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叶嘉莹词学研究的演变历程
作者:童 珊
《〈人间词话〉中批评之理论与实践》、《从〈人间词话〉看温韦冯李四家词的风格》是叶嘉莹早期词学研究的代表,在此时期她主要是通过考证的方法对《人间词话》进行分析和解说的:《〈人间词话〉中批评之理论与实践》论述了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涵和“造境”、“有我之境”等术语的来源和含义;至于《〈从人间词话〉看温韦冯李四家词的风格》则完全以王国维于《人间词话》中对温韦冯李四家词的风格的评价着眼进行论述的,这两篇论文都是以阐述王国维词学观点为重心,而叶嘉莹个人的观点并不多,属于早期的词学研究范畴。那么,叶嘉莹是如何通过考证的方法来论述王国维词学观点的呢?试举《〈人间词话〉中批评之理论与实践》为例。
叶嘉莹将王国维《人间词话》上卷所收六十四则词话系统地分为批评之理论与批评之实践两部分,然后依次考证分析理论和实践之内核,最后对王国维评词方式进行总结。批评之理论的核心是“境界”,因此叶嘉莹首先就解释什么是境界:以刘任萍《境界论及称谓的来源》和萧遥天《语文小论》为代表的一派人认为“境界”即是“意境”;以李长之《王国维文艺批评著作批判》为代表的又将“作品中的世界”等同于“境界”;以陈咏为代表的一派则用“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解说“境界”;以萧遥天为代表的训诂派指出文学造诣的终极现象为境界。关于这四派孰是孰非的判断,叶嘉莹从“境界”二字之出处,训诂以及一般人对它的习惯用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论述过程中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的词话原文加以印证,从而接近王国维“境界”观。与“境界”相联系的还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造境”与“写境”的问题,这也是王国维词话中经常出现的术语,然而对这些术语的认识却依然有着很大的分歧。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就用“移情作用”的有无来区别“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学者萧遥天则把“写境”和“客观”、“主观”混为一谈,叶嘉莹认为这些解释都误解了王国维的原意。王国维在词话中就有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界定,即第三则和第四则词话,于是,叶嘉莹引用这两则词话作为例子进行论证,从而使其分析增强说服力,让读者读之也觉得叶嘉莹的观点十分接近王国维本人的观点。至于“造境”与“写境”的区别叶嘉莹先是用同样的方法加以分析的,先是找到王国维自己的界定,然后再就其界定中关键词语之出处进行考证,最后得出结论并用词话中之话语证明。这种论证方式是很有说服力的,因为叶嘉莹在论述过程中时时穿插王国维先生的观点,她的工作似乎只是将王国维的各则零散的词话编成一个系统,从此系统中便自然可见王国维的原意了,所以叶嘉莹的考证是比较接近作者的观点的考证。
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分析入手,叶嘉莹慢慢进入了词学的殿堂,开始用自己敏锐的感悟来评价词作了,她先后对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十五位词人及其词作进行了论述。在论述词人时,对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各方面,对其能感之与能写之两方面的因素都作了详细的掌握其特点的叙述;在评析词作时,用新批评派的细读法逐字逐句加以分析,表明其所以能引起兴发感动的原因;同时,在论述每一家的作品时,除叙述其个别的风格特色外还兼顾了他们在纵向与横向之间的影响与关系,如柳永词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拓展及其对苏轼与周邦彦的影响;苏词对辛弃疾的影响,以及苏,辛二家词之异同;周邦彦对南宋之姜夔及吴文英诸人之影响以及周、姜、吴三家词的异同;王沂孙咏物词之特色及其在整个咏物之传统中的地位。应该说,叶嘉莹在对词作赏析时分析得非常全面,下面以《论柳永词》为代表进行讲述。
