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屈原列传》教学体会

作者:尹合莲




  屈原,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他那坎坷的人生经历,卓越的政治才能,无与伦比的文学才华,特别是他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以及存君兴国的爱国思想和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曾使多少炎黄子孙热血沸腾。司马迁以其史学家的锐利、文学家的文笔、尤其是以一颗同样伟大而高尚的心灵去发现他,去发掘他,去为他立传,去寄托自己的激愤和哀怨之情。所以《屈原列传》实际上是两位伟人的对话,它展示的是两个伟人的胸襟和情怀。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屈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司马迁又是如何来叙写的。
  问题一:为人物作传,必须介绍人物的主要经历,屈原的一生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请同学们找出这五个字。
  学生们带着好奇心和激情快速浏览了一遍课文,尽管许多文字看不大懂,但大家很快找出了这五个字:
  任——疏——黜——迁——沉
  问题二:这触目惊心的五个字,画出了屈原的人生轨迹,那么屈原是如何一步步由被楚王信任走向自沉汨罗江的呢?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词令。入则与王图仪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争宠而心害其能,王怒而疏屈原,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在对这些句子的翻译讲解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屈原的才能,屈原的冤屈,也激起了学生对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和对当时社会混乱黑暗的斥责。
  学生情感被调动起来了,下一步是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的人格的伟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抓住文章中几个议论段。
  学生很快地找出第三自然段评价《离骚》,第八、九自然段“怀王客死于秦抒感”。第十一自然段的屈原与渔夫的对话。
  问题三:第三自然段评价《离骚》,是从几个方面评价的,有何作用?
  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学生明确了是从写作缘由,作品内容,作品特征这几个方面评价《离骚》的。
  当同学们读到“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时,既被《离骚》深刻的思想内容,卓越的艺术成就所折服,又被司马迁天才般的文字所感动。
  学生们太喜欢这段文字了,饱含着感情读了一遍又一遍,在品读中充分领会到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也体会到司马迁的伟大与不凡。两位伟人在这里融为一体了。
  问题四:“怀王客死于秦抒感”处的两段议论文字分别从什么角度议论?有何作用?
  师生一起讨论后明确:
  前一段从为臣(就屈原心迹)进行评论,突出屈原的“忠”与“贤”,“虽流放,眷顾楚国,心系怀王,不忘欲反”。揭示了屈原的耿耿忠心,但又何尝不是司马迁忠君思想的体现。
  后一段从为君(泛论人君)的角度写,阐明人君往往忠奸不分,“不知人之祸”“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一针见血的议论融合了作者本人的体验,寄托了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所以说,作者在写屈原,也是在写自己。
  楚国一次次被秦所骗,以至兵挫地削,身死于秦。屈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日趋于亡,其痛心疾首无以言表,既然自己无力拯救自己的祖国,那么只能以身殉国,和祖国共存亡了。屈原选择了死。
  问题五:屈原临死前和渔夫的两次对话揭示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有何作用?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的回答,展示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品格的伟大情怀。在这诗一般的语言文字中,学生们那年轻的心灵一次次被震荡,灵魂一次次被升华。屈原的那股浩然正气充盈在天地间,也充盈在每个学生的胸膛。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学生们含着热泪目送着屈原走向死亡,体念着他那感天动地的爱国精神,品读着他那世人难及的高贵品质。同时也在理解司马迁那独具匠心的构思,用心良苦的叙事与议论。两位伟人又一次那么清晰的矗立在学生面前。
  回顾这篇课文的教学,由于精心设计问题,找准了文本内涵与学生情感的切入点,打通了作者、主人公心灵和学生心灵的通道,学生的主体意识被高度激活了,情感被作品内容所融化,在情不自禁中完成了自我教育,实现了情感升华。
  尹合莲,教师,现居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