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细节中的温存
作者:王爱菊 孔志江
可是一个奇怪的细节现象出现了:教学大楼正北门外甬路向两侧延展的两大片草坪上,靠近楼体处日渐浮出了两条脚踏出的小路,小路各自通往大楼两边侧门对应的水泥甬路。它们不规则的但却很执拗地日益凸现了出来,特别是夏秋季节更是上眼。事儿虽小,但很不雅观。
噢,那是贪走近路的教职工和胆儿大的学生们这几年的共同杰作。可不是么,从这甬路(或门口)到那甬路(或门口),按设计规划出来的路线走,要绕百米见方的草坪大半圈。当初的设计者只在想当然中构思出了这些东西南北的路来经纬着整个校园,可是没有从快捷、方便、人性化的角度去考虑,所以后来虽有校方的三令五申禁踏草坪,可是那两条后天形成的通幽小径还是在不断加宽特别是加深。现在唯一补救的方法是,在这两条小路上,就势铺筑出正规的小甬路,以称师心合生愿,才不碍眼。
又想起一些公园、小区等地,也时时可见这样令人无奈的蹩脚作品,看着那些甬路上拐弯抹角处突出来的锐角、直角、钝角因为碍脚被众多行人们的脚步分离出来的难看样子,真有拿刀把它们砍掉的冲动。其实把它们内敛到一定的程度成椭圆即可。看来凡事须圆通点、人性化些才行得通呢。
又想起了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他设计迪斯尼乐园的小路时,在空地上撒满草种,任游人在上面踩踏,五个月后,在自然出现的小径上铺路,这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因为它实用、便捷、人性化,更避免了行人乱踩花草的后果。真是个巧思妙招啊。
感慨着这些有趣的细节现象,我触类旁通地想,人性化的细节在教学工作中也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学生的作业及测试成绩历来是我教学中严管紧抓的两项,认为把好这两关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于是对那些作业完成得不好、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决不心慈手软:在课堂上点名一一批评,下课再在走廊上挨个追究定“罚码”,重者干脆请家长,绝对撒下天罗地网,让他们躲无处躲,赖无处赖。有效果但更有副作用:全班几乎每个学生都曾遭到我的炮轰追剿,他们人人自危,见了我像鼠见了猫,不是躲就是溜墙根;有的学生是猛抄别人的作业试卷不罢手,师生关系很紧张。草坪上“曲径通幽”的现象让我灵感一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向善之心人皆趋之,受表扬之心人皆求之,何不180度转弯,随顺学生的心愿,每次只表扬表现好的同学,这样一箭双雕,褒扬了“正气”,也震慑了“邪气”?此法一用果然奏效,两个月下来,全班同学几乎被我表扬遍了,他们人人脸上常挂笑容,主动和我打招呼谈天说地,个别近段时间表现不佳者见了我则有点羞愧感,我知道他在心里暗下着追赶的决心。实践证明,这样下来考试成绩同样理想,
而且相比以往的做法,师生间气氛更融洽,身心更愉悦,教与学都在浓浓的人情味中进行。
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以往多的是老师的讲授,少的是同学们踊跃自由的发言,特别是最后“定乾坤”的时候,好象只有老师是最终的主角,总要最后跳出来对问题加以重新申述、整理、拍板,学生的思路最终被老师拉过来并拢到自己的思路上。其实有些问题可以灵活地创新地“多言堂”地解决,因此我遵循着人人有“好为人师”的天性,让学生来解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来归结一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并且有时我还鼓励感谢他们:我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能及时广泛深刻地接收书籍、影视、网络、社会上的信息。我说,你们有的是我的一技之师,有的是我的一题之师,有的是我的一字之师……这虽有忽悠之嫌,但忽悠到了学生的心坎上,正吻合了人性化的理念,自然事半功倍。
不是挂在口头上,细节上的多一分人性少一分武断的理念和实践正日渐深入到地球村的每个角落,世界也因此越来越温情如春。
王爱菊,孔志江,教师,现居山东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