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绘千秋业 颂大荒情

作者:李振宇




  “继承下去吧,我们的后代子孙!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代长新;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郭小川
  2007年10月29日,在庆祝北大荒开发建设60周年之际,作为文化献礼工程的版画长卷《北大荒颂》隆重面世。该作品集中反映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辉煌历程,歌颂了北大荒人无私无畏的开拓精神。
  《北大荒颂》全长60米,高47厘米。画卷采用传统特制宣纸印制,托裱后进行丝网印刷。全画由138块网板无接缝四色手工印制而成,此印制工艺为世界首创。该作品在2007年亚太网印制像展和中国国际网印及数字化印刷展中一举囊括“亚太网印银奖”和“‘恒辉杯’金网奖版画类金奖”两项大奖。
  2005年9月,《北大荒颂》开始立项。经过反复论证、策划,提出创作构想,2006年5月正式绘制并几易其稿。2007年6月精稿绘制完毕,7月进入电脑分色制版等印前制作阶段,后经三个月的精心印制,装裱,于2007年10月最后完成。
  在历时近两年的创作过程中,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大荒版画院院长张洪驯靠着“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般的精神意志,全身心投入其中,创作完成了感天地之美、抒岁月之情的版画长卷《北大荒颂》,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版画史上的一个奇迹。
  《北大荒颂》以波澜壮阔的黑土地为展示舞台,以北大荒的岁月长河、沧桑变迁、神农崛起为发展脉络,奏响了“亘古洪荒”、“荒原初醒”、“英雄转战北大荒”、“知青奔赴北大荒”、“荒原巨变——中华大粮仓”、“绿色和谐家园”和“继往开来北大荒”等7个主体乐章。作者以时间源流为序把不同的时空加以组合,以北大荒不同发展时期的人文环境为主线,以浪漫主义情怀和超现实主义手法勾勒出征雁穿行、江河奔腾的风采神韵,集中概括地展现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人间壮举,展现了北大荒人的开拓进取,展现了北大荒精神的博大与恢宏。
  画卷的开篇“亘古荒原”,揭开了北大荒的神秘面纱。四千万年前,长夜冥冥、大地浑浑、云天苍苍、海日煌煌。忽然一日,宇宙之神从睡梦中醒来,天地巨变。大兴安岭抬起了高昂的头颅,完达山挺起了宽厚的胸膛,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穿越时空汇聚到这片荒漠的大地,于是,大雁在这里落脚,沙鸥在这里安家,獐狍野鹿、虎豹豺狼、飞禽走兽成为这里的主人,共同唱响了自然王国的古老歌谣;于是,肃慎的祖先,神农的后裔,山东的好汉接踵而至闻讯赶来;于是,在这蛮荒神奇的黑土地上演绎了原始悲壮的历史活剧……
  随着画卷的展开,歌咏凝重、感念恢宏。作者以天地同气的情怀描绘了北大荒云气升腾的绝美画面,那是神圣的呼吸、岁月的舞蹈。一队先行者唤醒了沉睡的黑土地,拉开了北大荒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至此,一幅幅浩浩荡荡的创业图景展现在人们面前。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刻划了八百个人物,构成了三组北大荒英雄群像。他们从“红色苍茫”中走来,向“绿色家园”中走去,其间有“云中荒魂笑风流”的点染、有“广阔天地血色浪漫”的素描、有“横空出世大粮仓”的特写…… 60年的征途,三代人用开发建设的情与火,蘸着生命的血与泪谱写的壮丽篇章,激起了多少命运星辰的热泪,荡起了多少斑斓永镌的心痕,又有多少念天地之悠悠的无限感怀。
  沿着画卷的轨迹,我们走进了新的时代,走进了北大荒“龙抬头”的日子。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北大荒走上大农业的“快车道”,开始了现代化的“急行军”。北大荒人解放思想、燃烧激情,继承光荣与梦想,传承“奋斗、开拓”的旗帜,走上了“创新、发展、超越”的新长征。他们从“创建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开始,先后启动“神农转世工程”、“大禹治水工程”、“梦圆芳泽工程”、“大船掉头工程”、“开发三江工程”、“加足马力工程”、“龙头崛起工程”、“产业集团工程”、“绿色革命工程”,率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走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昔日的北大荒,今天以充满生机与活力、洒满阳光和雨露“绿色家园”的新形象,奏响了新时代的新乐章。
  《北大荒颂》是张洪驯以天地山水和谐之美为归宿的情感爆发,是北大荒天地人合而为一的精神升华,更是作者独与北大荒精神相往来的艺术观和人生观的真诚表白。画卷刀刀笔笔刻下了北大荒“千秋伟业”和“万古诗篇”的道道印痕,通过大手笔书写北大荒精神,向时代展开了北大荒长长的历史画卷,是艺术家对这片热土挚爱与尊崇的诉说,是一首北大荒的赞歌。
  正如版画大师晁楣评价:“在《北大荒颂》中,洪驯一改自己擅长使用抽象与装饰的表现手法,通过具象绘画语言和超现实主义的表述方式,把不同的时空事物加以有序组合,从外在宏观的形象视角出发,以凝重磅礴的气势、宏伟浩瀚的构图,艺术地展现了几代北大荒人将茫茫荒原变成共和国大粮仓的勃勃英姿,同时也显示了艺术家把握大题材的艺术功力。”
  艺术诞生于生命体验。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真诚地将自己的爱植根脚下的土地。张洪驯作为版画艺术开拓创新的先行者,北大荒版画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他的《北大荒颂》足以见证。他从真诚中步步走来……在采访期间,我深深地被他的成长之路所感动。他生于1957年,受父亲的影响,自幼学习绘画,每天起早贪黑画个不止。成长经历孕育出其做事执著、为人耿直、思维敏捷的画家内涵。工作后,他先后做教员、电影放映员和美工,并常年坚持业余创作,不断参加各类美术比赛,连连获奖,名气越来越大,天地也越来越宽。由于成绩突出,他又被调入农垦日报社做美术编辑,开始了艺术创作的新征程。近十年来,张洪驯将现代艺术语言引入版画创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全国大展金奖银奖铜奖,鲁迅版画大奖,政府特殊津贴纷至沓来。“国家一级美术师”、“黑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艺术家”、“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荣誉接踵而至……回首往事,他总是说:“感谢北大荒,是北大荒给了我艺术生命的绿色。”
  北大荒版画与北大荒开发建设相伴而生,反映黑土地的变迁,使她成为时代的歌者,在中国美术发展的画卷上留下了浓重的色彩。张洪驯的版画长卷《北大荒颂》紧随时代步伐,彰显出北大荒开发建设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弘扬了北大荒精神,是继承北大荒版画创作优良传统的又一次创新和突破。
  (作者为黑龙江省文联组联处副处长,张洪训为北大荒版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