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反思边缘化 介入当下性

作者:马 睿




  一
  
  由于"学政合一"、"经世致用"的传统因袭,兼之近百年来文学话语与社会生活之间频繁的相互卷入,中国文学理论在学术上的自律性追求经常是一个禁区。最近20年来,伴随社会文化和文学观念的转型,文学自律论发生反弹,一时间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话语,从对国外文学理论的选择和介绍,文学史的重新编撰,直到学术规范的建立,文学本位与学术本位一再得到肯定和强化,尤其是学术论文取代社论式报刊文章成为文学理论的主要话语方式,更是标志着文学理论中学术性的增强,意识形态性的虚化,以及现实针对性的淡化。但就在理论思考日益向学院和书斋聚集的时候,文学却经由现代传媒和市场经济的推动或裹胁而日益走向消费大众。所以,近10年来,在我们的文学领域产生了理论话语与当下经验相互回避甚至相互排斥的现象,一方面,理论界很少关注文学现状,对当下文学在生存方式上的急剧变化反应迟缓,对当下社会关于文学的切身感受避而不谈,对传统文学空间的缩减以及文学向新兴文化空间拓展的趋势和可能性缺乏思考;另一方面,当下的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也基本上是自行其事,对理论界的话语喧哗和理论膨胀充耳不闻。
  
  二
  
  对当下的文学经验和生存感受的回避,将使文学理论失去些什么呢?丧失解释现实的能力、缺乏文化参与的热情,并最终导致自身理论活力的衰竭,这并非危言耸听。
  至少,当前学术界关于"文学边缘化"的讨论就是一个证明,边缘化问题的提出既是文学理论对当下文学经验的误读,又折射出文学理论自身的危机感,以及它对这种危机感的不恰当的转嫁。通常所说的"文学边缘化"有两个层面,一是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边缘化,一是文学理论在社会文化中的边缘化,这两个层面互有联系,但又有各自的独立性。
  前一个层面的边缘化,是由于文学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社会文化中所占的份额已不复当初,文学空间不断被各种新兴文化形式所挤占,这是事实。但我们同样不能否认,从总量上来讲,当下社会的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都在不断扩大,而不是在缩减。这首先是由现代消费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如果说前现代社会是以物质消费为主的社会,那么在现代社会中精神消费、文化消费所占的比重则越来越大,有时更成为物质需求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精神、文化消费的一部分,文学消费的增长也如同水涨船高,而消费的增长自然也带动了生产的扩大。其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学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从主体这个角度来讲,与前现代社会相比,现代社会对文学等精神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空前提高,能力的提高必然带来需求的增长。其三,技术原因也促使文学生产和消费的扩张。一方面,现代技术使文学的载体和媒介多样化,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也更为密切和复杂,从而增加了文学的可能性,为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开辟了新的领域;另一方面,现代技术使文学的传播、获取、交流变得更为便利、廉价和自由,为扩大人们对文学生产、文学消费的参与提供了物质条件。所以,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边缘化,这一判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虚假性,这种虚假性源于理论界的经典化眼光,也源于理论界对现实文学经验的生疏。因为理论认可的主要是经典化的文本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活动,这往往使理论对大量新兴的文学经验视而不见,人们总是看不见那些它不想看到的事物,而经典化的文本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活动,在当下生活中的确是被边缘化了。可见所谓的"文学边缘化",是疏远了当下性,沉浸于经典意识的文学理论刚刚把视线移向现实场景时的一声惊呼,它基本上是下意识的第一印象,并不具有多少理论深度。
  相反,文学理论的边缘化则是当前中国知识界更为突出,也更加真实的文化现象。从新文化运动到80年代,文学理论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中心话语之一,"文学改良"成为新文化的发端,建国以后,文艺界常常是"运动"的重灾区,在新时期以来的社会转型、文化转型中文学理论也一再扮演先锋的角色,某种观点的提出,某部作品的批评,其主观动机和实际效果都远远超出文学自身的范围。此时,文学理论不仅是一门文学学科,一种以文学为对象的理论话语,它更是特定文化观念的表达,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甚至是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话语空间,因而文学理论学科化、专业化这一线索始终受到遮蔽和抵制。直到90年代,一方面社会文化重心发生转移,经济和技术成为新的兴奋点,主流话语放弃了对文学的过度介入,另一方面文学理论也厌倦了与社会话语的纠缠,本位意识增强,由此,追求价值中立的学术品格和专业精神一跃成为文学理论建设的主题,它有意识地淡出了当下社会的热门话题,以避免主观情绪和现实的策略性考虑对学术理性的干扰。文学理论从一种泛化的社会文化话语收缩为一种专业性的学术话语,在获取自身独立性,获取学术品格的同时也多多少少放弃了对当下文化的关注与介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文学理论的边缘化。所以,尽管专业化的体制促进学术的繁荣,论文数量激增,理论话语花样翻新,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但文学理论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的确边缘化了。这里是否潜藏着文学理论的危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可以肯定的是,文学边缘化归根结底是文学理论的边缘化,当后者以边缘的、同时也是很挑剔的眼光去审视文学现状时,大量的资源被排除在外,文学仿佛也边缘化了。而一旦文学理论认定文学已经边缘化,它也就为自己的文化合法性感到焦虑。显然,这不是文学的危机,也不是理论真正遭遇了合法性危机,而是理论难以处理当下经验的危机。
  
