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提高写作能力的具体方法
作者:李传斌 吴海红
一、观察生活 力求写实
我们先来看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描写海上的晚霞,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点,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来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仲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积累材料 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沉浸在“题海战术”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谈文变色。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说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的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绝。
三、多写片段 多记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钢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思随时记下……”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断,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久而久之,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四、以说促写 下笔成文
平时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写不出东西来,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提倡模仿 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既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使人有耳目一新且心悦诚服的感觉。
六、鼓励创作 推荐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知处。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日《新芽》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加以表扬,大大提高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总之,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让学生养成平时多看多记多想多练的好习惯,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一定能写出让人佩服的奇文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