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论80后文学“实力派”写作

作者:江 冰




  几乎与“80后”命名浮出水面的同时,所谓80后“偶像派”与“实力派”之争就以多种形式出现于各大网络以及平面媒体。在市场化和消费化的时代,这一富有文学以及文学以外意味的现象,完全可以视作走入21世纪之后的中国文学的一个特殊的现象。本文作为80后文学系列论文之四,旨在对“实力派”写作本身作一番探讨。
  
  一、何谓“实力派”
  
  “实力派”与“偶像派”的称谓,来自较文学更早迈进市场化和消费领域的娱乐界。娱乐界将那些脸蛋迷人、外形俊美的演员称为偶像派,而将那些主要靠演技展示角色魅力的演员称为实力派。两派各有擅长,均有风光。但从艺术主流派一向的观点来看,排开市场炒作的因素不论,实力派更有分量,更有内涵,也更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在艺术主流派的眼里,他们不反对一个演员以偶像化方式进入娱乐界,但他们更看重一个偶像派演员向实力派的过渡和蜕变。
  近百年的艺术史,似乎都在彰显这个道理。曾经当选港姐的张曼玉,如今以国际影星的身份证明了这一点。曾经以“三级片”起步的香港演员舒淇的明星轨迹,也是佐证之一。在刚刚闭幕的第5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颁奖仪式上,刘若英被媒体评为“最佳领奖人”,她获最佳女主角的获奖感言颇为有趣,她先是说:“我觉得拍每一部戏都是希望有好的剧本,好的对手,拍完《天下无贼》之后,很多人常常问我刘德华是实力派还是偶像派?”台下观众正在疑惑这会和她的得奖有什么关系,只听刘若英话音一转:“谢谢刘德华,你让我成为实力派。”同时举起奖杯,现场效果非常好。
  刘若英是一位从后台逐步走向前台的演艺界新人,她的歌不是以唱功见长,而是以音乐演绎取胜;她的电影角色也不是靠外形引人,而是以其内在智慧魅力征服观众。显然,这位演艺界难得的才女是很清楚所谓“偶像派”与“实力派”的不同,她以调侃的方式,以刘德华兼得“偶像”与“实力”之誉为铺垫,巧妙地借大众传播完成了自我定位与自我标榜的任务。其秀外慧中,以内在胜外在,以魅力胜脸蛋的“江湖地位”至此确定无疑。刘若英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清醒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并努力将它做到最好。
  至此,我们不妨将“偶像派”与“实力派”做一个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区别:
  “偶像派”——先天条件优越,外形靓丽,嗓音独特,适宜媒体包装,吻合时尚潮流,讨好大众趣味,其抓眼球的指数高,更易成为一种类型角色,甚至是文化消费的产物。
  “实力派”——先天条件无过人之处,外形一般,并不时尚,甚至可能违背当下的大众趣味,但具有内在魅力,性格独特,有深度,有力度,耐人寻味,有可能被大众趣味拒绝,但又有可能因为逆时尚而动反而左右大众心理,成为另一种时尚。
  两者比较,“偶像派”大多是影视中的青春偶像剧的主角、武打明星,“当红美女”、“当红小生”。“实力派”则是影视中的“性格角色”。前者可能红极一时,但多半昙花一现,后者可能并无显赫,但艺术生命长,艺术价值高。前者大多单纯轻松优美,后者则多半复杂、沉重、壮美。简言之,两个命名有相克相生,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仿佛一枚硬币的两面,仿佛一个事物的两极。在传媒化的时代,有“偶像派”就有“实力派”,有“实力派”就有“偶像派”。
  
  二、与“偶像派”分流的背后
  
  不必讳言,所有80后的写手都沾了“80后”命名的好处,而命名行为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次“偶像化”手段的成功实施。命名的社会认可,意味着一次成功的托举——“80后”从网络“小圈子”走向传媒“大天地”。但是,“偶像派”与“实力派”之争为何立刻出现并迅速升温?一个旗帜下的战士为何刚刚进入大众传媒即喊着叫着要分道扬镳?分流的动因何在?
  我以为,与上述刘才女调侃话语相通相近的“艺术主流”的价值取向,构成一股传统的力量,是导致“分流”最为重要的原因。
  艺术主流价值的影响力首先促使一批80后写手主动“划清界限”,他们一再表白自身的“纯粹性”以便拒绝“商业化”,并对“眼球指数”以及书籍印数表示一种拒斥,因为在这一点上,两派的差距十分明显,根据2005年3月21日来自Google数据搜索制成的下列表格可一目了然:
  
