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语文课堂情境构建初探

作者:程 欢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才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我国是诗歌的国度,那么,传承国学经典的语文课堂也应像首“诗”,一首在课堂上让师生共同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的“诗”。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卢梭也指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要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才能掀动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受到感染。“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课堂学习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只有打动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做到刻骨铭心。
  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着眼于语文课堂情境的探索。我是这样创设课堂情境的:
  其一,用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
  各种形式的诵读是体会文章之美的重要方式。曾国藩说:“非高声诵哦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浅吟低唱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读是可以把文中的美细细体味达到内化。它是优化形象思维和审美感悟的过程和手段。只有通过诵读,并在诵读过程中融入了阅读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积淀,达到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得其辞的境界,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才会有召之即来,呼之欲出的感觉;才会有文思如流,注入笔端,鲜明形象,翩然而至,深邃义旨,豁然心会的境况。
  例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指导学生诵读,要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重音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而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虽心中已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在重点论述孟子的“仁道”时,前三个排比句,语势逐层上升,最后一句是全段中心,作为最突出的部分。“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可轻读,后者应重读。在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陈述语言,气势充沛。总结“王道”时,“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在文章结尾批评时政时,“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表现出说话人的义愤。“涂有饿莩”句要读出其悲愤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得有讽刺意味。用比喻来反驳,应用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应用和缓、劝勉的语气。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并把握孟子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的论辩特点。
  其二,用假设体悟激昂的情感
  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课时,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并读出诗的气势来。就要提醒学生在读诗前酝酿情绪:回想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男主角杰克站在船头,张开双臂,大喊“我是世界之王”的情景,带着这种豪情,更有利于学生体会上世纪2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有着书生意气、风华正茂的青年指点江山的凌云壮志。
  其三,用想象插上情感腾飞的翅膀
  以诗歌为例。诗歌的不确定性,给我们的思维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诗歌理解的不确定性正是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独特之处。这种理解的不确定性,有时可能成为我们理解上的障碍,但更多的时候,它能成为我们想象力放飞的翅膀,能使我们形成一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自然,我们的想象力也会因此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我经常鼓励学生基于课文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大胆想象人物形象。如杜甫晚年“登高”时体弱多病、头发蓬乱、感慨万千的形象,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与风度,别里科夫全身都用各种大大小小的套子武装的形象,让学生闭着眼睛去想象一番,恐怕会印记在记忆的深处。
  课文中描写得好的地方,可以让学生去联想、去想象。别里科夫从梯子上滚下来的画面,阿Q在尼姑庵里偷萝卜的画面,“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画面,《荷塘月色》中月朦胧、山朦胧的景象……让学生慢慢地体味,定会觉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景,富有情趣。
  其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拨动情感的琴弦
  我们可以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如在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文中淳朴的湘西风情,更好地把握故事情节,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在向学生展现湘西秀丽风光的同时,播放选自歌星黄磊文学大碟的歌曲《等等等等》,并把基于《边城》改编的歌词投影出来,使学生同时在视觉、听觉的刺激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初步从音乐和文学的角度感受美。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很容易进入我创设的情境,沉浸在忧伤又凄美的爱情故事中,产生进一步探求的愿望,为接下来的课文分析奠定基础。
  其五,用艺术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运用于语文教学,能让语文课更加生动、活泼。
  利用艺术生擅长绘画的优势,在赏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我让学生画出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再由画面中只见滚滚东逝的江水,却不见孤帆和友人来揣摩作者这样写的好处,体会依依不舍的友谊。
  在学习《触龙说赵太后》时,我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扮演角色,再现课文情境,亲身体会触龙见太后时有意表现出的老态龙钟的样子,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
  除了再现人物形象和情感,把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再现出来,也是十分有趣的。如未见静女,“搔首踟蹰”的细节,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细节,等等,也可以通过学生模仿动作来增添学习的乐趣。
  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河床的话,那么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阅读和各种生活经验体验是师生情绪、灵气和悟性充分表现自由流动的基础,它构成了课堂诗意最坚实的河床与有生命力的潮汐。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始终立足于以人为本的观点,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深入作品的内涵,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人文情怀,并形成对人生的有益影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技巧,有责任感。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的学生能以审美的、同情的、友爱的目光,守护一棵树阴,一方绿地,一泓溪水,一片蓝天,而不人云亦云,丧失个性。语文老师应该帮助他们成长,丰富人生的体验。
  程欢,女,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