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阅读方式应做到多元组合
作者:刘 毅
一、整合性阅读
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既要根植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因此,整合性阅读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整合,既指同一题材、同一描写对象的整合,又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整合,还包含文本阅读与网上阅读的整合。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整合性阅读,既是一种知识的整合,又是一种思想的整合,情感的整合。从概念的外延来看,整合的内容相当宽泛;从概念的内涵来看,整合意义相当深邃。因此,整合性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性的束缚。这对于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思想与情感的提升,将起到“伐竹取道”的作用。
如,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文中写潭中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写得妙极了!这里写水清,不着一个“清”字,却比百十个“清”还要形象。这使我们想起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又使我们想起郦道元的《水经注·夷水》,“所经皆石山,略无土岸。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这里,郦道元用一“空”字来加强澄清的程度,而柳宗元用日光鱼影来加强透明感,用游鱼动态来衬托直视无碍。柳宗元与吴均都用直视无碍的透明感来写水清。在教学中,如果把这些相关的内容而又相异的写法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相关中找出异同点,那么,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之窗。从而,对进一步理解诗人的心境以及作品深邃的思想将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窥斑知豹,整合性阅读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透过多变的语言环境,洞察到诗人涌动着的情的涟漪。
二、欣赏性阅读
欣赏性阅读作为一种阅读与鉴赏,是一种美的享受。与其说欣赏性阅读,不如说是在欣赏美。读《白杨礼赞》,焕发一种力争上游的情感;读《桃花源记》,使人联想到《五柳先生传》中的社会理想;读《听潮》,耳际仿佛响起变幻莫测的海潮音响,时而领略到平静的大海的温柔,时而领略到汹涌大海的雄壮;读《背影》,倍感作品形神兼备,情“影”交融的魅力。因此,在欣赏性阅读中,要寻找语言与情感的结合点,情与景的交融点,形与神的契合点,知识与能力的生长点。这样,才能从欣赏的角度去阅读,感受形象之美,领略语言之美,体会情操之美,探究内涵之美。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振”,达到情景相生、物我交融的理想境界。
《范进中举》是中学语文的传统教材。范进的那句“噫!好了!我中了!”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典型性格,给读者留下了不尽的思考。如何从欣赏的角度,透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剖析作品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的流程,绝非三言两语所能了事的。我觉得,一要以时代背景为突破口,分析封建科举制度给读书人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二要从范进所处的家庭环境和个人坎坷的人生入手,剖析范进心理变化的流程;三要从语言的语义、语气、语调来揣摩范进喜极而疯的内心活动,积极探索语言与情感的结合点。这里有惊愕、有惊喜、有惊奇,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惟妙惟肖地刻画了范进利令智昏的反常形象。心理的扭曲、人格的异化、人性的颠倒,都在这一典型语言中得到展示。可见,欣赏性阅读,读者在欣赏其美的同时,也在揭示社会的丑陋现象。
三、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即阅读者对阅读材料用审视的眼光,或作褒贬,或作点评、或作演绎和归纳的评判过程。它是学生阅读个性化的张扬,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彰显。因此,阅读教学中的批判性阅读,倡导学生“阅读意识”,鼓励学生“众说纷纭”,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这比教师从“教参”中将“研究成果”和盘托出,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一饱眼福”之后,再让学生“囫囵吞枣”或“细嚼慢咽”,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例如,《孔乙己》中的那句“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各类参考书上都写上“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说明孔乙己是个不伦不类的人”。显然,这是从孔乙己“站着喝酒”和“穿长衫”的矛盾性一面得出的结论。其实,对句中的“唯一”未作本质上的诠释。所谓“不伦不类”,只从现象上观察,未从本质上揭示。如果从批判性阅读的角度出发,我以为,应该从孔乙己人生的多变性、性格的多重性,心理的多维性三方面引导学生对“唯一”作出入木三分的透析。只有如此,才能从本质上而不是现象上认识当时咸亨酒店中经常出没的那个多变人生、多重性格、多维心理的孔乙己。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精神上的摧残、心理上的折磨、思想上的折腾。
四、探究性阅读
探究性阅读,简而言之,在探究中阅读,在阅读中探究。阅读的过程,就是依靠直觉不断探究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感知、顿悟、创新的过程。探究性阅读,贵在“探究”。它应该有明确的定向或定位,并且有在目标导引下的种种途径和方法,还必须有探究过程中的短信息反馈。可以说,探究性阅读注重的是知、情、意的结合,强调的是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看来,开展探究性阅读,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积极思维的能力、勇于实践的精神不无裨益。学生只有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才能形成思维的习惯,造就思维的能力。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学有所知,读有所悟,悟有所创。
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有两句话很值得探究。其一,“余悲之”;其二,“余闻而愈悲”。1、“余悲之”,从字面义上理解,“之”指蒋氏。这,无可非议。如果深入探究的话,还可以更远一点地想到,“之”,也指“永之人”为“当其租人”而“争奔走焉”的社会现象。从这点意义上去开拓,作品的主旨并非在篇末才显现,而是作者在倾听蒋氏陈述不幸遭遇的过程中就初见端倪。2、“余闻而愈悲”中的“愈”,从字面上理解,是“更加、格外”的意思。从程度上讲,为什么听到蒋氏的哭诉后引起作者更加同情?作为蒋氏,在不幸中能幸存下来,已经令人震惊和怜悯。尚且如此,“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夺乎南北,虽鸡狗不得宁焉”,这就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统治,对在不幸中幸存下来的平民的惨无人道的压榨。而蒋氏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中“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独存,则弛然而卧”,这里,作者以“弛然而卧”来反衬“虽鸡狗不得宁焉”的社会落差,更显得可怜之至! “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今虽死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可见,蒋氏“安敢毒耶”的原因是“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这是人生的最低要求。无特技的平民早已命归黄泉,而蒋氏凭着祖传的冒死捕蛇的绝招幸存下来,已经可怜之极。然而,统治者仍不放过不幸中的幸存者,这不能不引起作者的深刻的思考,深深的同情。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以“悲”为感情的切入点,以“蒋氏大戚”为内容的链接点,以赋毒甚于蛇毒为主旨的聚焦点,深入探究,才能融情于读,融读于思。也只有如此,才能透过社会的“万花筒”,觅见封建社会中的黑暗中的黑暗。
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方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阅读流程中的多元组合。这种多元组合,将是构建开放、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的崭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