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海外《芥子园画传》研究述评
作者:刘 越
最早对《芥子园画传》进行研究的是西方学者,他们主要通过翻译和介绍的方式,使这部名著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东方的研究则以日本为重镇;由于《芥子园画传》在传入日本后,特别受推崇,对日本文人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日本学者对《芥子园画传》的研究极为重视,论文著述颇多,也远较西方的为深入。但相比之下,在这些学者当中,国内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只有少数学者写过相关文章,但大多局限于审美鉴赏的领域,和海外学者相比,谈不上专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从内容上看,海外《芥子园画传》的研究可归人以下三个类别:
一、版本考证
版本考证的代表作有:
1)美国学者裘开明(Alfred.K’ai-ruing Ch’iu 1898-1977)的《The Chieh Tzu Yfian Hua Chuan(Mustard SeedGarden Painting Manual)Early editions in American collec.tions’》(《美国收藏芥子园画传早期版本》)(载《Archives ofthe Chinese Art Society 0f America》1951年,第4期,No.55-69)。
2)日本学者古原宏伸的“《芥子园画传》初集解题”(载《中国画论研究》中央公论美术出版,平成十五年)。
3)日本学者平塚连一的三篇论文:《芥子园画传和其不同版本》(载《南画研究》,中央公论美术出版,昭和三十三年四月),《芥子园画传版画的价值》(载《芥子园画传月报》第一二卷六号),《我眼中的芥子园画传》(载《南画鉴赏》第八卷第九号,昭和十四年十月号)
4)武田光一的《池大雅借鉴画谱的创作》(载《美术研究》,三四八号,1990年)。
其中日本学者古原宏伸的“《芥子园画传》初集解题”,是迄今关于《芥子园画传初集》版本问题的最重要著作。他最大的贡献,是对《初集》的部分文字与图像,做了源头的追溯与考证;总体来说,这些考证比较精细,对后来的研究者大有裨益。但他在“孰为初版”这个基本的问题上,犯了错误,将后来的翻刻本误认为初版,因此,他的评论还不能反映《芥子园画传》的真实面貌。
美国学者裘开明的《The Chieh Tzu Yiian Hua Chuan(Mustard Seed Garden Painting Manual)Earlv editions inAmerican collections’》(《美国收藏《芥子园画传》早期版本》),是古原宏伸“《芥子园画传》初集解题”之外的另一篇关于版本问胚的重要论文。他的贡献,是向西方传播了“《芥子园画传》是有版本问题的”这样一个常识;但他也犯了古原的错误,即误以后来的翻刻本(姑苏赵氏书业堂本)为初版。
二、《芥子园画传》的注释与评述
最早将《芥子园画传初集》第一卷《青在堂画学浅说》译成西文的,是意大利学者拉法埃尔·贝特鲁奇(Raphael Per-rucci,1872—1917年)和法国学者爱德华·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年)合作译本。名为Kiai-Tseu-YuanHoua Tchouan Les Enseignements de la Peinture du JardinGrand Commeun Grmn de Moutarle.Encyclopedia de lePeinture Chinoise,(《中国画百科全书——(芥子园画传)》),t918年由巴黎图书馆Librairie Renouard出版。此译本由贝特鲁奇译,但未完先逝,后由沙畹完成编译工作。1912年,贝特鲁奇因译此书得到Stanislas Julian奖金(雕刻学院Academy0f Inscription and Belleslettres赠)。此译本是个学术本,有注释与评述,1912年分三期刊载于《通报》(T’oung Pao)第十三卷《Le Kie Tseu Yuan Houa Tehouan Traduit Et Com.mente》(《芥子园画传》注释与评述)。译文选择的版本是1887年上海文新书局石印的巢(熏力)《芥子园画传》摹印增图本。
从学术上看,沙畹的翻译与评论由小段的札记组成,主要是介绍性的,附有导言、注释,其中涉及到了中国绘画史中一些问题的评论。其评论纵贯历史,横贯中西,具有广阔的视野。总的来说,主要涉及了两个主题:一是对中国画哲学观念的推崇,二是对中国画科学精神的赞叹。这些评语不仅仅是他个人对中国画所发的感想,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19世纪法国汉学界对中国画的普遍看法。
他把《芥子园画传》提高到和哲学、宗教等同的高度,并把它当作汉学家的史料来看待,在中国还未有人这样做过。中国人普遍认为《芥子园画传》就是一本学画入门的教材,对中国画家来说,即使最初学画时,用过此书,但成名之后,绝口不提,有的还会嗤之以鼻。在中国画家眼里,《芥子园画传》只是学画参考读物,所以它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始终登不了大雅之堂,而真正把《芥子园画传》当做一个史料来看待,还是从贝特鲁奇和沙畹的研究开始。
《芥子园画传》的英文学术版则由美国学者施蕴珍(Mai-mai Sze)完成,1956年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作为the Bullingen Series的一种出版。该译本也有注释与评述。此书共两卷,第一卷是《绘画之道》(the tao 0fpainting),为译本撰写的对中国绘画原理的介绍;第二卷是《芥子园画传》的翻译。第二卷扉页上印有乾隆四十七年苏州赵氏书业堂发行的《芥子园画传初集》的扉页,但它依据的却是上海1887年巢(熏力)摹印增图本,书中所附插图也采自此本。因此这是一个缺陷甚大的本子。但在西方,这个译本似已取代了沙畹等人的法译本,为西方《芥子园画传》的标读本,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