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名著”改编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张德祥




  几年前,我写过一文《名著遭遇改编》,刊于《中华读书报》,深感电视剧对文学名著改编中存在着轻“文化”而重“利用”的问题。时至今日,早已是改编名著没商量。古代名著不用说了,作者早已作古,自然失去了维护著作权的权利。就是现代名著,只要买了版权,名著就成了人家手里的“奇货”,奇货可居,就看人家对市场行情的理解了,由人家改编、包装、发售。投资是为了回报,这是资本的本性。在文化日益产业化的今天,电视剧是最有市场的新兴文化产业,需要大量的故事和题材,文学名著自然就成了电视剧开发的对象。不知“名著”是否需要电视剧来改编,反正电视剧“需要”改编名著,还不止一次地改编,你方改罢我重来,这是名著无可逃遁的时代“遭遇”。
  用电视剧的形式演绎名著,本是一件好事情,无论之于名著传播,还是之于电视剧生产来说,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但是,近几年来,人们对根据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多不买账,有些改编甚至引起了观众的反感和抗议。看来,如何改编名著,并不完全是生产商家的“私事”,也不仅仅是一个影视产业问题,它牵涉到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问题,牵涉到精神文明和艺术规律问题,也牵涉到尊重读者和观众的问题。就目前的改编现况而言,问题大致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观念的低俗化和庸俗化
  
  通俗的东西容易被观众接受。这是一个事实。但有的人对这个事实的理解发生了偏差,误把“低俗”、“庸俗”当“通俗”,把观众的欣赏趣味想像过低,以为观众就是要看那些廉价的“鸳鸯蝴蝶”或“风花雪月”,以庸俗的观念改编名著,不惜降低名著的品位,在人物之间乱点鸳鸯谱,或在正人君子甚至英雄人物身上敷衍出一些所谓“隐私”,极尽低级趣味之能事,节外生枝,以求哗众取宠的效应。这不仅伤害了原著中一些艺术形象在读者心目中留下的美好印象,而且严重伤害了观众的感情。甚至有的改编者无法理解原作中的人物与精神,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不相信那些人物的崇高品质,似乎只有用七情六欲“还原”他们的“人性”,让他们也凡心乱性,才是观众所要看到的稀奇。事实上,观众需要的是真善美而不是低俗和卑劣。名著本来就是通过大众阅读而成就的,难道今天他们反而欣赏不了优秀和优美了吗?观众对有些离弦走板的改编的反感,就说明了大众是有健康向上的艺术鉴赏能力的,他们并不是不分美丑的人,现代人的艺术品位难道更低了吗?那种媚俗的改编观念,不仅是对名著的亵渎,恰恰也是对观众审美情感的亵渎。
  以庸俗的观念改编名著,认为如此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票房和收视率,这是金钱观念对艺术的扭曲,不仅降低了我们民族的艺术品位,而且是对我们民族审美精神的玷污,是对人们精神环境的污染,是对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素质和道德伦理品质的降低。有一种观念认为,电视就是通俗文化,就是娱乐文化,就难免要和庸俗低俗为伍。因此,影视文化中的庸俗低俗潮流必然波及到名著改编领域,拿名著开涮也是一种娱乐呀。
  
  二、思想和艺术准备不足
  
  艺术自有规律。言之无物,无以流传;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气盛而言宜。这就是思想与艺术的统一,历史与美学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只有这种统一,艺术才成其为艺术,艺术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名著与经典,经得住时间考验,就在于它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即使上个世纪40年代之后产生的一批描写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作品,曾经在群众中产生过很大影响,至今仍在读者中广泛流传,说明这些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相当高度,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这些作品是否可称之为“红色经典”,还有待时间考验。但可以肯定地说,20世纪中期产生的这一大批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艺术创造,是不可替代、也是不可重现的原创性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那个时代的远去,这一批作品越发显出其独特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艺术反映。这一批作品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压迫、求生存、求解放的伟大斗争生活,强烈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表现了中华儿女为了寻求理想社会制度而不惜牺牲的崇高品质。这是一个民族“站立”起来的精神之本。这样一种精神品质,在那一批作品中表现到了极致。所谓“红色”,就是指流贯在作品中的这种精神气质,是中华儿女的鲜血所凝铸的精神雕像。2、浪漫主义的艺术品格。这些作品虽然是反映历史的,虽然是写实的,但充满了真诚的理想和激情,充满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从而高于现实,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品质。浪漫主义具有超越现实的审美功能,更能激发人们对美好社会和高尚人性的精神向往。3、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因素的融合。这一批作品是从生活中来的,也是从民间来的。赵树理和孙犁就不用说了,就是梁斌、曲波,杨沫、吴强、徐光耀、欧阳山等等作家,描写的就是他们亲身经历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他们长期处在革命斗争生活之中,生活在民众中间,吸收了丰富的民间艺术因素,更多地继承了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浪漫主义传奇与民间艺术智慧相结合,使这一批作品具有了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其中的故事和人物也早已为读者所熟知和认同。这些作品是上个世纪我们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也成为电视剧改编的重要对象,而且有一批作品已被改编播出。事实是,成功的少,大多没有超过老电影。
  既然名著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一定高度的结晶,那么改编也应当力求达到这样一种高度。这就要求改编者具有充分的思想和艺术准备,按照艺术规律的要求来改编。名著改编,虽然是从一种艺术形式到另一种艺术形式的转换,但改编本身就是一种解读,是一次新的创造,必然会有适应新的艺术形式要求的、适应新的时代需要的改动。因此,所谓忠实原著,只是意味着忠实原著的精神灵魂,忠实原著的情节逻辑和人物性格,并不是说对原作不能有任何枝节的改动。有很多成功的改编,比如《南行记》、《四世同堂》、《围城》、《西游记》、《水浒传》等等,在从小说到电视剧的转换过程中,都不是对原作亦步亦趋地照搬,而是有过许多必要改动。实际上,原封不动地照搬是不可能的,也是行不通的,必须有适应电视剧艺术特征所需要的变通。但是,这种变通不是为了游离或解构原著,而是为了使新的艺术形式适应原作内容的需要,为了使电视艺术更好地表达原作的精神主旨,更好地塑造原作中的人物形象。因此,哪些地方要改动,哪些地方不能改动,不是取决于个人好恶,也不是取决于所谓的市场卖点,而是取决于艺术规律的要求。名著并不是神话,我们也无须把名著神化,正像前面所说,名著也是一定时代环境中的产物,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尤其是古典名著产生于封建社会,难免会有封建性的糟粕,这些都是要在改编中加以克服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编名著,实际上对改编者的思想水平和艺术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越是名著,越是经典,对改编者的艺术素质要求越高,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能胜任。夏衍对《祝福》和《林家铺子》的改编,可谓改编的经典。这是艺术家与艺术家的对话,是艺术对艺术的改编。但如今的商业操作导致谁有钱谁改编。
  
  三、游离原著的基本精神问题
  
  一部作品,或是个人创作,或是集体创作,还有像《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民间作品,无名氏所作。无论为何人所作,作品都是在一定时代环境中产生的,都是一定精神活动的产物,只要被老百姓所认同、所接受、所承传,世世代代在民间流传,就是名著,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