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觅源黄河 志在大海

作者:杜哲森




  中国传统绘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艺术观念、审美理想、表现手法和创作程式上都建立了严密的体系和批评标准,虽然有“师心不蹈迹”、“至人无法”等说法,但创作上的种种既成规范犹如一面细密的大网,一个人在艺术的起步阶段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被纳入其中(非如此,也是不能起步的),想挣脱开这网络的约束谈何容易!正是有识于此,李可染先生才为自己确定了“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治艺宗旨,并发出了“入网之鳞,透脱为难”的感慨。可以说,凡是锐意进取、富有开拓意识而又不愿抄走捷径的艺术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即都会遇到困惑,青年画家韩敬伟也是如此。
   这位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他1982年毕业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功力扎实而又聪敏灵透的青年人,当他走出学院,成为职业画家后,艺术道路本是很通畅的,但他在精神上却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他说:“我深深感到,横亘在我和艺术之间的是辉煌而伟大的传统(东方的与西方的传统),这种存在常常使我感到无路可走,有时画完一幅画,我会悲哀地发现,我在重复另一个人的道路。”他想寻找和确立人格上的自我和艺术精神上的自我,但却发现左右逼仄,举步维艰,以致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甚至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创作冲动也日见衰退。真乃是谁觉悟了,谁就意味着将经受磨难;有多大的才智,就有多大的痛苦,但这磨难与痛苦又正是促成艺术嬗变的条件,谁经受得住,谁才能成为创作中的强者。
   为了从困惑中走出来,韩敬伟决心走出画室,投身自然,他选定的是黄河,他坚信:这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长河会告诉他艺术的真谛是什么,艺术的自由王国在哪里。
   自1986年开始,韩敬伟先后四次考察了黄河,每次都是只身独行,顶酷暑,冒严寒,受困沙漠,遇难荒原,甚至路逢歹徒,孤身搏斗……真可说是历尽艰危,屡经劫难,其心也诚,其志也坚,“以一种类似僧人的苦行”,借助黄河的湍急流水,涤荡自己身心上的积垢,使自我来一个脱胎换骨的再塑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韩敬伟终于冲破了传统之网的禁锢,走进了艺术的海洋。黄河之行,不但使他找到了丰富的、全新的画材,而且探索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行万里路”、“师法造化”、“搜尽奇峰打草稿”本是历代画家重要的创作思想,但在对大自然的审美观照上,古今画家更多地是看取其雄奇秀丽的一面,而对那些寻常之景、平实之象则少有人描绘,尤其是那贫瘠粗陋的黄士高坡,更难赢得画家们的青睐,而韩敬伟沿着黄河走下来,所看到的正是这不入画家眼目的自然景观,这里少有苍岩雪练、湖光帆影,多的却是土岭荒坡,茅屋窑洞和那些生于斯、恋于斯、老于斯的再淳朴不过的普通民众。同那些青山绿水相比,这里似缺少那种迷人的魅力,但你投入到它的怀抱之中,聆听到它的呼吸时,就会发现这里蕴涵着一种感人至深的东西,这是一块未经凿琢的璞玉,未被污染的净土,在它的质朴中蕴含着至美,正像贾又福在谈到太行山之美时所讲的那样:“较之那些奇峰异洞,虬枝怪石,我更喜欢平平常常的山乡景色,它们像不善说道的庄稼汉,像腼腆的村姑,它的美是内在的,有待人们去发掘。”韩敬伟必定也是观察到这些,领悟到了这些,所以才以这种“九死而不悔”的精神去接近它、讴歌它,创作了近百幅凝聚着他的挚爱与深情的作品。
   由于这些景致和风情前人少有表现,所以已有的艺术语言就不能简单的套用,如山水画中的各种皴法就不能直接用于描绘这里的特定的地貌植被,传统山水画中的构图法则在这里也多不适用,创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迫使画家必须去探索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去寻找一种新的画面构成。这样,韩敬伟所做的就不仅仅是拓宽传统的创作模式,而是要以这种新的语言和构成改变人们的审美心理定势,引导人们走进他所发展的美的领域。
   从韩敬伟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传统绘画中的形神观念、时空表现、意蕴构成,直到笔墨章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固有的规矩法度在他这里都可以打破,他所看重的只是如何将自己的所见、所思和所悟充分地表达出来,他的画风一如滋润他的艺术的黄河之水,一任自己的性情和潜能自由地奔淌在广袤的大地上;又像那“西北风”流行歌曲一般,是如此的强劲、粗犷、热烈和纯情。同传统绘画比较起来,韩敬伟的国画确有某种“野性”,但这正是他的艺术的生命活力所在,是只有他们这个年龄的艺术梯队才可能具有的品格与优势。
   韩敬伟的国画可以说是集中专业画家的艺术素养、民间美术的抒情手法、传统艺术的意蕴渗透和西方美术的现代构成于一体的创作。四个方面中民间美术对他的影响尤其显著,这一点他自己讲得也很清楚,他说:“在黄河上苦行的过程中,我接触了丰富的、感人的民间艺术,认识到那些曾为自己不屑一顾的民间艺术竟散发着如此令人激动的芳馨……我感到,只有在这些民间艺术中,艺术才能成为一种纯粹的心灵感知与直觉运动,这些民间艺术家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他们是不带有任何束缚地去认识并感知世界与人生,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的。他们随心所欲地组合画面与色彩,在他们的艺术世界里,没有规则,没有规律,只有心灵的流动痕迹。但他们的画却有着一种惊人的美感,那种质朴、稚拙、大胆的构图与整体效果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与内心的激情,以及特有的秩序美。”
