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让语文教学更“语文”些

作者:胡 琦




  应着课程改革的步点,中学语文教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各种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正开展得紧锣密鼓、轰轰烈烈。然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初课改带给我的震撼与欣喜正悄然淡去。重新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我竟悲哀地发现:我们的语文课怎么越来越没有“语文”味儿了?这主要表现在:
  
  一、从师生关系看
  
  新课改下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但我们一提师生关系,往往就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于是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只见主体,不见主导。只听见学生的声音,听不见教师的声音。一节课下来,学生各执一词,教师莫衷一是。叶老也是一贯主张课文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自求理解、自致其知”的。但他也实事求是地指出,课文中那些“深奥些的地方”和“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学生未必能够领会,因此教师必须“指点一下”。这里的“指点一下”,实际就是说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当学生无法深入研究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否则,教师在课堂上三缄其口、袖手旁观,那么还要教师干什么!再说,如果教师对某篇课文的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又为何不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让学生在精辟、独到的见解中享受到愉悦的审美乐趣,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从学习方式看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往往淡化自主学习而强调合作学习。特别在一些公开课、优质课上,究其原因,大概是为了追求热热闹闹的课堂氛围。仿佛只有课堂热闹了,师生互动才算是成功了。而自主学习往往会出现沉默的课堂,这就令许多老师害怕了,因为这样会冷场。殊不知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是舞台表演,一切教育活动必须通过主体的内化才会发生作用,内化的标准是思考。其实,学生的这种沉默才是真正的思想交锋,“当一个人进行思考时,他就因此而存在”(羊皮卷《思考的力量》)。可惜,由于害怕冷场,教师不敢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静静的思考。往往是象征性地给几分钟时间,便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分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然后再忙忙的去拓展。这样的语文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但实际上是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违背了母语教育的规律。一堂课下来,学生是人云亦云,一无所获。学生成了教师表演的道具,这还是语文课吗?充其量,只能叫表演课。
  
  三、从学科整合看
  
  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课本中,《化石吟》里有考古知识;《黄河·母亲河》中有地理知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中有历史知识……但这些其他学科知识介入的根本目的是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交叉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然而,有些老师却舍本逐末,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历史课……这样的“开放”课堂,还能算语文课吗?
  不可否认,新课改的确给原本沉闷、枯燥的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课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我们忽然感觉语文课怎么变得越来越没有语文味儿了?我们怎么越来越不会教语文了?
  淡化语法变成了不讲语法(主要是中考基本不考);强调探究式学习却又忽略了接受性学习;当我们满怀激情地带领学生去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进行探究、拓展学习时,却忽略了最基本的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教学,也忽略了应用文这一当今依然需要的最实用的文体的教学。
  其实,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再说了,所谓“教无定法”,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只要学生认可,能真正有收获,我认为就是成功的教学。如果我们也能同样尊重教师的独特体验,在新课改的大舞台上给语文教师一片自由挥洒的天地,让语文教师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我,上出风格、上出个性。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呈现一片怎样的精彩和灿烂?
  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本真些、更“语文”些。
  胡琦,教师,现居贵州贵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