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课改背景下如何凸显文学教育

作者:尤婷婷 袁 媛




  笔者在3月2日听了吴锦教授对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大纲解读,颇有感触,现就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变化做一些思考。2008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设置了必考类和选考类文本。其中必考题是对文学类作品的阅读,选考题是请学生在实用类、说明类文本中选考一种进行阅读解题。这种变化,一方面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另外一方面也突出了社会对文学教育的关注。
  
  一、语文与文学
  
  语文和文学并不是一个概念,但是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主要是指语言文学。它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范文,从文体上向非文学性的文章作适当扩展,从内涵上可向文化方面延伸。文学,其初义也指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近于文章,现代才专指一种语言艺术。语文是侧重于语言表述的文化,而文学也属于这个范畴。文学不是语文的“材料”,而是语文这个家族里的重要成员。我们知道,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而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家(人)的思想情感(本质力量的文字化表达)感性显现。思想情感和文字化表达,两者是不可或缺的。我国从建国初就比较重视文学教育,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极力倡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文学教育历年已经获得了语文界的普遍认同:肯定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
  
  思想上的重视,行动上的大声疾呼,那源于现实中的日渐忽视。为什么会在语文教学中出现“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呢?根源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科的本质特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方面,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语言是从事学习的基础工具。人们凭借语文思想,凭借语文想象,凭借语文学习,凭借语文工作。
  另一方面,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实现人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语文课程中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凝结着文化的结晶,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语文课本所选用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大都文质兼美,一般来说,在语言文字方面都是典范。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但是她有特殊的地方:人类创造它的目的还是让它负载文化,让她作为文化的载体而使文化得以交流。语文学习不仅仅把语文作为文化来学习,还把她作为载体来学习。语文又是一种特殊的工具。她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任何语言的形式都是同情感的内容一起存在的。只有负载着人文性,语文这个工具才能发挥作用。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由语文工具性的一面所决定的教学目标往往具体,可量化,学生的提高速度快;而由语文人文性的一面所决定的教学目标往往抽象,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学生在这方面的水平往往不能直观表现出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难以把握,在高考这个不能回避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只能在天天重复着那些具体的量化的指标,我们是那样孜孜不倦地追求所谓的理性分析,把一个个活生生的语言现象任意分割;而另一方面,我们却又缺乏有力的措施对学生的课外读写加以规范和指导。既然如此,我们就完全有必要实行语文教学的方向性转轨,大胆地变理性教学为以美感为中心的感性教学,全方位地改革语文教学的程序、教材和教学方法。
  吴锦教授说得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正确态度应当是:一手拿课程标准,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考核,一手拿考试大纲,保证我们教学的可操作性。
  
  三、主体化与多元化
  
  对于具体的文本,我们更多的是让学生知道有这样的一部作品,就它的常识性问题进行一些介绍与阐释,以利于学生去理解、领悟其中的艺术性,而作品的艺术性是没办法直接教给学生的。教师如何启发学生去感受一部作品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作品的个中滋味,不致限制束缚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如何从更高的角度,从文学史乃至艺术史的高度上去评价学生所作的艺术判断的高低与优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在语文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多元化。
  1、创造有文学味的教学情境。文学教学首先要增加文学教育师资力量,确立让文学走进课堂的教学思想,从文学的特性出发,开放课堂,放飞心灵、活跃思维。其次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习主体的阅读体验,让学生体验作品时更多地专注于语言文字,从整体感知文章,从人性出发去品评作品。再者,最好调动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法,例如在教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时,就可以播放电视散文《唐之韵》,在优美的旋律和磅礴的画面中,让学生领略真正的“大唐气象”,效果很不错。在教授《史记选读》时,变传统的串讲,满堂灌的形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另外还可以播放央视的《百家讲坛》,可以提起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总之,教学模式要不断优化,不拘泥于某种模式的教学,让教学课堂呈现浓厚的“文学味”。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文学教学得以落实的重要因素,它本身也是文学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上往往归真反璞的,构思上是匠心独运却了无痕迹的。要体会这些“尽在不言中”的意旨,就需要有良好阅读品质的支撑。良好的阅读品质应具有积极性、独立性、思考性、创造性。这四种品质相互依存、相互推进。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真正落实了以上两个方面,笔者认为能够保证充分体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接下来,才能够实现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多元化。
  一是增强阅读兴趣,促进自我培养。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机会,借助各种方法,不断地坚持不懈地提高学生对阅读和欣赏意义的认识。认识提高了,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需求感,就能主动地进行自我培养。
  二是进行阅读交流活动,提高学生自信心。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每个学生的分析和见解肯定有所不同,教师要善于通过举办文学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畅谈阅读的感受,让学生写读后感,甚至提供发表的机会等。让学生在文学欣赏的同时能有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内驱力,提高阅读欣赏的信心。
  三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阅读中其思维的触角才能达到隐含在课文中要点上。因此,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引导,授之以法,如阅读欣赏一般思维模式:先浏览全文,了解其大概,整体感知,再仔细研习,析词品段,最后综观全文,体会作者的匠心。阅读思维的定向性:根据文体文章的有关知识做定向思考,避免漫无目的、胡思乱想。这样,通过加强教学指导,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就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甚至会爆出新思想、新创见的火花。
  
  四、结语
  
  教学内容的确立和有效处理是实现文学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文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以教材的文学文本为核心、为示例,还要深入挖掘并拓展。教师自己要对教学的内容和拓展的范围了然于心,才能在引导学生中做到游刃有余。因此加强文学知识“内功”不容忽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简要的文学发展史。了解历史,可激发学生对泱泱中华文学的兴趣,同时拓展知识背景,便于从时代特点和作家境况入手深入体会作品及其社会价值。二是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及欣赏方法、重点等。并以这类精要、好懂的知识为先导,可丰富解读的经验,提高解读的能力,从而进入深层次的阅读欣赏。三是拓展文学读本。文学的阅读欣赏需要一定量的积累才能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中国古代《礼记大学》开篇说得非常明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结合新时代,新的发展,新的改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大学》指出的教学目的,是要发扬光大美好的品德,使每个人都成为具有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的新人,最后达道至善至美的境界。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育中需要重视文学教育。
  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请重视文学教育,重陶冶,轻灌输。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我们的心灵在文学中回归宁静与淡泊,做好引导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工作。
  尤婷婷,袁媛,教师,现居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