价。这就是说,在面对这些新的文学现象的时候,今天的文学研究者和批评者本身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当下文化空间的表层状态及其内在秩序,清楚自己和研究对象在这个空间中的位置,清楚对象在文化空间中的存在方式,这包括这些新的文学现象得以产生的具体的现实语境,也即它们与多种文化现实的勾连关系。
  按照一般的理解,“80后”文学现象的产生,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兴起,它在现代传媒文化的包装下迅速以其亮丽的色彩赢得了大批青少年读者的喜爱,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等这些年轻的名字周围迅速聚集了大批拥趸,他们提供大量或标榜无羁叛逆或满溢华丽忧伤的文本,成为和他们同样年轻读者的“精神食粮”。称这些文本为“精神食粮”是名副其实的,某种程度上它们如同市场上花样翻新的漂亮包装的食品,被80后读者群所消费。由此,一些学者认为,“80后”文学根本上就是消费型文学的代表之一,并不具有所谓文学的精神价值,从这一思路出发的批评思路所以多集中在对“80后”文学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之批判上,或者把“80后”文学现象简单安置到大众文化阵营中,对其传媒文化等性征加以分析。而另一种基于大众文化的立场则认为,“80后”文学正是应和这个消费时代文化变迁步伐的文学,向它们要求深度和意义却是不恰当的,它们和当下流行的电子游戏、动漫、流行歌曲一样,正体现了游戏、无深度和消费化等等时代文化的特征。可以看出,后一种立场同样将“80后”文学与更为普泛的大众文化等同,在对对象进行研究之前已经有一个不言自喻的对象化的过程。可以说,批评界关于“80后”文学的纷争,其中很多正体现着上述两种批评立场的冲突,但倘若从内在结构的角度看,不同的批评立场之间似乎并无大的不同。
  在我们看来,基于这两种立场的批评都从某一特定的立场表达了其在当下文化空间中的文化诉求,但也因为这些诉求局限于某一特定的视域,其对“80后”文学这一具体文学现象的考量显得多少有些意气化,或多或少地遮蔽或删减了现象自身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意味。具体而言,如“80后”文学的生产和传播与现实文化空间以及社会历史结构之间的复杂勾连;“80后”文学在80后读者群中的具体接受状况及其复杂意义;“80后”文学文本的内部构造的特征及其存在的裂缝,更重要的是这些特征和症候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解读结果等等问题,均被不同程度地忽略了。这就是说,目前人们看待“80后”文学的视角本身即是成问题的,在研究和批评“80后”文学之前,在批评者那里不同程度地有一个基于先验的对象化过程。然而,应该认识到,这个独特的文学现象并非一个完成的和静止的对象,而是一个尚待完成的“指意实践”过程,批评和阐释同样也是这个过程的一环。因此,“我们”如何看待“80”后文学的问题,同时也意味着对“我们”自身和“我们”的视角加以省思的问题。而从更大的意义上讲,这正是关涉到文学研究和批评正在发生的范式更迭问题。同时,批评能否带有更为自省的意识进入到对“80后”文学现象的解读过程中,也关系到对当代青年亚文化现象之复杂意味和复杂可能的负责任的理解。也就是说,“我们”如何看待“80后”文学的问题,无论是对于理解当代文化的多元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还是对于当代文学批评自身的调适,都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二
  
  尝试着确定对“80后”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的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维度,正是我们重新思考这一文学现象的出发点。这组文章试图为“80后”文学现象清理出一个更为复杂的文化场域。在这个场域中,“80后”文学不仅仅作为某一类型文化的产品而存在,它更是多种文化力量交织在一起角力和商谈的表征,而这个表征背后,也是“80后”这一青年生活群体的内在需求的潜隐曲折的生成、表达以及表达过程中呈现出的所遭遇的改写和扭曲。与此同时,由于对这个场域的自觉认识,我们希望“80后”的读者们能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产生更为自觉的省思,对“80后”文学现象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自身的需要,又在何种程度上遮蔽了“80后”显然更为复杂的生活现实。因此,对“80后”文学现象的深入思考就必须考量到以下多重维度:
