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创作随想

作者:夏恩智




  1998年初,我受奥地利联邦政府艺术部的邀请赴维也纳在其艺术家工作室创作和交流了3个月,在维也纳创作交流期间,有幸参观了奥地利应用艺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创作艺术学院、维也纳大学艺术学院等,发现所有的美术学院的学生必须学习绘画材料课,掌握你可能用到的各种材料的性质。这些材料不仅是纸和笔等等,还包括各种金属,各种各样你可能用上的原料。教学中老师重在发现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启迪个性化创作。当看到一块巨大的不锈钢、废弃的旧车床,被人做成艺术品时,你会感到那种力量,感到我们人类是多么了不起。我每个星期都有两三天去参观维也纳的画廊,每次都能感受到新东西的出现。人是那么富有创造力,那么不可思议。
  联想到自己的创作,个性意识屈从于群体意识,绘画仅仅是在一个平面上发生的事情,仅仅是纸、笔和颜料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在我们这个时代,绘画的基础早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绘画的空间被大大拓展开来。人类已不再仅仅是用笔在纸、布和墙壁上绘画,而是用一切可能使用的材料,在一切可以想像中被设计出来,并能够在操作中去实现的物质和空间中绘画创作。
  正是在这样一个绘画的材料基础和绘画意识发生革命性的基础上,20世纪后半期的西方绘画以日新月异的节奏产生了万花筒般的景象,流派纷呈,万象更新的局面。
  “传统”意味着过去,“现代”标志着今天,今天固然需要对传统的继承,但更需要对现代的发扬光大。罗丹说过“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冒着危险去推倒一切既存的偏见,而表现他自己所想的东西”,探索未来要敢于道出别人所不敢道出的语言,闯出人们不敢为的路子。这就极其需要有胆识的先锋去探险,也极其需要有鉴赏力的评论家为新的探索鸣锣开道。
  “继承”与“创新”是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重点在于区别。没有区别就无所谓创新,没有明确的创新方向,没有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就无所谓富有时代特征的作品确立自己的艺术风格而名垂千史。“笔墨当随时代”是不变的真理。
  通过艺术风格总是与艺术实践和艺术观紧密相连的,即艺术家的精神境界主要通过对艺术形式探索得到表现。艺术家的独特心境终归要以某种形式表达,这种形式是艺术家精神的凝结。也正是有了一个适宜于表达自我的形式风格,艺术家才可以尽情地浸淫其间,留下真实的精神印迹。歌德说:“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意义经过努力可以把握;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作为画家情感是通过一笔一墨倾心地、刻意地追求某种形式,逐渐找到自己的绘画语言。画家对于某种形式的把握。每个艺术家独特的形式风格都来源于他自身对于某个自然形态的直觉和感知能力,由现实美激发的情感反应,引起艺术家的创作冲动。这是一种充满着灵性内容的、力量的肯定和欣赏,对创造性感到惊奇和骄傲。
  形式和内容是一并思索的,因此,绝不应该把形式看成是内容的附庸或某种手段,应当肯定形式本身就是审美对象。艺术创造的特性和当代审美要求的特性,都要求我们必须把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艺术家个人的独特性作为创新的重大课题来突破。毫无疑问只有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性质有了独到的发现、有了独创性的客观根据、有了独创性表现的主观要求、并相应地在艺术上得到了成功的表现,独创性的艺术风格才能立得起来。关键问题是作为画家成熟标志的独创的艺术风格里,如何蕴藏着社会意义,如何概括时代精神,以崭新的具有现代文化素养、现代心理素质,体现当代的、民族的审美要求。
  每个艺术家的个人爱好、生活经验、思想情感、个人气质都有所不同,找到自己审美能力和传达表现能力的强点,进而把它强化并达到极致,就是瞄准了独创性艺术风格的主攻目标。石涛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艺术上肯定个体人格独立性的价值,决不意味着超社会、超历史,恰恰相反在艺术风格上果真有了自我,才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构成作品风格的核心不在题材本身,而是整个大自然的生动景象经过胸中过滤了的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是超越于题材之上的思想感性的运动。令人品味到这种艺术是趋向音乐的状态,闪耀着诗意的光辉、思想和哲理被抒写的律动所包围,通过视觉的传达,引入精神飞扬,有着不可言状的美感。
  由于艺术家的素质不同,审美感受不同,每个画家又追求着不同性质的艺术格调。所以,我觉得艺术上不必求全,把握好你所喜爱并追求的艺术风格。“一意孤行”是非常可贵的品质,只有固执地坚守着某种观念,才能产生富有个性风格的艺术语言,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我虽然还不能说自己的画已成为风格,但我对形成风格的追求是认真的,认识到只有不断地自我反省比较,不断地突破求新,才能在不苟同、不妥协、不背叛自己的原则下冀求建立风格。这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必须经过由教育、见识、思想等修养后才能完成,这个过程虽然漫长并造成自己很大的压力,却也给自己创作时带来很多矛盾与启示。风格的建立并非无中生有,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触动感性的爆发。一个看法的完成,也是一个时期的记录表。
  我喜欢用毛笔在纸上挥来洒去的快感,也喜欢粗中有细;笔触的变化、线条的流动、色彩的跳跃,像有意又不经心的点染、涂擦,让画面的视觉有无限的宽容度,抽象的形式,也是现代艺术所追求的自我本能的开发,是艺术本质的纯粹还原,也是文化的根源。中国书法的笔触无论是狂草或行书飞白的笔趣,都有强劲飞畅的速度感,我觉得这和时代性和自我性情,都能相融结合,也是我画面的主要特征,我坚信风格的追求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在刻意的、不断探索与完善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