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利己主义者”宣言




群 学

  请耐心些,不要一看到利己主义就说我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1.人原来是自私的(概论)

  首先我说这句话是与资产阶级的“人本质就是唯利是图的”有本质的区别,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中,这种自私是生存所要求的,人为了生活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参加到一个集体中去,个人的利益总和就形成了部落的利益。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以后,这种自私就由生存和欲望共同来形成了。在私有制社会里,这种欲望没有被应有的道德所限制。因此一些人的欲望就妨碍了另一些人的欲望,这是不好的。

  到了公有制社会,人,仍然是自私的。这种自私也仍然是生存和欲望共同来形成,其欲望不外是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它又包括荣誉、地位、兴趣、理想等,只是这个整个社会的人们欲望类同,机会一般也相差不多,因此就不可能为所欲为而要受一定的道德观念所限制,最理想的是做到不损害别人情况下满足个人欲望。

  2.人们这种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个人欲望就不会形成部落,私有制社会没有个人欲望就不会形成阶级集团,也就没有阶级。但在私有制情况下由于欲望没有被道德限制,其自身又产生了阻碍社会发展的一面。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由于受到适当限制,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动力——主观能动性。

  3.但这一点却从来都被忽视 厄单的宣传什么“绝对服从祖国利益” ,动不动就拿这是集体利益来压人,但却没搞清,什么才是真正的集体利益。他们忘记了在平时若不适当的满足个人欲望,就要丧失能动性,大家都丧失能动性就等于丧失社会前进动力,也就要失去社会优越性。就企业的发展来说,社会主义企业加官僚主义比资本主义企业还不如的话是有些道理,因为失去了能动性,还有什么推动社会主义企业发展呢?

  4.有人说“人民内部矛盾以前就有, 只是与阶级斗争比较起来不显著,现在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了,也就相对的突出了”,这句话对,但不完全,革命胜利后,人民内部的矛盾不但是相对的突出了,而且也绝对地严重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程度随着革命胜利这个突变,也要发生巨大的变化。更使人遗憾的是,这种矛盾由于旧思想影响和一些坏风气的保证,革命胜利后竟得到了不正常的发展,从而部分地加强了人民内部矛盾。

  为了消除或减少当权集团与劳动人民的矛盾,我们认为,应该取消党政领导者的一切特权(为工作所必需者不算在内)这是消除目前主要矛盾的有效办法,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害,作为人民称职的领导者,应该为了社会进步而具有慷慨的自我牺牲精神。取消领导人的特权,其意义远不在其本身可以为国家节省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消除了当权者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实际差别,使得他们的思想意识更好地反映客观,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目前我国提出的领导人参加体力劳动,实际上太肤浅了,流于形式。每一个真正的人民领导者应该基于他们的才能与自我牺牲精神取得群众的敬佩与信任,每一个领导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但是,现在很多领导干部并不是这样,可是他们通过“莫明其妙”的途径取得了领导地位,因此我们要求改革我国选举制度。叫那些不称职的人下台,让他们到其他岗位上去强调按劳取酬。

  同时为了以后的错误得到及时的改正,必须树立起有效的群众监督,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至于更具体的道路还有待大家讨论。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