  三
  
  文学理论从边缘位置突围的第一步,理应是走出对当下性的回避,尤其是要克服对那些从流行文化、消费文化中产生的新兴文学形式的排拒心理。当前层出不穷、频繁变化的新兴文学经验,为文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谓急待勘探开采的富矿。一般而言,资源越丰富,理论也就越具活力。而且,这些文学经验体现了当前文学从载体、生产过程、接受方式到价值观、审美标准、自我认同的全方位更新,这既是社会文化转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转型期社会心理、个体感受的重要表现方式和重要塑造者;概括而言,这些文学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向理论界提出挑战,文学理论若能对此作出有效回应,将是其文化合法性的最有力的证明。
  介入当下性思考,文学理论首先应该对经济活动的日常化与技术的日常化进行人文意义上的研究。现代消费社会使经济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重心,使消费行为的物质功能削弱,象征功能增强,挑战了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划分,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感受与文化态度。技术的发展使技术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改变人们的感知,"媒介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技术"是我们神经系统的延伸",也是我们五官感觉的延伸,例如交通工具的发达,新闻的现场传送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念,摄像技术、镜头推拉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城市建筑、中央空调改变了我们对四季变化的感觉,图像拼接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真实观,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人际交往……总之,现代消费社会与现代技术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体验与感觉状态,"一种具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可行性技术的文化形态,它对人类生存的深远影响就在于它将全方位地渗透进人们的生存领域并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进而在本体论的层次上影响和改变人们对世界、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人的存在等重大问题的理解和诠释",自然,表达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正是因此,一度我们不得不重视那些不入高头讲章之"法眼"的、"在野"的、甚至不被承认为"文学"的文学,因为它们实验着新的表达方式,虽然尚未获得理论的命名,但表达方式的发展可能为文学开拓新的空间。也可能更有效地表达活生生的生活。此外,经济和技术对文学更为直接的影响在于,商业化改变了文学的流通,高科技改变了文学的载体,这些改变不仅会更换文学的外在形貌,也会重构文学的文化性质,由此,传统文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将受到挑战。
  其二,介入当下性的文学理论应当关注其他艺术形式与文学的互动,以及在这种互动中形成的多媒介的艺术形式。古往今来,人们普遍承认不同艺术门类是可以互通的,其间的界限主要在于媒介的物质差异,而戏剧等综合艺术形式的存在,则显示了人类艺术一直在为跨越媒介的限制而努力。现代技术的发展,空前扩大了媒介的可能性,一种媒介可能分享其他媒介的优势。从机械复制到数码传播,今天,影像和声音的保存、传送已变得像语言文本一样方便,光电技术和三维图像使我们可以在平面媒介上欣赏到立体的、动态的画面。媒介的新的可能性,促进了不同艺术形式的互动,进一步模糊了不同艺术门类的界限,催生了单媒介艺术向多媒介艺术的发展。以前分别以语言、色彩、形状、声音为媒介的艺术形式,现在可以融为一体,这既将改变艺术的性质,也会改变受众对于艺术的接受,因为多媒介艺术需要同时调动各种感知方式,语言提供的想像空间,色彩和形象的直接具体,运动的世界,流动的旋律,对这些内容的领略都将在同一时间完成。"多媒体隐含了互动的功能……多媒体必须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它必须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它必须能触动各种不同的人类感官经验。"