  正是对民间艺术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再加上自己对中西传统美术的研究心得,以及自己所具有的艺术悟性和进取精神,使韩敬伟得以逐步摆脱原有的理性与观念的束缚,从种种既有的创作模式中挣脱出来,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事物,在这个感受过程中,他要发现和把握的不再是事物的表象,而是蕴涵于表象内里的生机、活力、韵律与节奏,而且要将这一切熔铸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并使之与“道体”——即无形的大象之美相契合,从而进入艺术的至高境界。在这方面,他已迈出可喜的一步。他的国画在用笔上是野战无律,在用墨(色)上是随意点染,在构成上是纵横捭阖,但却给人以粗头乱服中见姿质,纵任无方中显功底的感受,颇有化腐朽为神奇,不经意中见慧心的艺术特色。从他的画中,人们惊奇地发现,在这再寻常不过的黄土坡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色彩,如此厚重的体量,如此深邃的意境和如此感人的情思,一扫人们观念中黄土高坡上的萧瑟荒寒、沉闷老旧的印象,这里的高岭长坡、茅舍窑洞无处不有生机,无处不有诗意,清新、明快、幽邃、隽永构成了韩敬伟国画创作的主旋律。作品中没有丝毫的颓唐伤感的成分。各种色彩的运用,更突出这一特色。红、蓝、白、绿几种色彩的巧妙运用,使画面变得十分明亮,尤其是用纯白色以没骨法勾画林木和烘染氛围,更使作品显得格外清爽剔透,沁人POST/mag/input.aspHTTP/1.1Accept:image/gif,image/x-xbitmap,image/jpeg,image/pjpeg,application/vnd.ms-powerpoint,application/vnd.ms-excel,application/msword,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Referer:http://192.168.0.81/mag/input.aspAccept-Language:zh-cn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Accept-Encoding:gzip,deflateUser-Agent:Mozilla/4.0(compatible;MSIE5.0;Windows98;DigExt)Host:192.168.0.81Content-Length:35480Connection:Keep-AliveCookie:ASPSESSIONIDSSDACTAC=BNJHDPJCIGEIOPPFHLOLLMKIcontent0=中国传统绘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艺术观念、审美理想、表现手法和创作程式上都建立了严密的体系和批评标准,虽然有“师心不蹈迹”、“至人无法”等说法,但创作上的种种既成规范犹如一面细密的大网,一个人在艺术的起步阶段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被纳入其中(非如此,也是不能起步的),想挣脱开这网络的约束谈何容易!正是有识于此,李可染先生才为自己确定了“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治艺宗旨,并发出了“入网之鳞,透脱为难”的感慨。可以说,凡是锐意进取、富有开拓意识而又不愿抄走捷径的艺术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即都会遇到困惑,青年画家韩敬伟也是如此。
   这位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他1982年毕业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功力扎实而又聪敏灵透的青年人,当他走出学院,成为职业画家后,艺术道路本是很通畅的,但他在精神上却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他说:“我深深感到,横亘在我和艺术之间的是辉煌而伟大的传统(东方的与西方的传统),这种存在常常使我感到无路可走,有时画完一幅画,我会悲哀地发现,我在重复另一个人的道路。”他想寻找和确立人格上的自我和艺术精神上的自我,但却发现左右逼仄,举步维艰,以致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甚至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创作冲动也日见衰退。真乃是谁觉悟了,谁就意味着将经受磨难;有多大的才智,就有多大的痛苦,但这磨难与痛苦又正是促成艺术嬗变的条件,谁经受得住,谁才能成为创作中的强者。
   为了从困惑中走出来,韩敬伟决心走出画室,投身自然,他选定的是黄河,他坚信:这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长河会告诉他艺术的真谛是什么,艺术的自由王国在哪里。