  姓名词条备注
  
  李傻傻  4970  实力派作家
  蒋 峰  3280  实力派作家
  胡 坚  2710  实力派作家
  小 饭  2460  实力派作家
  张佳玮  1160  实力派作家
  郭敬明  21500  偶像派作家
  春 树  21300  偶像派作家
  韩 寒  14600  偶像派作家
  张悦然  4340  偶像派作家
  孙 睿  2380  偶像派作家
  
  点击数、词条数、出版印数等,所有这些数字无形中与商业化、市场化联系起来,于是一种意见就自然地形成了——
  (1)媒体上呼风唤雨的“80后写手”实际上只是消费品的组合;除了这批制造消费品的少年们——他们所构成的“80后写手”是肤浅的、低俗的、孩子气的、商业化的——还有一批在“认真地学习大师们同样不被关注的伟大著作并且认真严肃地写作,唯一的遗憾在于他们并未浮出水面”(张佳玮语)。
  其次是主流文坛对两派的褒贬,无论介入深浅,无论温和还是激烈,文坛里的作家和批评家们,以偏向“实力派”的居多,其中动作最为明显的是作家马原,当年先锋派的骁将,拍马出阵,亲自操刀主编了名为《重金属——80后实力派五虎将精品集》一书,此书在80后文学发展历程中几乎成为正式宣告两派分流的标志化产物,意义非同小可。更为重要的还在于“重金属”书名所暗含的价值取向,明褒实力,暗贬偶像,依然是艺术主流价值的观念在发挥潜在的作用。
  
  三、在商业与“纯粹”之间摇摆
  
  值得玩味的是,“偶像派”与“实力派”之争被媒体看成难得的炒作材料,推波助澜,点火加油,遂成一出闹剧。世上事物,唯对立可以构成对抗,对抗即有斗争,“实力派”因为可以对抗“偶像派”,成为另一派势力,成为另一面可以抓眼球的镜子,因此,颇有些滑稽的是,本来表示甘愿寂寞的“实力派”人物,又被媒体毫不懈怠的捧为另一类“偶像”——“文化英雄”的偶像,抵抗世俗的偶像,也许来日可以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少年偶像。
  李傻傻即是一例。这位被公认为比较成熟的“实力派”主将就有明显的“摇摆”动作:
  参照2005年3月21日来自Google数据搜索报告,在词条数目上,实力派作家明显低于偶像派作家,但唯一可以在数字上抗衡的就是李傻傻,他的词条达到4970;虽然低于郭敬明的21500、春树的21300、韩寒的14600,但高过当红作家张悦然,且在实力派作家中排名第一。这固然与李傻傻网络写作的影响有关,媒体将其封为“少年沈从文”,以及他的长篇处女作《红×》的成功炒作,也成为李傻傻“暴得大名”的重要因素。
  李傻傻原名蒲荔子,来自沈从文的家乡湘西,笔下也写沅水流域的乡俗民风,他写散文、诗歌、小说,在新浪、网易、天涯三大网站都有作品专题,追捧者不少,进入纸媒介后,《芙蓉》、《散文天地》、《上海文学》、《花城》等著名文学刊物也相继推出他的作品专辑,是受到广泛关注的第一位80后实力派作家。在他的身上有几个与大多数来自城市的少年写手的不同之处:乡村出身,来自湘西,写出了乡村诡异、灵动、神秘的一面,作品更多地涉及了死亡、暴力和性,并以此区别于“校园青春写作”中的小布尔乔亚风格。
  因此,敏感的媒体开始使用营销上的“搭车”策略,将20世纪后二十年中国最受尊敬,而且是文学排位不断上升的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拉来做大旗,湘西小老乡摇身一变为“少年沈从文”。李傻傻笔下的湘西风情成了沈老先生边城名作的流风遗韵。媒体的另一个包装是“先锋派”:与同龄写手相比,李傻傻是“独一无二的”,“安静、沉默的”;其才华独特,立场纯粹;他的姿态“几乎是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学姿态”。还有一句话也被媒体广为引用:“80后”女写手春树说:“李傻傻简直就是我的偶像”。“乡村出身”,“湘西背景”,“先锋姿态”,“春树激赏”,均成为媒体包装的亮点,纯朴的蒲荔子终于一跃而为大众传媒的宠儿。《红×》即可视作李傻傻正式进入文坛之初,在商业与“纯粹”之间摇摆的产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