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作者:谢 醒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的平台。古人云:合者,和睦也;谐者,协调之意。“和谐”是一种美,“和谐”能产生美。作为教师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的课堂”,在和谐语文课堂中,与学生一同寻觅文本事实的“真”,人文情怀的“善”和语言形式的“美”,让学生生命之花异彩纷呈,灿烂夺目。
  
  一、张扬个性,凸显和谐。要颠覆墨守成规的课堂,营造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在预设目标下允许学生“放肆”的畅想。在教学《秋思》时,学习了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我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或意境。学生极富个性地娓娓道来:“南飞的大雁送来了金色的秋天,送来了丝丝凉意,也送来我对家乡的思念。”另一学生说:“秋天像一只金色凤凰,把大地染黄,把菊花映黄,把清香传遍,把秋的思念捎给远在他乡亲人。”还有的学生浮想翩翩:“凉凉的秋风,偷偷地闯入我的心扉。风儿乍起,那飘落的树叶,就像写给家人的书信,扬扬洒洒,风儿停了。思念却没有被风儿带走。”“秋风吹遍万家,吹开了菊花的脸,吹黄了稻谷的腰,吹绿了洛阳的水,吹不散那浓浓的乡情。”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学生的思维如春笋拔节,浑然不知地进入课堂,师生共同分享诗人那或浓或淡的愁。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去尝试和积累经验,这样课堂才能充满灵性,充满和谐。
  
  二、情境渲染,体味和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对话、民主交往过程中学生主动发展、生动发展的行为。语文课堂要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在教学《燕子专列》时,我让学生去感悟贯穿全文的“爱心”和“真情”。小贝蒂从早到晚,冒着料峭的春寒,漫天的大雪,在白雪皑皑的山间岩缝,苦苦寻找冻僵的燕子。“她的手怎样,脸怎样,脚呢……”学生发自内心地道出:“可能脚走得起泡了,或长冻疮了……”。“她可能陷入沟渠里,可能高山缺氧,在山间岩缝里,手划破了,摔跤了……”孩子内心深深地感受到了小贝蒂对燕子忘我的真情,在想象贝蒂救护燕子的艰难中感受到她那善良、纯洁、高尚的心,走入了贝蒂的内心世界,并和她一起加入救护燕子的行列。就在这绵绵爱心中,情不自禁地为文本的人文情愫所所感动。这就是充满“诗情”的激情课堂。
  
  三、追寻诗意,丰富和谐。课堂是生命中的一段不可复制的段落,也是学生精神寄居、心灵依托的场所。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快乐、充实、诗意地生活在课堂上,让他们经历温暖的心灵旅行,让他们在诗意盎然的生命里体味灵动的语文。如教学《鸟鸣涧》古诗时,我聚焦细节,引领学生追寻诗境。“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在舒缓优美的音乐声中,用语言,也用多媒体呈现春山夜色的画面:清风悠悠,桂花飘落,师生一同沉浸在香林花雨中,“桂花悄无声息地飘落,慢悠悠地打着转落下,像夜的眼睛,似夜的精灵。”学生恰似身临其境地伸出手来去盛接那夜色中飘落的桂花。落花无言,那花落到春山、春涧、大地,这朵沾在发梢,那朵落在肩头,一簇簇飘洒……学生放飞想象,妙语连珠,思维也翩翩起舞。在曼妙的音乐中,感受那份悠远、静谧。再以个性化的朗读去诠释群山在苍茫、静谧的夜色中显得迷蒙、空旷。在画意诗情带笑意中,师生共入佳境,获得美感,丰富和谐。
  
  四、学会留白,展示和谐。和谐的课堂不拒绝小手如林,高举的小手,洋溢着热情和自信,但我们更应关注学生思维的状态,关注孩子们是否真的在思考,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北师大版四年级的《但愿人长久》一课,难度较大,课文介绍了苏轼创作《水调歌头》的经过。苏轼的旷达、洒脱,学生难以理解,允许学生能说就说,不会说也可以听伙伴怎么说,课堂不仅仅体现了教师的宽容,更是教师对学生个体的真诚关爱,因为学会思考远比举手更重要。当教室里寂然无声时,不一定是冷场,相反你也许可以感觉到学生思想的小河在静静地流淌。思考后,学生回忆曾学过的《题西林壁》,以诗解文,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体察到诗人独特视角,博大胸怀,为此,他才能超然物外,摆脱忧愁,写出千古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给孩子一点时间去思考,给自己多一些耐心去等待,课堂多一份留白。等待,会让学生的思维开出灿烂的鲜花;留白,会出现停顿后精彩的生成与碰撞。课堂需要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和谐。
  
  谢醒,教师,现居福建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