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立意深邃手法新颖

作者:唐 飚




  哈尔滨话剧院编创的三幕九场话剧《秋天的二人转》上演后,场场爆满,掌声阵阵,在电视这一特殊的传媒形式抢占娱乐码头之后,几乎被束之高阁的话剧,缘何能引起哄动效应,请观众回剧场呢?我觉得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来自《秋》剧的深邃思想和独特艺术魅力。
  
  一、深邃高远的立意
  
  在高频率、快节奏、多元化的现代化生活中,人们显得浮躁、焦灼、迷茫,价值取向、人生坐标不断改变。尤其金钱以其无比的魔力,扭曲着世人的灵魂。利益的润滑,使人生列车偏离了轨道,而《秋》讲述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故事,关注的是小人物的命运,剧中人物有收破烂的、卖豆腐的、唱二人转的、做饭的等。通过这些小人小事,通过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阐释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正直正义,引导人们在当今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该剧的男主人公,五十多岁的老锁是个残疾人,以收破烂为生,他具有多面的复杂性格,而他却是一个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他独善其身,洁身自好,硬骨铮铮。他在一场火灾中为了救一个陌生的小女孩,而落成满脸伤疤,烧掉了一根手指头,当被救者——长大后,认出他是救命恩人时,他极力推辞,不求一点报答。他把知青返城的名额让给别人而无怨无悔,自己独身生活,以收购废品维持生计。然而他能正确对待人生,甘于平凡,他在台词中道明:“
  你大富大贵,吃山珍海鲜,与我二两烧酒,两个鸡爪一个味。”
  他追求美好的生活,收废品时戴白手套,穿着体面的衣服去看二人转,当漂亮、妩媚、风骚的二人转名角二平出现时,激起他对爱情的渴望并悄然爱上了她,他不在乎二平已经离婚还带了个上小学的女儿丫丫,不在乎二平给富人马老大当二奶。他嫉恶如仇,不怕威胁、恐吓,冒着被“摆平”的危险,揭发捡举了流氓团伙头目马老大的种种罪行及其罪恶发家史,使之被绳之以法。当二平因给马老大收藏毒品受牵连锒铛入狱后,他收留了无家可归且患有严重脑积水的丫丫,并变卖了赖以生存的废品收购站为丫丫去北京治病……
  主创人员是把他放在一系列由他性格所决定的命运中去打造,他的思想也不断在磨难中得到升华。他是普通人,却是所有普通人应当尊重的楷模。观众在体味他人格魅力的同时,更领悟到一个平凡者内心世界的伟岸。《秋》剧的女主人公二平美丽、聪颖,然而命途多舛,被发迹之后的结发丈夫抛弃,生活磨难使她玩世不恭,甚至自暴自弃,委身于马老大。她贪图豪宅、名车和安逸的生活,成为“二奶”。开始她瞧不起老锁,嫌他老、丑、脏、笨。当她的女儿丫丫认出老锁是救命恩人后,她的灵魂受到了震撼,如梦方醒,辨清了人间的丑恶,全身心地爱上了老锁。二平的命运,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平凡才是真实,不切实际地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虚荣和浮华,只能造成人生悲剧。老且丑的老锁如《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一样。《秋》表现了戏剧上的“二人转”,更主要的是展示了人世间的“二人转”——男人和女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有酸甜苦辣、悲欢
  离合,更有平凡、真诚。
  
  二、独特新颖的艺术手法
  
  《秋》通过男人和女人的故事,诠释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大胆创新,突破了传统话剧的表演形式,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东北二人转为载体展开剧情,让广大观众在欣赏高雅话剧艺术的同时,能领略到民间广为流传的二人转的小曲、小调、小段、小帽;那“呼儿咳哟”的声音;那轻盈的舞姿、那满场飞舞彩扇与手绢、那雅俗兼容的对白、那庄谐并举的搞笑、增强了舞台的艺术感染力。把“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镶嵌在高雅的话剧之中,既是一种独创,又是一种尝试,得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秋》场景很简单,全剧自始至终以二人转剧场的后院——废品收购站为背景,那里只有一个供演员吃饭、排练的空场,通过这小小场面,反映了当今社会生活全貌,把那些忙于生计的弱势人群的生存苦难,内心的欲望和苦涩的经历演绎得惊心动魄,催人泪下,既有一种悲剧韵味又营造了喜剧氛围。犹如老舍先生的《茶馆》,通过小小的茶馆呈现了30年代人们生存的状态和社会风貌。这样的布景,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效果。正所谓小舞台,大世界。
  《秋》的舞美设计,也有悖于传统,在同一舞台表现不同的手法,以相对写实和写意的手法,烘托气氛,挖掘最本质的内容。把一切事物都单纯、平淡、空灵、质朴化。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种手法所产生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设计者不想用太绚丽的色彩吸引观众,展示人物心理,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而设计者的独具匠心的审美特质,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灵性纷飞的艺术智能,都在这种平泛手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共鸣,吸引了广大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