柳词在多数读者眼中被称为俚俗低下之作,叶嘉莹开篇就对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予以批驳,指出柳词在其精神感情的世界和作品的气象品质方面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色,即词之佳者颇有近于唐诗之高处与妙境,如《八声甘州》。唐诗之高妙处在于具有开阔高远之意境与沉雄矫健之音节,由此推之,柳永词之佳者也应有着这样博大开阔的景物形象和雄浑矫健的声音气势,给读者传达出强大的感发之力。叶嘉莹随之便举了《八声甘州》作为例子,用细读法逐字逐句进行分析。最后,叶嘉莹谈到柳永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开拓。在这阶段中,叶嘉莹从个人的对作品的感受和体悟出发提出了许多不同于前人的见解,在提出个人独特的观点之后,叶嘉莹接着用词作原文和词人的历史背景、风格修养等加以论证,从而明确各词人词作的特色。简言之,叶嘉莹论证方法由第一阶段考证王国维的词学观点发展到通过自己的感悟提出自己的观点的第二阶段,这第二阶段充分显示出叶嘉莹良好的词学修养和扎实的诗词功底,贵在能提出个人独特的见解。
叶嘉莹1988年写的《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在西方理论之关照中的反思》、《从一个新论点看张惠言与王国维二家说词的两种方式》,以及1991年写的《论词学中之困惑与花间词之女性叙写及其影响》是第三阶段的重要著作,也反映出叶嘉莹眼界的阔大。在此阶段,叶嘉莹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对中西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西方的现代理论来阐述中国传统词论的内涵。在运用西方理论之时,叶嘉莹并没有照搬照抄,而是为我所用,以中国词论为核心,西方理论为补充加以解说,保留了传统词论的特色。叶嘉莹认为,词之特质在于要眇宜修,以深远曲折耐人寻味之意蕴为美,这种特质在词的不断演变中又逐渐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情况:在五代宋初的歌辞之词阶段,作者填词时在意识中既往往没有言志抒情之用心,因此词中的此种特美就只是作者心灵中一种深隐幽微之品质的自然流露,故这类词往往可以给读者一种最为自由也最丰富的感发和联想。在苏、辛诸人的诗化之词阶段,虽然作者已有了言志抒情的用心,但由于作者本身的修养、性格、志意和遭遇等种种因素,因此在超旷和豪迈之中也仍能具有一种要眇之美。发展到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等赋化之词阶段,作者往往是以有心用意的思索和安排来造成一种深隐幽微之含蕴与托喻,这也是第三类的要眇之美。由此三类观之,张惠言的比兴寄托之说适用于第三类赋化之词的用心安排托意的一些作品,而王国维的境界说则特别适用第一类歌辞之词之富于感发作用的作品。这些说词方式都是以对词作的感悟入手进行论述,故缺少逻辑性和理论性,因此叶嘉莹便借用西方理论作出进一步的论说和分析:从符合学中的语码之说与显微结构之说,语言学中语序轴和联想轴之二轴说中可找出张惠言说词所依据的乃是一种在历史文化中已经有了定位的语码;从接受学中的读者之创造性背离之说与文本中所蕴含的可能潜力之说,可见出王国维所依据的多为文本中感发之质素,这需要有精微细致的感受力与辨别力,因此反而更能接近作品之本质,更为开阔通达,不至于被历史文化之语码所局限。经叶嘉莹这样一解说,中国传统的词学便与西方近代的文论联结起来,也表现出传统词学在整个世界文化中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而不像某些人所认识的那样,古典文学已失去了价值和生命力。在这一阶段,叶嘉莹分析问题是站在一个极高的点上来俯视所有作家作品,将整个唐五代到南宋的词作都纳入到要眇之美的理论体系,同时运用西方之理论对其作更好的评析,因此文章显得开阔深厚。
由早年的解释王国维词学观点到通过自己的感悟对作品的赏析,再到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反思中国的传统词学,叶嘉莹的词学研究一步步深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体系。从叶嘉莹的词学研究演变过程,似乎可以窥见做学问的门径,先从研究名家的评论入手,然后对作品的各方面作出细读式的观察和分析,最终形成自己个人的观点,这也许就是阅读叶嘉莹论文的些许收获。
参考文献:
叶嘉莹著:《唐宋词十七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叶嘉莹著:《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叶嘉莹著:《迦陵论词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童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