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兴安吐翠 剧坛花红

作者:常晓华




  8月9日至11日“塔河杯” 第六届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在苍山青翠、大地铺金的大兴安岭塔河县举行。这届大赛由东北三省文联及戏剧家协会主办、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和塔河县政府承办,东北三省专业戏剧工作者120余人在大赛中演出了30个小品,万余名观众观赏了大赛活动,充分展示了戏剧艺术在新世纪的繁荣发展态势。
  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由著名戏剧家李默然先生倡导发起,由东北三省戏剧家协会轮流承办,自1992年至今已经举办了六届。本届戏剧小品大赛是黑龙江省剧协首次尝试与县级政府部门联合承办,为戏剧艺术赛事渐渐进入市场,并赢得更多观众的青睐,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本届戏剧小品大赛主要有三个突出的艺术特征:
  首先,参赛戏剧作品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处处洋溢着人们对新社会新生活的渴望。小品一向以快捷地反映现实生活而著称,本届大赛参赛小品95%是表现现实生活的,像《黑山“阻”鸡战》以禽流感事件为故事背景,揭示出人性的善与美;《牵挂你的人》用特殊的方式显示出父辈们时刻牵挂着儿女如何走好自己的路,一片真情感人至深;《炊事班的故事》则以喜剧的手法,幽默诙谐、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群女兵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这些饱含着浓郁生活色彩和强烈时代特征的艺术品,传递给观众们的也必定是新鲜动人而又意味深长的信息。
  其次,参赛戏剧作品体现出敏锐而独到的艺术审美视角,关注社会变革、关注百姓生存质量。以小见大是小品的精彩之处。小品虽小,却蕴含着包容整个社会生活场景的巨大能量,艺术家们深入地挖掘着生活的富矿,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琐碎日子中,不断淘洗出艺术新发现的种子。《送站》、《一支笔》、《招聘》和《其实你不懂我的心》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全社会对贫困学生的极大关注及不同阶层的人们所奉献出的爱心,呈现出一种向上的力量;《马路一角》、《演戏》、《妈妈您好》和《候车大厅》则以社会问题的聚焦点引爆了良心和道德的一根根导火线,警示着人性的最后防线。
  再次,参赛戏剧小品表现出强烈的地域化风格,再一次显示出东北戏剧小品强劲的艺术冲击力。东北戏剧小品融合吸收了许多地方民族民间艺术的精华,具有火爆热烈、率真质朴的亲和力,吸引了诸多观众的目光。《十五的月亮》和《晚晴》就以东北地方方言的丰富性、含蓄性和幽默感,揭示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波澜起伏;《中秋之夜》、《胎教》、《以心换心》、《仿生加减法》及《争分夺秒》都以地域色彩的分明,人物塑造的生动和语言技巧的精致,深深地吸引着感染着观众们,也使东北戏剧小品像大荒野里的蒲公英一样,不屈不挠地顽强生长。
  “塔河杯”第六届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得到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东北三省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厅及大兴安岭地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董伟、《中国戏剧》杂志社主编姜志涛等参加了大赛。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都参与了采访报道,并录制了优秀的戏剧小品,喜欢小品的观众朋友将会在荧屏上一道欣赏东北戏剧小品的迷人风采。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