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审视当下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作者:刘利勇
联系我曾听过一位骨干教师上的丰子恺的《竹影》一课,黑板上不着一字,板书是电脑投影,学生看过文章讨论讨论,再提出疑问,教师无答而答,在讲台上一幅老僧坐定的样子。整节课教师未讲过一句表明自己看法的话,教师也未和学生探讨。可以说:在这节课中教师不是导演,不是演员,甚至连跑龙套的身份都算不上,至多不过是说相声中“捧哏”的角色。这是否是语文课?这是否是教师在上语文课?一堂课结束以后,这位教师说,他这样做是实现了新课标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我还看到过一位语文教师,语文课上总是放点音乐,或者图片画面,整个一节课,花里胡哨。就是这位语文老师还能搬出“语文美育”的理论。
或许见仁见智,但笔者认为,这种语文教学,自己都不知在干什么:无目的,无达成,仅仅曰熏陶。这是在上语文课吗?
回顾“广州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研讨课”其中一节课谈点反思。
其中一位老师教学的内容是《草莓》(选自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这篇散文以一颗晚熟的草莓为触媒,引发对季节更替的时间流逝之感、进而触发生命由青年到成年演变的联想,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了五个问题:
1.这里草莓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2.作者重复写九月有什么作用?
3.下面的自然段引起了我们哪些思考?
4.那么作者给我们说了个什么道理?
5.“还很年青”呢,说了个什么道理?
听完课后,笔者与随去的同行探讨后简评如下:
1.教学设计不是很合理。首先应是“写了什么”,然后再是“怎么写的”,最后是“为什么这样写”。该教师在品味中部分反复强调:“草莓很重要,起到什么作用?”“重复写九月,有什么作用?”极度重视“作用”而忽视写的内容。
2.明显的“得鱼忘筌”。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学应是得其言,会其意的。文章写了什么(内容部分)固然重要,而怎么写(技法部分)的更加重要。语文学科不是政治学科。所有的思想教学应是潜移默化的。突显的应是对言语的关注。该文是优美的散文。更应品味语言。该教师不是没有品味语言,不过他的品味语言更多的是为了思想教育服务。而不是用形象生动的景物,让学生的思想感情自悟。
3.读得不够。只读一遍!没有足够的朗读。学生缺乏对文本的切身的体验。更不要说读中悟,悟中读了。
4.文本解读可商榷。该教师把“夏意正浓”的九月对应为青春期。“弥漫秋的气息”九月对应为中年。于是得到“处在青春期,要珍惜年华”的结论。这个结论似乎仓促。
在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文学作品占相当的地位。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名家名著经教材编者的删添更改,变为浅显易懂、中心明确的“记叙文”时,在学习时强调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主题、中心思想,学习作者表现手法等,这些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得学生在与文学作品接触时,始终需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把注意力放在对情节发展、人物行为等的分析和主题挖掘以及概括中心思想等上。这种阅读方式更像对作品的评判,或者仅仅是为了获取课后练习的标准答案,本质上是“非文学”的。
语文教学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并非什么都得教,什么都得改。语文教学不应该承载太多的任务,若什么都抓,可能最后什么都抓不住。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学生接触一定规范的语文材料后,习得语言,学会用语言交流思想。语文教学应该是以课文为文本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准确读取语言材料包含的信息,思考课文科学地表达思想的方法(逻辑科学,人文思想)。语文课堂不应该有程式,但是要有规范,这个规范就是:积累语言材料,读取文本信息,欣赏其语言的科学性与文学性。品其言会其意,得其意不忘其言。把别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东西来感受,将别人的文本当作别人的东西来解读。减少或放弃那些动辄让学生讨论,动辄让学生开展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活动。
让学生在语言材料的世界里感受、分享作者的感情,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作为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去承担此重任呢?
一、教会学生抓精彩段落品读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文字的背后倾注着作者的浓烈感情。通过表情朗读,使学生从朗读的语调、音色、作品的形象、生动的语言,领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缝他衣肩上的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着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百合花》)
教读这样的作品,老师如果讲析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情,就大错特错了。只有引导学生反复读,注意读出红色字体的形象、韵味、思想,才能体会“她”和“我”的不同的足以震憾读者内心世界的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深沉之情。
有位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开始范读,入情入景,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后,她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反复朗读了几遍课文。教师问学生,还需要讲吗?学生齐答:我们懂了,不需要讲了。
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时,让学生反复自由朗读,读出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感受到一类句子共同的语气和结构特点。反复朗读,或边朗读,边感悟,边归纳积淀,最后背诵。学生感受了这些句子,积累了语感,再遇到这类句子自能靠感受从句式上识辨,从而能准确把握句意。
二、引导学生品析关键词语
“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的“弹性”一词用得好,说说它好在哪里。(深圳市2005年中考题)
要很好的理解这个词,必须了解词性,揣摩词句的情味;分析修辞,由表及里,体会词句的形象含蓄;还要结合背景,体会含义,领悟词句的丰富意蕴。在引导的基础上,学生是可以体会此词的妙处:“弹性”一词用得生动传神。把无形的冬天的风写得具体可感,赋予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表达了作者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样的语言?
品读到该品味之处,有内涵内蕴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去发现、去研读。“传染语感于学生,让学生扩大相应的感受”。
在品读《杨修之死》中第四件事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和文本看似相背但又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杨修真的很聪明吗?”这个问题就迫使学生精研文本,不忽略一个字。同时,问题有挑战性,便于探究。组织学生细读文本进行探讨。
在继承人斗争中,曹植是“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曹丕是“密”请,是“恐人知觉”是“用大簏藏”人。一明一暗;一招摇一隐秘。至少说明政治修养不够。再者,“修知其事,径来告曹”中的“径”很形象的写出了杨修的放旷,更写出了他的冲动、草率,甚至是愚昧。再者,操令人察之。明明应该是“暗访”的“察”却变得是“明察”。难道不反受其害?
做事不密。能算聪明?
杨修只是小聪明,缺少大智慧。更不用说大智若愚了。
一些动词、形容词用得准确、生动、恰到好处,对理解课文起关键作用,因为这些语言往往与人物思想情绪、感情色彩密切相关。
此外,一些数词、量词,甚至虚词或是标点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起到特殊的作用,同样要引起重视。
三、帮学生体会深层含义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老王》)
这段话是《老王》这篇课文的开头,在宝安区首届新课程理念语文赛课时,本文是赛题。当时,赛课的教师充分挖掘了老王的品质而基本忽略了本段。笔者以为帮学生从文字来赏析本段,对分享、感受作者的情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他蹬,我坐”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但“常坐”“说着闲话”特别是“闲”说明二者又不存在这样的关系,从中还可以体会到本文除了写出了老王的品质外,也写出了作者之情,作者之善。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只与文章对话而忽略了与作者对话。
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办法,因此,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教会学生自己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使学生得其言会其意,会其意而不忘其言。实践证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只有抓住了诵读、品味语言,才能与文本与作者对话,才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深厚兴趣。因为教材中所选课文大都是语言精品,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就如同挖井,井挖得越深,泉水越多越甘甜。
刘利勇,广东深圳清华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