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人民币图案设计的风格演变

作者:谷鹏飞




  公共艺术与设计美学专题研究
  
  编者按:公共艺术作为存在于现代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中的艺术品,是艺术家设计创造的产物,它经由设计美学及其产品而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并美化人们的生活内容。这里刊出的五篇文章,分别立足于设计美学和公共艺术的理论与实践,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国设计美学和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与创作水平,我们诚挚地希望引起读者的进一步关注和讨论。
   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流通货币,以其形象、直观的方式准确记录了1948年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状况和中国人民的精神奋斗历程。人民币作为设计艺术的杰出代表,又具有实用艺术的多种特性,表现出自然主义的写实主义(第一套人民币)、象征主义的写实主义(第二套人民币)、理性主义的写实主义(第三套人民币)、历史主义的写实主义(第四套人民币)以及浪漫主义的写实主义(第五套人民币)等多种不同的美学风格。
  
  第一套人民币设计风格:自然主义的写实主义
  
  自然主义的写实主义是指在设计中突出内容的现实性和真实性,将设计的内容自然而然地还原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形式只起到辅助功能传达的作用,从而体现出设计的现实主义特性。发行于1948年12月1日的第一套人民币,在设计内容上具有明显的战时性质,反映出战时的应急需要,不但面额大、版别多,而且券面主景内容分散,印刷工艺质量参差不齐。既有反映工农生产劳动的场面,也有反映交通运输的情景,还有反映北京等地的名胜古迹,内容十分繁杂。即使是同一券别,也因版别的不同而呈现出主题设计的不同。如20元券的共7个版别中,正面图案就分别有施肥、推车、万寿山(甲)、公交、火车和帆船、打场、万寿山(乙)等不同图景。这些图景刻画讲求自然真实,可以说是对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忠实记录,如10元券的工人农民形象,就反应出我国建国前夜工农联盟的理想主题。工人和农民形象直观自然,工人头戴工帽,身着背带工服,手握铁锤,扛于右肩;农民头戴竹竿帽,身着对襟衫,手握锄头扛于右肩, 这完全是对现实人物的真实记录,未加过多的艺术修饰。当然,若从设计的艺术性角度讲,其艺术水准还不是很高,因为二人肖像刻画工艺比较粗糙,人物形象如出一模。同样,1955年版的第一套人民币16种券别在设计主题上体现出自然写实主义的风格,选取民族大团结图、工人农民图、劳动生产图等来集中反应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基本风貌。
  第一套人民币在设计形式上也具有自然主义的写实主义风格。正面图案采用方直边框作框景,并饰以连续不断的纹线,体现出规整和严肃的意味;背面图案则在花符上饰以流动性的曲线边框,体现了圆融、变化的特色。此外,在纸币的颜色调配、版别尺幅设计上也匠心独运,如1949年版的第一套人民币的20元券、50元券和100元券在设计中就很好地运用了色彩识别原则:翡翠绿、宝石蓝、藕荷红三色区别使用,色调选择与配置均匀一致、简洁明快;票面颜色自然适当、深浅有度,明度与饱和度都比较宜人,票面尺幅依票额大小依次递减,这样就更易识别。
  
  第二套人民币设计风格:象征主义的写实主义
  
  象征主义的写实主义是指在设计中,通过描写特定的内容,来突出图画的指代性意义。发行于1962年4 月 15日的第二套人民币13种券别,在设计主题上突出了现实主义的揭示性意义,即基于现实主义反映论基础之上的象征主义。该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明确,正面图案分别采用汽车、飞机、轮船、拖拉机、火车、水电站、天安门、宝塔山、井冈山、各民族大团结、工农像等为主景图案,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表现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和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同时也是对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的反映。主币3、2、1元券正面主景图案分别采用“井冈山龙源口”、“延安宝塔山”、“北京天安门”三个革命圣地图景,象征中国革命的历程;5元券主景图案是“各民族大团结”,象征中国各民族团结前进;10元券主景图案是“工农像”,工农比肩而立,象征工农联盟。
  在设计形式上,第二套人民币利用图画色彩的相互关联来突出其形式的象征意义,正反面图案分别采用冷色调与暖色调交替变化的形式,冷色调采用青绿色,这近似于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着色,是一种接近自然本色、体现自然之“朴”、通向自然之“道”的色调,符合中国艺术的审美精神和中国人的审美旨趣;暖色调多用红色,红色是革命的、热烈的、积极的、向上的颜色,象征着社会主义革命对于新中国的巨大改造意义。此外,第二套人民币在边框设计上打破了第一套人民币固定的四边框形式,采用左右花纹对称的新规格,突出了图案颜色的新颖;采用线描与水彩相结合的技法,使整个图案花纹美观大方,水彩线条精美活泼,与流畅的字体、圆融的标识结合起来,呈现出一幅浑然一体而又生机盎然的艺术图景。
  
