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抑扬技巧的类型及运用形式
作者:张兆华
“抑扬”方法有两种基本类型。
1、同一事物的“抑扬”。一篇文章中,无论是写一种有生的物,还是一种无生的物;无论是记一个人,还是记一件事,都可以运用“抑扬”的方法。
2、同类事物的“抑扬”。一篇文章中。“抑扬”的不是“一种”物,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件”事,而是“多种”、“多个”、“多件”。而它们是同属于一类的。
“抑扬”方法有多种运用形式。下面我们结合例文进行认识。
1、单独运用式
这种运用形式是指在一篇文章中运用一次“抑扬”。
(1)“抑——扬”式
这种形式又称作“欲扬先抑”。
孙犁的短篇小说《山地回忆》中,表现“我”与妞儿及其家人的亲密关系和友好感情。然而,叙写“我”与妞儿初次见面的情景,却是以不愉快开始的。严冬的早上,“我”顶着冷风走到河边,砸开冰口,正要洗脸,听见严厉的声音从下流传来:“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心里愤怒,“我”大声说:“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哪知招来的是骂声:“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我”与妞儿的见面是以友好结束的。正当“我哭不得,也笑不得”的时候,她却“望着我笑了”。自然地,接下来的交谈是友好的。最后,妞儿同情“我”光着脚打日本鬼子,主动提出给“我”做一双袜子。
(2)“扬——抑”式
这种形式又称作“欲抑先扬”。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著名的古代政论文。文章一共五段内容,作者却用四段篇幅叙写秦的历史。在这四段中,前三段写秦从孝公开始历经六世,逐渐兴盛起来;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威震四海。这是在“扬”。第四段写陈涉一朝揭竿起义,秦朝迅速土崩瓦解。这是在“抑”。如此“先扬后抑”,突出了作者“创业难,守业更难”的观点,为下文议论揭示秦朝灭亡的原因奠定了基础。
2、连续运用式
这种运用形式是指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运用“抑扬”。
(1)扬——抑——扬”式
朱自清先生在《绿》的第三段中,极力赞美梅雨潭的绿。先运用拟人手法,称绿为“她”。又把绿比喻作“裙幅”、“鸡蛋清”、“碧玉”。如此拟人、比喻,是在“扬”。接着,开始“抑”:“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再接着,又是一“扬”:“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2)“扬——抑——抑——扬”式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一篇议论性极强的写景散文。第一段先“扬”,点出北国之秋特点是“来得清,来得快,来得悲凉”。第二段“抑”南国之秋:“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这一部分作为文章的开头,写作目的是要通过“先扬后抑”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
文章最后三段是描写之后的议论,作者是要把秋的意味表现得更加深远和深沉,丰富并深化文章的内涵。尾第二段中:先“抑”的是南国之秋:“譬如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它们当然也有特异的地方,“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然后,通过设喻赞“扬”北国之秋,说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这里“先抑后扬”进行议论,表达出作者对北国的秋味的独特感受。
在一部作品中多次运用“抑扬”,形式变化多样。除以上两种外,诸如《三顾茅庐》用的是“抑——抑——扬”式,《套子里的人》用的是“抑——扬——抑”式等,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