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关于校本培训的几点思考
作者:李宜胜
一、围绕学校整体教改方案,搭就讲座讨论平台。
学校办学特色、教改成果或教育科研成果的传播、辐射、巩固与发展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更是“校本”培训的基本职能。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关于对学校整体教改方案学习实践的大讨论,通过开设系列专题讲座、观看专题录像、“组织自学”、“开展研讨”、“撰写论文”等形式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安排。时间和对象主要是利用全校性政治或业务学习时间,全员培训,同时利用双休日薄西山,寒暑假,重点对骨干教师、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校组织省市教育专家、领导就整改实验进行研讨,之后,组织全体教职工讨论整改方案,达成“将实验进行到底”的共识,深化改革,使实验多出成果、出好经验、出更多优秀人才。
二、参与教育科研,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改实验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围绕我校已有三个国家级课题及其他8个省市级教科研课题,学校成立课题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立项、审批、考核、奖励等管理,制定课题管理方法。本着积极倡导、全力支持和教职工自愿参与的原则,将有关课题进行分解,组建一批课题研究小组,现有5位校务会成员具体负责5个子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目前,浓厚的“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科研氛围已经形成。深入的教育科研,使教师既丰富了教育理论知识,又提高了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丰富、发展了实验学校的固有特色。
三、自编校本教材,建构校本课程体系。
在一段语文自编教材、一段古诗文读本的基础上,学校逐步展开小学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乃至初中学科自编教材的编写和研讨工作。校本教材编写工作以学科教师为主,聘请县市学科专家提出意见与改进措施,还有今年“全国新教育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把教育专家请进来,教师通过参与教材编写、研讨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加深对素质教育思想、学校办学特色、教改成果或课题、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教法的认识和理解。教材编写中吃透新课标,具体教学中体现新课标,教学反馈中深悟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驾驭教材,逐步完善修改教材,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相应地得到迅速提高。
四、走出去请进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资源共享主要是指在学校的组织领导下,利用校外资源培训教师。选送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交流和教研活动,到名校听课、交流、研讨等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最常见的形式,也是行之有效的形式。上学期不足个月时间内,学校共派出5批12人次青年教师外出大连,成都,重庆,贵阳等地参观学习,回来写成书面总结与体会,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交流,使大家受益。学校同时还邀请一批教学能手和教育专家开展结对活动。
五、推行“半日理论学习”,强化个别自学模式。
合为合肥实验学校的多年传统,半日理论学习制度始终健全和完善,即每一位教职工每周利用一个半天的时间,到学校教师阅览室、图书室学习教育教学专著和专业报刊杂志。在学校教师成长总目标指导下,每个教师根据自身实际确立自我成才的目标,自我定位、自我导向、自我修养、自我提高,促进教师自学。
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我校还通过教研组活动,微格教学评比、教学检查,开设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教育教学奖励、学年度考核及各种会议等形式进行了校本培训的多种实践。
李宜胜,教师,现居贵州凤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