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语感培养的途径

作者:龙 平 龙尚红




  在我国,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现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他把语感定义为对于“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叶圣陶先生把语感的对象由“文字”扩展到“语言文字”,基本见解和夏先生一致。叶先生明确把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灵敏的感觉”称为“语感”,并指出获得语感的途径。吕叔湘先生于1984年又把语感看成是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的总和。他说,人们常说“语感”这是个总的名称,里面包括语义,就是对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的敏感;当然还包括语音感。[1]他谈的是语感的内容。浙江大学朱作仁先生认为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王尚文先生在其专著《语感论》中谈到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朱智贤先生在其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说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正确理解力。笔者认为,所谓的语感,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主体的人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的、敏锐的感受与反应,这种感受与反应是不经过逻辑推理,凭借人的直觉思维,直接地、整体地对言语作品的感知和把握。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关于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曾说“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到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它“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2]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感被提到空前的高度:“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3]由此可以看出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二、在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途径
  
  语感的培养是提高语文能力,使之转化为真正的言语知识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强烈的语感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在借鉴别人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语感培养的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语感。(一)语文学习中,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感悟都是通过读书来完成的。语文教学中的有感情的读书是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主体的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精读、泛读、美读、诵读、朗读都是促进语感培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声情并茂的、有感情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最有效地途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感情的朗读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即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内心感情的共鸣,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激昂处还激昂,委婉处就委婉。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之中潜心涵咏、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把握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过内化、吸收和存储,形成语感。通过有感情地、反复地朗读才能领会其妙处,理解作者的用意,才能理解“言已尽而意无穷”。比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开头几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作者的思想感情,看起来十分明白浅显,是在惋惜时间一去不复返。在领会作者的思想过程中,要经过多次的诵读,并在“去了”、“枯了”、“谢了”等字眼要语速缓慢,语调低沉,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能把作品的深刻含义和丰富的情感传达出来,使学生从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教育。在读的过程中,实际也是在听,一边读文字,一边听文字,言语的声音渗透着人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思想感情,让“读者”的语感图式对言语对象的同化、顺应,建构新的语感图式。(二)在语感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言语作品相一致的语言情境,给学生宽松的环境和自由的时间,营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完全开放的状态下,启迪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体验感。在语感教学中,老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成一个积极的学习者,力图创设教学情景,缩短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把学生引入一个美妙而多姿的文学艺术世界。在具体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通过创设生活显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扮演体会情境等与言语作品相同或相似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视觉、听觉等器官,对言语文字进行全方位品味,使得语感更敏锐,透过表层把握深层意蕴,即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通过感知使外在于主体的言语对象变成主体内心的感情波澜。(三)语感教学中,需要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启发学生进行想像与联想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言语作品中的“空白点”使作品呈开放的未完成状态,为读者运用想像与联想进行填补与充实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在语感教学中,想像和联想是语感产生的媒介,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如阅读孙犁的《荷花淀》可由老师朗诵全文,学生闭上眼睛,在老师的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展开自己的想像,头脑里自然呈现出一幅空灵剔透的淀边织席图——蓝天、皎洁的月光、微微的风、薄薄的雾、悠悠荡着的银白的淀水、飘着淡淡的香气的密密的荷叶。月下,小屋,一个女人手里编织着洁白的苇子,脚下是一片洁白的苇席。学生再通过联想,移情体味其中情旨。(四)语感的培养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4]有的文章,单从字面上是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只有从生活各方面去体会,才能真正的、正确的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生活知识积累多了,对文字的理解就更丰富,而且更有情味。生活体验是语感所生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在语感教学中,要联系生活经历,仔细揣摩语言丰富的内蕴。例如,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从课文中来看作者四次流泪。文章虽然连写四次流泪,但文字并不重复雷同,而是同中有变,多彩多姿。作者的“四次流泪”,所蕴涵的情感丰富真挚却各不相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就能准确把握其所表达的丰富的情感意韵,从而深入领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才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深切的感受。从“四次流泪”的简要分析中可以看出,对《背影》语言的感知和把握是首要的,但不同的人阅读这篇文章所表现出的语感能力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因其生活经历、所受的教育、知识程度、专业特长、年龄层次、所处的地位、心理性格、气质涵养的差异,在感知语言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同时,每句话所含的意义容量,也需要凭借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味。(五)语感的培养最主要的途径是积累。只有通过学生广泛的、大量的阅读,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像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从而增强文化底蕴、情感态度、思想审美等语文综合能力,形成敏锐的语感。正如俄国作家鲁克巴金所说“阅读就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建立光依赖教材里的篇目是无法达到的,同学们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文化名人散文、优秀报刊等。课外阅读一方面加深了记忆,另一方面帮助词语的积累,将典范的言语作品存储于学生的记忆中,成为学生自身运用语言时可供提取的材料。扩大阅读范围,读不同种类的书,吸收不同的内容,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语感。
  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科学、易行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4]《叶圣陶集》
  [2]吕叔湘《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
  [3]王尚文《论语感》
  
  龙平,女,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语文课程教学论研究生。龙尚红,男,教师,现居贵州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