如果说多媒介艺术培养出新的艺术感觉、审美习惯,那么后者也会反过来要求科技和艺术结合起来继续开发艺术的潜力,以适应已经发展了的审美感官。例如,一个习惯于影视艺术的读者对文学的审美要求,肯定会与一个从未接触过影视艺术的传统读者的要求有所不同。对创作主体而言也是一样,他置身其间的文化环境和艺术氛围,他所习惯的技术手段,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他的艺术表达。一旦我们将目光投注于当下现实,上述信息就会高密度、高频率地进入我们的思考,对此,文学理论应该研究的问题是,在各种艺术形式的互动中,在多媒介艺术的形成中,文学获得了什么,又输出了什么。
  其三,介入当下性的文学理论应当关注流行文化中的文学因素。我们在前面谈到,艺术的多媒介化和互动性增强,丰富了文学的技巧,扩展了文学的表达能力,那么作为同一个硬币的另一面,文学因素也在向其他艺术形式或一些新兴的准艺术形式扩散。例如,MTV利用构图和表演对歌词意境的营造,把人们对语言的文学感受转换为画面和动作,实际上也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又如在广告设计中,对语言修辞的运用一直都是基本的设计理念之一,而随着消费行为中精神性因素的增加,象征正在成为最普遍、最重要的广告诉求方式,商品往往被打扮成某种理念的象征,向潜在的消费者劝诱,似乎拥有了某个品牌的商品,就拥有了成功和幸福,拥有了品位和温情;又如,电游中的人物、情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文学基因,有些甚至就是对某些文学情节的模仿、搬用,而且,文学的接受过程也被自然地移植到游戏过程,游戏厂商向参与者(玩家)提供同样的设置,但不同个体参与其中的具体过程和实际体验却是相当不同的,这种不同类似于文学接受中的差异,一样是来源于个性、文化背景、生活经验、技巧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这些例子都证实了文学经验在当代社会中的扩散和延伸。文学向其他艺术形式,向流行文化的扩散,表明文学已经对消费社会和现代技术下自身的处境作出了反应,对此,理论不仅需要敏锐的把握,更重要的是给出恰当的解释和评判。其中,文学向流行文化的扩散尤其应该引起理论的重视,因为它使文学经验、文学感觉空前地向大众延伸,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特定社会人群的共同经验。在80年代初期,关于某部文学作品的阅读、议论可能形成一代青年的集体经验,后来,可能是某些流行歌曲、影视作品,再到今天,则也许是某几款网络游戏成为青少年集体经验中的重要内容。这种在相互推荐、共同分享、彼此争论的过程中形成的共有的文化经历、情感体验,它对人的影响和塑造也许是和风细雨、波澜不惊,但其力量却不可小视。这也正是流行文化应该进入理论视野的理由。就现有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分类而言,文学理论介入这一研究领域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其责任亦不可推脱。
  其四,介入当下性的文学理论应当关注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文学理论对网络文学的关注,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网络技术为文学带来了哪些新的文体因素,这将如何重构文学的性质;二是网络传播的特点将如何重构人们参与文学的心态和经验。就文体而言,每一次载体的革新,都会激发文学的文体革命。网络技术融文字与声色于一体,达成动态与静态的交替与共存,使电子文本必然走向多媒介文体。链接功能则改变了传统的排版方式,只要设计了链接,一段文字中的任何一个词,一个句子,都能立即转换到其他的文本或画面,由此产生的"超文本"(Hypertext)为文学创造了极大的文体可能性。虽然多媒介文体和"超文本"在目前的网络文学中尚处于尝试阶段,但它对于传统理论关于结构、叙事、视角等概念的基本理解形成的冲击将是根本性的。就人们对文学的参与而言,网络发布的自由性、私人性,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广泛性,网络反馈的随意性、即时性,都是传统流通方式所不能比拟的。而且,个人可以在匿名的保护下充分展示自己在现实世界中不愿为人所知的经历和情绪,这种展示其实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发现,身份的隐匿与个性的张扬,角色的虚拟与内心的真实,就这样奇妙地并行于网络文学空间。由此产生的文学经验,必然会更改关于作者和读者,关于创作和阅读的传统理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