  第三套人民币设计风格:理性主义的写实主义
  
  理性主义的写实主义是指在设计内容中始终贯穿着鲜明的主题思想,在设计形式上又具有统一特征的艺术设计风格。1959年设计、1962年4月起陆续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设计主题鲜明,主景图案分别选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长江大桥、纺织、女拖拉机手、车间工人生产图、炼钢工人生产图、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等内容,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新风貌。背面图案仍以国徽为主,辅以菊花、牡丹、梅花、矿井、天安门等衬景,突出了设计的民族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由侯一民设计、发行于1969年10月的第三套人民币5元券,堪称人民币设计史上的典范。这张钞票正面采用式样复杂的民族图案为衬景,中置一黑色炼钢工人工作图像——工人头戴工帽,身着工服,双手紧握钢钎,双目透过保护镜,全神贯注地提取钢水水样。从画面布局来看,炼钢工人倾斜的姿式,给人以极强的动感;手握细长的钢钎,钢钎的尖上竟是通红一点,一下子让人感到炼钢时热浪扑面,钢水火红的情景。人物像设计,一般忌有杂物相陈,但这张5元券的设计却打破了艺术常规,在人物面前放置了一个饰有花团锦簇纹样的“伍圆”二字。这一放置不但没有打乱画面的平衡,造成杂乱的感觉,而且倒好像是有了照应,“五圆”圈好像一下子变成了熊熊的高炉,使整个炼钢场景一下子活现出来。炼钢工人的倾斜的钢钎也一下子因为“五圆”圈的一“堵”而有了“稳”的感觉;更精彩的是,这张纸币人物造型生动,形象栩栩如生,雕刻线条细密,纹理层次分明,艺术水准极高,融合了设计、绘画、雕刻三大艺术手法,堪称“世界纸币精品”。
  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优秀设计风格,将稳定、均衡、理性的写实风格与自由、流动、浪漫的装饰风格结合起来,正反面主景和衬景始终照顾到二者的统一。同时采用机器和传统手工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精雕细刻,花纹线条更加精细,油墨配色更加合理,色彩更加新颖明快,图案更加美观大方。在边框设计上,第三套人民币完全打破了前两套人民币靠边框求平衡的设计布局,采用图案间的自然组合,在整体构图中求得和谐,使设计的功能性与艺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设计的理性主义写实风格。
  
  第四套人民币设计风格:历史主义的写实主义
  
  历史主义的写实主义是指在设计中将主流艺术观念与设计的历史主义观念结合起来,使作品既具有一定的艺术导向又深深植根于民族艺术传统之中。发行于1987年4月 27日的第四套人民币的14种券别,在设计主题上突出了历史主义的写实风格。图案主景分别采用毛、周、刘、朱四领袖侧面浮雕像(100元券),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人物头像(50元券)以及14个民族人物头像 (其余券别)。在这些图像中,四位领袖表情凝重,高瞻远瞩,慧智大度,表现出一代领袖的风范。2元券的维族和彝族少女头像,面庞俊美秀丽,眼睛清澈明亮,灵韵浮动;5元券的回族老人和藏族妇女头像,老人胡须浓密,妇女头帽狐毛刻画精致细密,毫发毕现。背面主景则选取“长城”、“南海南天一柱”、“长江巫峡”、“珠穆朗玛峰”、“黄河壶口”、“井冈山主峰”等中国的名胜古迹,这些名胜古迹可以代表我国东南西北的典型风格的图案,体现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正反面图案都突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历史纵深感,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感和留存在人们心中的瞬间记忆,可以引发人们无尽的联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