  首先,对“80后”文学的文本细读是走出精英与大众和雅与俗二元对立思想结构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发现,很多围绕“80后”文学的批评大多越过了文本细读这个层面,而直接从文化视域给“80后”文学定位为大众文化、传媒文化或消费文化。即或有对文本某些内容的呈现,也多是基于二元结构中的某一极文化立场对文本的有意识征用。然而,“80后”文学是多重文化交谈协商的表征,而不仅仅是某一种文化力量完全左右的结果,这样操作自然会删减对“80后”文学文本内蓄的多重解读路向和意义阐发可能。实际上,在“80后”作家提供的文本中,既有来自大众传媒包装的消费文化的消费意识形态,又有青年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形态发起的挑战,同时,还有在青年亚文化群体背后“80后”一代并不一致的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80后”文学蕴蓄的复杂文化意义并不止于此,倘若详加究诘,就会发现在作为文化过程表征的“80后”文本中,随处可见的是这些多元的文化力量之间复杂关系。这类似于德塞尔托在其《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所阐发的“战略”和“战术”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压迫与抵制或者仅仅是其中之一的关系。在对“80后”文学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这些文本并非铁板一块地传递某种单一意识形态,在其内部结构、语言形式中往往存在着诸多的“裂隙”。这些“裂隙”,正是多种文化力量交锋、较量所留下的踪迹。发现裂隙,并循其踪迹借以探寻文本背后多重文化力量冲突与妥协、表面媾和与深层分歧并存的实际状态,才会使文本自身复杂的文化意味被充分阐发出来,也才会认识到,对“80后”文本所作的矛盾重重的解读或许根本上正是文本内部潜隐的“复调”声音的放大。
  其次,尊重文本形态的内在复杂性,自然也就要求我们必须意识到读者和受众在文本阅读和接受过程中的复杂可能。不仅那种简单地把阅读“80后”文学作品当成与一般消费别无二致的文学消费的看法是武断的,相反,认为“80后”文学提供了可以取代其他文学的某种独属青年的时代精神食粮的看法也同样显得一厢情愿。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对“80后”文学进行阅读和批评的时候,读解者本人并不具备一个可以超离于当下文化空间的视角,读解者本人的文化身份、读解意识和方法等等,都是制约文本意义阐发的因素。因此,如果我们不具备“80后”的生活体验以及文学经验,就不能完全无视“80后”读者群自身的接受方式。这组批评文章的作者,都是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在他们对各自选择的批评对象的批评阐发中,无疑可以看到我们意识不到的一些经验和可能。据我所知,他们的表述也不仅仅是个人意见的表达,在开始写作之前,他们已经在几所中学(有大城市的不同层次的学校也有一般的乡村中学)展开过有针对性的调查,对“80后”文学在青少年中的接受情况有较为细致的调查。他们的批评文字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接受状况的反映。另一方面,即使“80后”读者自己的解读经验也必须放置到“80后”文学活动的文化场域之中加以自省和考量,也就是说,读解者也要自觉意识到“80后”文学现象作为一个文化实践过程与经济、文化空间中诸多力量的关系,把文本看作文化实践的表征,进而在文本结构与社会历史结构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关联。只有这样,批评者才能更全面地看待“80后”文学对“80后”一代生活经验和生存需求的表达在何种程度上得到传达,在何种程度上被扭曲甚至改写,又在何种程度上对“80后”群体内部不同境遇中的更具体的青年人生活经验构成遮蔽。
  最后,对“80后”文学现象的批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可以完成的,它更大意义上应该是一种文化研究实践。显然,“80后”文学的文化意味已经超越了所谓精英与大众、雅与俗、纯文学和非文学相区别的二元结构的文学空间。在这个独特的文学现象中,我们既可以轻易看到消费文化、传媒文化等逸出传统文学流程的文化力量的介入,比如对“80后”作家的明星化包装,对作品的市场化炒作等等手段的运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消费和传媒文化背后,诸种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交锋。对“80后”文学的解读和批评,倘若不能自觉指向文本之外的文化结构以及更根本的社会历史结构,尽管可能也显得言之凿凿,但也只是近乎自说自话的批评游戏。因此,有对当下文化格局及其深层社会历史结构的自觉认识,从文本细读出发,兼顾对接受状况的考察,清理出“80后”文学文本及其传播、接受过程与具体的文化和社会之间的种种或隐或潜的关联,是发掘“80后”文学现象乃至当代文学和文化复杂意味更为可行的路径。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