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关于当前国产电影生态环境的担忧与思考

作者:贾 宏




  21世纪是一个“杂语”共生的时代,是一个在“全球化”语境中,国家也好、民族也好、个体也好都在“求生”的时代。为了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作为产业的中国电影在经过了90年代徘徊、阵痛,觉醒、思考之后开始了在世界电影经济发展的逻辑空间里,开始艰难地前行,并寻求着自身的发展。尤其,在创作观念、产业结构、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以及电影美学的多样性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是影像视听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得电影语言的表达以及各元素之间的美学构成上更加丰富,而且在电影创作思维和逻辑构成上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再则就是电影经营观念与方式的变革使得电影创作的价值走向趋于市场经济视阈。商业电影、“高概念”电影开始兴起,大有成为主导国产电影创作价值趋向的势头。
  众所周知,电影作为一项产业,在经济的话语空间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中国电影的产业自身发展来讲,不仅要在世界电影语境中寻找自己的位子求得发展,而且还要架构起民族电影文化对抗式话语,以求得民族文化艺术之“根”的昌盛。这种基本的国产电影创作的策略和美学诉求应该说是正确的。那么,什么样的电影创作思维和逻辑能够完成或者适应这样一个内涵着“经济纬度”和“美学纬度”二元并行、世界电影和民族电影对话的任务呢?毫无疑问,在世界电影格局中,“好莱坞”模式的成功经验自然成了中国电影的借鉴和参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或是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给了我们民族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和力量;或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吸纳各种思想、技术、资金、人才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西风东渐”、“东风西渐”、“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及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他者”的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先进文化和智慧等方面,使我们尝到过不少“甜头”,受益匪浅。中国电影的发展何尝不是这样。中国电影在百年历史发展的征程中,一直从世界电影成功的经验中汲取养料,开拓自己的视野和疆界,建构着自己电影“图式”而形成风格。尤其在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一方面以“电影语言现代化”和“丢掉戏剧的拐杖”为理论基调进行的电影实践,而在“谢晋模式”以外的空间里寻找电影语言表达的多元情致。另一方面在国际电影市场的跨文化交流之中,中国电影不断地寻求自身价值认同和文化传递的可能,以打破中国电影过去封闭的市场观念,走上国际电影的舞台,展现中国电影文化在技术层面、艺术层面和营销层面的水平,而拓展中国电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播空间。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电影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规则和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从管理制度的调整,到创作经营思路都做出了一系列适应性调整。尤其在政策和规范管理方面做出了较之以往更大的宽松和灵活度。中国电影的生产随着多元资本进入电影创作的合理流程,开始实践“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发展策略,以“好莱坞”商业电影模式作为参照,来拓展自身生存空间。商业电影,尤其商业“高概念”电影,开始正式步入中国电影创作的视阈,并产生了所谓不俗的商业回报电影。主要以张艺谋的《英雄》(2002)为发端,随后陈凯歌的《无极》(2003),张艺谋的《十面埋伏》(2004)、《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徐克的《大地英雄》(2003),以及国家控股的中影集团投资的,由冯小刚执导的《手机》(2003)、《夜宴》(2006)、《天下无贼》(2004)、《投名状》(2007),周星弛执导的《长江七号》(2007)等近十部所谓“高概念”电影。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所谓“高概念”电影表现出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其主要表征就是,电影的商业内涵被过度地强化使得经济的要素远远超过了电影的文化历史使命要求和电影的美学品格要求。电影美学价值观念受到挑战。那么,影片的商业票房是否决定影片质量的优劣呢?电影作品是要以“观赏性、娱乐性、商业性”求“媚俗”,还是以“思想性、艺术性”求“美感”呢?这样一些问题已经严肃地摆在我们面前,因为它是涉及到电影美学本体和美学品格要求的严肃问题,势必引起重视并加以辨析。
  下面以《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例,看看这部投资3.6亿元人民币,而票房收入高达4.23亿的电影,在所谓经济学意义上成功的背后,影片的文化内涵、艺术格调、人文价值到底如何呢?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该片是著名导演张艺谋在《英雄》和《十面埋伏》获得商业回报之后于2006年倾心打造的一部所谓“高概念”电影。从视听技术应用层面上来说,影片的奇观色影,构图造型,人物的现场控制,台词的处理,以及人物关系都有技术上的“进步”,但影片在美学上所表现的堕落却远远超过了这种技术带来的价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按恩格斯的观点,评判一部文艺作品质量的好与坏,无非有两个标准,一是用“历史的观点”,二是用“美学的观点”。所谓历史观点,就是要深刻揭示作家、艺术家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即作品反映的生活的深度、广度,这就需要评论家“置身到创造那些作品的时代和文化里去”,所谓美学观点,即科学揭示作家、艺术家在作品里表现其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所采用的审美形式所达到的美学高度,这就需要评论家自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从历史的观点看,《满城尽带黄金甲》内容肤浅,表现手法单调,难以动人。与时代之精神相距甚远。从美学的观点看,视觉想像匮乏,没有质感。导演张艺谋在追求形式豪华的同时,背叛了自己的以往对电影的美学追求,以“甜食蜜饵”、“玉体横陈”庸俗的影像来满足人的低级欲望,放弃了求真、求善、求美的艺术追求。
  《满城尽带黄金甲》在镜像语言的表达上,走的是“麻”、“绚”、“奇”的路径和策略。所谓“麻”,按电影评论专家尹鸿教授的话,就是“杀人如麻”、“杀手如麻”、“歹人如麻”、“宫殿如麻”、“丰乳如麻”、“药师如麻”、“菊花如麻”、“金黄如麻”、“鲜血如麻”。 所谓“绚”,就是一派绚丽的色彩、一派服饰的渲染、一派金色的晃绚。所谓“奇”,就是场面上的奇观,情节上的怪异,人物个性的浅薄。由“麻”、“绚”、“奇”为特征制作的电影,其目的只有一个,只为“如麻”的票房。影像的文学性、历史感已经荡然无存。影片所有的场景、场面以恢弘而气派,华丽而眩目为要义,而不惜放弃对历史感、人物的丰富性的美学追求,甚至连假定的历史感,戏剧化的类型化的丰富性也放弃了。影片的每个人物都像是道具一样,在放弃技术的精致性而没有任何质感的空间豪华中,成了支撑杀戮、性色、暴力的工具。整个影像画面就是一个玩弄浮华的“生意场”。这样的作品无论获得多大的商业利益,无疑是令人失望的。就所谓艺术家来说,张艺谋从《英雄》开始走“高概念”电影创作策略,到《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已渐渐失去了以往的对艺术的虔诚、追求和平衡。毫无疑问,这里有他本人的原因,主要是被制片人的商业企图所左右而失去“他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