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后现代与后现代艺术

作者:耿 晶




  “postmodernism”一词的走红,与有人把它翻译为“后现代主义”大有关系。十来二十年前,“后结构主义”的巴尔特、福康、利奥塔、P·索勒斯、J·德里达,这一串名字都曾进人中国,引起过青年学子的注意。但,当年这个起自法国,热衷于“拆散”、“消解”和“颠覆”的“主义”只被列诸海外文艺学科新方法之一种,略晃晃眼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后来,还是这批人,也仍然是这些理论,被人换了一套眩目的时装再推上场,这回叫“后现代主义”了,没想到立刻被推广为一种流行的理论时尚。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