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阳光下的沧桑一叶

作者:徐肖楠




  沧桑一叶的追求与见证
  
  中国市场化生活的瞬间性和消费生活的狂欢性,使许多人善于遗忘历史和遗忘他人。但是,那些默默为历史和生活付出自己生命时光的人不会被历史抹去,《沧桑一叶——徐刚文选》(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的作者徐刚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沧桑一叶”是一个含义邃远的名字,它给人一种时光与生命的美好感受,既表达着对历史的崇敬,又表达着一种人格追求和人生信念。
  徐刚先生戎马青春,以笔为枪,投入抗日民族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他受命助丁玲女士建“中央文学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即今“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此后,他在顺境中、在逆境中都不断地、坚韧地去为中国当代文学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沧桑一叶》中的回忆和传记,真实地记录了他的这种经历:从在抗日烽火中学习写作,到在大众日报做记者,再到随军入朝采访、写作,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后重建文学讲习所、筹建鲁迅文学院,徐刚先生在文学领域中的脚步始终追随着历史,不停歇、不畏缩。
  徐刚先生既是一位写小说和报告文学的作家,又是一位文学工作的组织者。从这本书中的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都可以看出:徐刚先生有时拿枪,有时挥笔,有时沉静,有时激扬,但始终保持着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对生命的真诚与激情。他对文讲所改建文学院那一段历程的追述,更能见出他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祈盼、心血和贡献。作品中同时呈现出他的人生历程和心路历程:从最初在文讲所担任教务主任,到最后在鲁迅文学院担任副院长,他对同事、学员的无声影响和有声交流、对文学的追求和热爱都留下了痕迹。这些情景在中国文学发展中也许被人们所忽视,但历史却呈现出这位80岁老人沉毅而激情、坚韧而真诚的身影,那是一个无法从历史里抹去的身影。
  《沧桑一叶》中的一篇篇作品像大树的年轮一样沉实,它们聚集了徐刚先生的生命精华和艺术精华。一个在1938年、13岁时就投身于抗日民族战争和中国文学事业的老人,直到80岁时,已经走过了几乎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才愿出一本书,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衷情和对历史的追忆。这本书不太厚,也不太重,比起那些已发表上百万字、甚至有的自称发表了两千余万字的作者来,似乎太少了,但却像一盆小小的“银杏海棠花”一样,不惹人注意地静静开放。它既是徐刚先生一生文学写作的精华,又是对历史的深沉回忆、对人性的依依眷恋,既有作为社会历史文献方面的价值,也有作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它所包含的文学追求和人格追求、它所包含的历史分量和真诚思考,使它的意义对徐刚先生和对中国当代文学史都是特殊的。
  《沧桑一叶》中所呈现的情景,所流溢出的如水年华,都会令人生成一片感慨之情。它是一个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侧面形象,也是作者文学追求与生命自我的启示录。它给予现实、留给历史最重要的,是对特定历史时刻一个个生命情景的激情描述,也是对特定历史状态下中国文学的真诚回顾,是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珍贵的历史资料。它呈现出历史精神与生命精神结合一体的形象,体现了真实性与文学性结合的特点,也体现了作者的生命精神和文学精神追随时代变迁、对现实和人性强烈关怀的特点。它集中了徐刚先生一生的思考和诗情,为作者展开了一个回顾一生的生命支点,也为中国文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回顾和思考的侧面。
  这部书的一些篇章真实地记录了文学讲习所起伏沉落的断续情景。中国当代文学57年,除了1959年文讲所停办到1979年文讲所重建的20年,其中有37年是伴随着文讲所的脚步而发展的,50年代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重要文学家与文讲所大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50年代到90年代,那些走进文讲所又从文讲所走出来的人:邓友梅、高洪波、蒋子龙、叶辛、王安忆、邓刚、刘兆林、吕雷……支撑了中国当代文学至今的事业,而支撑他们创作起步或成熟的支柱之一,便是文讲所。无论中国文学今后要怎样发展,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在此前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人们会看到一个突出的事实: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与文讲所的成立几乎是同时的,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知名作家在文讲所研习过。虽然在进文讲所之前,他们可能已经有可观的创作实绩,他们不进文讲所研习,也可能照样会成大器。但是,没有文讲所的研习,他们必定会和现在不一样。
  因此,中国作协文讲所的发展,实际上对这些重要作家、也由此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只不过,这种艰辛外人不知,这种影响也潜隐暗藏。人们更多地看到了演员的表现,却无法看到演员身后的人。徐刚先生从50年代起,曾长期具体负责文讲所和后来的鲁院工作,他在从文讲所到鲁迅文学院发展的回忆中,记述了一些这种艰辛,从中可以看到文学讲习所和其后的鲁迅文学院的发展之艰难。在《沧桑一叶》记述的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文讲所走出来的作家身后,站着文讲所那些工作人员,其中突出的身影是徐刚先生。实际上,最初的文讲所能走到今天的鲁迅文学院,离不开徐刚先生的顽强追求和忠诚执守。
  在回忆里,徐刚先生没有给自己评功摆好的只言片语,但字字记述着真实,句句表达着挚情,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徐刚先生对文讲所的挚情和爱护,他努力地在为文讲所的学员创造一个真正的文学深造环境。与文讲所休戚相关的徐刚先生一向保持质朴无华的风格,从不哗众取宠、争抢头功,他只是踏实有效地做着工作,并不表现自己。但我相信,由于文讲所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着实实在在的影响,“徐刚”这个名字终将会和文讲所一起出现在中国文学现代发展史中,历史不会忘记那些自甘微小,但倾情倾力于中国文学事业的人。
  
