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品质》所体现出的人性话题
作者:李冬霞
我在悲叹格斯拉悲剧命运的同时,突然联想起现今的“手感经济”来。手工、手感,这些看似陈旧而又遥远的词,又重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是一个追求“手感”的年代。手工眼镜、手工牛仔裤、手工编织包、手工饼干……大到汽车,小至针头线脑等小小物件,都有手工制作的。不知不觉,你我的生活里出现愈来愈多的“made by hand”的消费产品,而且价格都不算便宜。为什么手工产品如此受青睐?我想不外乎三点:重质量、合人性、有情感。
首先,重质量。质量是产品的第一生命力。而目前消费已经变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恶性循环,很多产品粗制滥造、偷工减料,消费者往往陷入“买——扔——再买——再扔”这样的循环怪圈,不仅不能体现产品该有的价值,而且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而手感产品意味着人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些东西,来体现人的价值和意义,而产品的质量也就在此诞生了。
其次,合人性。机器所制造出来的“商品”,是千篇一律的“规格”,缺少人性化。比如买一件标准尺码的衬衫,是很难买到最适合自己体型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是标准体型。这时“脱离规格,量身打造”就显得尤为可贵。而手工制造的产品就极好地弥补了机器生产的缺陷。它完全“量身定做”,生产出的产品绝对是个性化的,体现个人的特点。
再次,有情感。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是冷冰冰的,缺少温情的。而手工产品,因为是用手制造的,所以它充满了温情,蕴藏了体温,凝结了制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让消费者真实体验到“从人的手中诞生出来的心血结晶”,是饱含情感的制作者的“作品”而不是“商品”。
试想,格斯拉如果活在当今这个追求“手感”的年代,该是多么地如鱼得水。在靴子界,绝对能引领潮流,独领风骚。
他的靴子绝对纯手工制作。“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而且亲自做。”
他的靴子绝对“量身定做”,合人性。你看他是怎样让靴子做得合脚、舒适的:“他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又是画,又是“搔上两三次”,又是“来回地摸”加上“神妙”的手艺,这样做出的靴子能不合脚吗?我想无论你的脚长得什么样,到他那儿准保希望而来,满意而归,拿到称心如意的靴子。
他制作的靴子绝对是用心、用情在做。你看他“眼睛眨动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从“靴子的梦”可见其做靴子时的投入和专注,完全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里“靴子的灵魂”,不正是体现了格斯拉在做靴子时那种情感的投入吗?
他做的靴子绝对质量过硬。格斯拉尽管在饥饿的严重威胁下,仍然坚守手艺人的原则,决不偷工减料。文中说:“他肯用最好的皮革。”无庸置疑,质量是深刻在格斯拉骨子里的原则,有了最好的原料,加上“神妙”的手艺,更重要的是每一双出自格斯拉之手的靴子都是他心血的结晶。所以,他能做出“伦敦最好的靴子”。
我只想说,悲哉,格斯拉!生不逢时啊!
李冬霞,教师,现居江苏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