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一字激起千层浪

作者:刘绍华




  [案例]:《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正在顺畅地进行中,在声情并茂地朗读中,学生有如置身于如水的月色中,正随着苏轼“欣然起行”,并悠然漫步于承天寺静谧的庭院,此时“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老师,盖竹柏影也,中的‘盖’字作如何解释?”一个学生高举着手贸然问道。
  “这还不是表示推测的词,注解中不是清清楚楚地写着吗?”问题刚蹦出,便有一位学生在下面抢先答道,语气中分明含着一种轻视。
  “不对,我觉得这个‘盖’字,在这里理解为表示推测的意思有些不妥,因为那时苏轼与他的朋友已进入如梦如幻、物我两忘的境界,就如同两条自由自在的鱼儿在‘藻荇交横’的水中畅游,此时,如果作者花心思去推测‘水中藻荇’是竹柏影子,必然破坏这美好的氛围……”提出问题的学生侃侃而谈,发表了一通极有见地的见解。
  “对啊,两位同学的意见都挺有道理的,这个‘盖’字应该作何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文章所提供的具体语境就这一问题作深入的讨论。”老师不失时机地来了个“顺水推舟”,将问题放了下去。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气氛极为热烈。二、三分钟后,有位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了:“老师,我认为课文的注解有道理,正因为此时苏轼进入如梦如幻的境界,根本就不想去证实,所以这里理解为表示推测的意思更符合语境。”
  “我不同意表示‘推测’的说法,下文有‘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见承天寺旁竹柏丛生是事实,既然是事实就不应该理解为是推测。”又有一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我赞同,这里的‘盖’应作‘原来是’来理解更符合当时的情境,在梦幻中如醉如痴的苏轼一抬头,看到庭院周围的竹柏,这才如梦方醒,哦!原来是竹柏的影子。”这位同学的精彩讲解赢得了一片掌声。
  “老师,书里的注释说的是表示推测,我们应该相信书才行!”
  “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更要有自己的想法,更要有质疑的精神。”
  ……
  “同学们,你们的表现让老师深感欣慰,今天,同学们讨论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盖’字作何解释这一问题本身,它更带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要读出自己!”在老师的激情小结中,下课铃声响了……
  [反思]: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是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创造一种开放的、浸润性的学习文化,而这种文化是扎根于过程展开这块沃土之中的。只有在过程的充分展开中,学习主体才能利用不断生成的资源与客观世界、与他人、与自身展开深入对话,从而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意义的追求。过程即课程,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以过程为基础,而且过程更应该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自觉地开发和利用过程,及时捕捉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等,并及时地引导探究,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生长点。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就及时捕捉住了学生对“盖”字含义的独特理解,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充分地展开讨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的充分展开中为课程资源的创生,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原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钻研者、探索者。”这一精辟的论述更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在过程的充分展开中创生无法预约的精彩。
  刘绍华,教师,现居福建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