   自1986年开始,韩敬伟先后四次考察了黄河,每次都是只身独行,顶酷暑,冒严寒,受困沙漠,遇难荒原,甚至路逢歹徒,孤身搏斗……真可说是历尽艰危,屡经劫难,其心也诚,其志也坚,“以一种类似僧人的苦行”,借助黄河的湍急流水,涤荡自己身心上的积垢,使自我来一个脱胎换骨的再塑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韩敬伟终于冲破了传统之网的禁锢,走进了艺术的海洋。黄河之行,不但使他找到了丰富的、全新的画材,而且探索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行万里路”、“师法造化”、“搜尽奇峰打草稿”本是历代画家重要的创作思想,但在对大自然的审美观照上,古今画家更多地是看取其雄奇秀丽的一面,而对那些寻常之景、平实之象则少有人描绘,尤其是那贫瘠粗陋的黄士高坡,更难赢得画家们的青睐,而韩敬伟沿着黄河走下来,所看到的正是这不入画家眼目的自然景观,这里少有苍岩雪练、湖光帆影,多的却是土岭荒坡,茅屋窑洞和那些生于斯、恋于斯、老于斯的再淳朴不过的普通民众。同那些青山绿水相比,这里似缺少那种迷人的魅力,但你投入到它的怀抱之中,聆听到它的呼吸时,就会发现这里蕴涵着一种感人至深的东西,这是一块未经凿琢的璞玉,未被污染的净土,在它的质朴中蕴含着至美,正像贾又福在谈到太行山之美时所讲的那样:“较之那些奇峰异洞,虬枝怪石,我更喜欢平平常常的山乡景色,它们像不善说道的庄稼汉,像腼腆的村姑,它的美是内在的,有待人们去发掘。”韩敬伟必定也是观察到这些,领悟到了这些,所以才以这种“九死而不悔”的精神去接近它、讴歌它,创作了近百幅凝聚着他的挚爱与深情的作品。
   由于这些景致和风情前人少有表现,所以已有的艺术语言就不能简单的套用,如山水画中的各种皴法就不能直接用于描绘这里的特定的地貌植被,传统山水画中的构图法则在这里也多不适用,创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迫使画家必须去探索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去寻找一种新的画面构成。这样,韩敬伟所做的就不仅仅是拓宽传统的创作模式,而是要以这种新的语言和构成改变人们的审美心理定势,引导人们走进他所发展的美的领域。
   从韩敬伟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传统绘画中的形神观念、时空表现、意蕴构成,直到笔墨章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固有的规矩法度在他这里都可以打破,他所看重的只是如何将自己的所见、所思和所悟充分地表达出来,他的画风一如滋润他的艺术的黄河之水,一任自己的性情和潜能自由地奔淌在广袤的大地上;又像那“西北风”流行歌曲一般,是如此的强劲、粗犷、热烈和纯情。同传统绘画比较起来,韩敬伟的国画确有某种“野性”,但这正是他的艺术的生命活力所在,是只有他们这个年龄的艺术梯队才可能具有的品格与优势。
   韩敬伟的国画可以说是集中专业画家的艺术素养、民间美术的抒情手法、传统艺术的意蕴渗透和西方美术的现代构成于一体的创作。四个方面中民间美术对他的影响尤其显著,这一点他自己讲得也很清楚,他说:“在黄河上苦行的过程中,我接触了丰富的、感人的民间艺术,认识到那些曾为自己不屑一顾的民间艺术竟散发着如此令人激动的芳馨……我感到,只有在这些民间艺术中,艺术才能成为一种纯粹的心灵感知与直觉运动,这些民间艺术家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他们是不带有任何束缚地去认识并感知世界与人生,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的。他们随心所欲地组合画面与色彩,在他们的艺术世界里,没有规则,没有规律,只有心灵的流动痕迹。但他们的画却有着一种惊人的美感,那种质朴、稚拙、大胆的构图与整体效果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与内心的激情,以及特有的秩序美。”
  正是对民间艺术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再加上自己对中西传统美术的研究心得,以及自己所具有的艺术悟性和进取精神,使韩敬伟得以逐步摆脱原有的理性与观念的束缚,从种种既有的创作模式中挣脱出来,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事物,在这个感受过程中,他要发现和把握的不再是事物的表象,而是蕴涵于表象内里的生机、活力、韵律与节奏,而且要将这一切熔铸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并使之与“道体”——即无形的大象之美相契合,从而进入艺术的至高境界。在这方面,他已迈出可喜的一步。他的国画在用笔上是野战无律,在用墨(色)上是随意点染,在构成上是纵横捭阖,但却给人以粗头乱服中见姿质,纵任无方中显功底的感受,颇有化腐朽为神奇,不经意中见慧心的艺术特色。从他的画中,人们惊奇地发现,在这再寻常不过的黄土坡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色彩,如此厚重的体量,如此深邃的意境和如此感人的情思,一扫人们观念中黄土高坡上的萧瑟荒寒、沉闷老旧的印象,这里的高岭长坡、茅舍窑洞无处不有生机,无处不有诗意,清新、明快、幽邃、隽永构成了韩敬伟国画创作的主旋律。作品中没有丝毫的颓唐伤感的成分。各种色彩的运用,更突出这一特色。红、蓝、白、绿几种色彩的巧妙运用,使画面变得十分明亮,尤其是用纯白色以没骨法勾画林木和烘染氛围,更使作品显得格外清爽剔透,沁人肺腑。这或许是东北地区特有的冰雪世界的自然
  奇观作为一种审美感受在这位长年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青年画家创作意识中的积淀;而充溢于他的作品中的盎然生机和阳刚之美,恐怕也是关外男儿所具有的气质和秉赋在创作中的自然流露。
  在历史上,黄河曾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在今天,黄河也必将孕育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英才。经过艰苦的努力,韩敬伟作为“透网之鳞”,正向浩瀚的大海游去,我们祝愿这位艺术上的赤诚之子迎风破浪,去开拓自己更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