  让人性之光在历史中升起
  
  在《沧桑一叶》的任何一篇作品中都剔除不掉历史的身影。在那些纪实和虚构的不同回忆中,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之光和人性之光。
  阅读《沧桑一叶》,随着作品对历史和生命的逐渐展开,会意识到作者对历史的记录和文学描述都逐渐成熟,并形成了作者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人格形象,从中可以看到历史的真实和生命的真诚。历史给予幼年时的徐刚先生一个独特的机会,使他成为一个在烽火中成长起来的文学家,并几乎穿越了一个世纪的沧桑。这使徐刚先生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中,以一种尊严、悲壮、激情、诗性的方式,以一个文学家特有的个体方式,在历史的巨大背景上,突出了他微小的生命启示。生命与历史、文学与人性,是《沧桑一叶》的基本主题,这种主题精神在不同篇章里、不同的叙事方式里,都在以不同的侧重展开着。
  《沧桑一叶》中,表达了徐刚先生对所经历的许多历史片断的感受,尤其是对文讲所历史的感受。书中倾注了徐刚先生对所有那些他经历的历史的思考和情感,而不是单纯的或刻板的文献记录。同时,也由于这样的写作方式,使书中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具有了一种文学阅读感。于是突出了一种历史叙事精神:历史真实高于一切。《沧桑一叶》中,不论虚构作品还是纪实作品,都记述了在历史境遇和历史状态下,个体生命精神转化为一种历史精神的情景。在历史的压力下和撞击下,人性的优美从个体生命的深处浮上来,并以其坚韧和优良,面对着社会的、政治的、权势的压力。
  徐刚先生那几篇比较有代表性的小说,从小说叙述艺术讲,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形成了自己风格的雏形:简洁、流畅、平实,含蓄而富于想象。有几篇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前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在发表的当时,就曾引起过关注,像《银杏海棠花》、《女护士陈敏》、《山雨欲来》等。这些小说具有统一的风格。也像徐刚先生的为人一样,试图给人一种真诚的生命感受和含蓄的生命诗性。徐刚先生是个一生都在以诗意生存贯穿于自己生命和作品的人。他的作品有几篇在当时引起了关注,但不轰动,不张扬,就像他本人的生命一样静静流淌。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的是一个被真实记录的历史和一种被诗意感受的历史,那样一种历史不是僵死的,而是充满活力的。在《沧桑一叶》中,历史因为徐刚先生充满感情的记述,因为对那些美好生命的怀恋,而不再变得冷漠和刻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