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文学作品阅读的指导艺术
作者:林 倩
一、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先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名著阅读的关键。教师可利用课堂有意识地讲一些名著的精彩之处向学生推荐原著。也可设计类似的题型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阅读,如、为帮助学生熟悉《三国演义》的情节,设计这样的题目:诸葛亮是“智”的象征,那么书中描写了诸葛亮哪些妙计?为帮助学生熟悉《水浒传》的人物让学生找出水浒一百零八将所有人名与绰号;学生在查找答案的同时,也基本上把原著读了一遍。还可组织丰富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如,故事会、朗读比赛、读书报告会演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优美语段、名言警句、好词佳句、精彩故事;向全班同学讲课外阅读中所见的时事要闻、奇人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历史故事;向全班同学交流阅读的方法、感受、经验;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等方面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等。
二、帮助学生选择名著,自觉制定阅读计划
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学校对课外阅读的要求、课内学习的内容、个人的阅读水平以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合阅读的名著精心做好阅读名著的计划安排。一般是先读些浅显易懂的短篇,再逐步扩展到较深的中篇、长篇;先阅读一种体裁的名著,再逐步扩展到其他提出的名著;先读当代、现代作家的名著,再读近代、古代作家的名著;先读一些名家的代表作,再读一些他们的其他作品。由浅入深,逐步延伸、扩展。阅读篇目确定后,再帮助学生根据课内学习的进度和可利用的阅读时间精心安排阅读计划。
三、积累与鉴赏相结合。
学生有了积累性阅读,同时就要指导学生进行鉴赏性阅读。授予鉴赏性阅读方法。
1、分析故事情节。要善于把握住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还要从情节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人物在做事过程中才能显现出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难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评价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造的核心,通过小说的情节分析,把握作者对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矛盾冲突等方面的描写,归纳总结人物性格特点。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而猪八戒是一个憨厚纯朴,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作战勇敢,不畏妖魔,有小市民意识的人物。
3、感知名著主旨。小说的主题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有待于读者去挖掘。读者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一个由潜渐明的过程,还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有些小说的主题不是单一的、可确定性的,而是立体的、多层次的、不确性的,还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去理解。如,有人说少年时读《水浒传》看到的是打斗;青年时读《水浒传》看到的是抗争;中年时读《水浒传》看到的是命运。名著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会常读常新,令人百读不厌,这也就是名著的魅力。
4、品味艺术特色。文学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来构思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艺术技能。如《骆驼祥子》在结构上呈现出主副线交织的网状结构,情节集中、紧凑。以祥子为中心,以写他拉车为主,其他阶层的人物和各种生活情景,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品对人物的刻画也颇为细致、深刻,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细节刻画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如对祥子买车时的细节描写,对祥子的积蓄被特务抢走以后以及他离开曹家去寻找小福子前后的心理变化的描写,都是很精彩的。
阅读是人最具个性化色彩的一种成长方式,一个人只有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从阅读中获得启迪,汲取智慧,享受艺术审美的乐趣,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善待名著阅读,别让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欣赏水平、审美想象和写作能力变得日趋低下。让孩子在名著阅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林倩,教师,现居福建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