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中学文学鉴赏课所存在的弊病

作者:王水元




  文学作品鉴赏课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分量占高中语文阅读课的“半壁河山”。然而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强烈影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中学语文文学教育课堂中甚嚣尘上,被美其名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说白了,就是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多得分,而完全偏离了文学教育的作用在于情感的陶冶,思维的激活,心灵的交流,精神世界的拓展,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文学的教育变成了“以文学为手段的教育”。文学教育所关注的重点不是形象美、情感美和语言美,不是人性内涵,不是丰富而多元的象征世界,文学教育成了思想观点、政治、道德教育的工具。
  在文学鉴赏课堂上,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被肢解为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每篇作品都成了“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揭露了什么,赞美了什么”之类的套话。被分解了的文学作品,没有形象的多元启发,没有了情感的强烈震撼,没有了人性力量的展示,没有了对人生处境的体验、关怀与同情。巴金说,文学作品能“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美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当下中学文学教育最大缺失就是对人的漠视,既不重视作品的人性内涵,更不重视文学欣赏者的感悟。一切成了高考的附庸,分数的奴仆。应试教育之坏,可见一斑。如果一线教师按照文学教育的本来意义去执教,不但领导不满意,家长有意见,同行来嘲笑,连学生也不欢迎,因为学生也被教育得“十分功利化”了。呜呼,不亦悲哉!
  在中学语文文学鉴赏课上,学生无法以一种欣赏者、审美者的心态进入奇妙多彩的文学世界,教师忽视欣赏的过程而强化认知与理解结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要从作品中抽象出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思想”。提到《阿Q正传》,学生会条件反射式把阿Q当成辛亥革命不彻底的例证;说到孔乙己,学生想到的一定又是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戕害;讨论《雷雨》,必然要谈到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
  在文学鉴赏教学中,由于教育目标的预设,文学鉴赏过程往往成为削足适履,寻找微言大义的过程。学生的阅读感受力、文学想象力、创造力被公式化的主题归纳方式消解。有教师讲夏衍先生的《种子的力》,文中有一句:“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被掀翻了。”仅此一句,教师就提出问题:“石块”暗指什么?“石块被掀翻”指什么?作者想通过这句话说明什么?“终于”是什么意思?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引自《中国语文忧思录》,1998年版,166页)其实,这种解析方式在中学语文文学鉴赏课堂相当普遍。不仅如此,为突出作品的教育意义,在主旨提炼上,教师特别强调乐观、光明、积极向上的正确引导,有意回避生活的矛盾,回避社会问题,回避“小我”的情思与兴趣。讲《荷塘月色》,少不了要批判作者身上小资情调;讲苏轼的《赤壁怀古》,又要剔除“人生如梦”的消极成分。中学语文这样的文学鉴赏课,使学生丧失了对文学的感受力与判断力。文学作品的结论抽象取代了过程体验的快乐,考试的答题得分硬性要求取代了学生阅读心理的构建。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读到的都是作为符号,作为思想,作为道德的“社会人”,而不是作为生命个体,表现人性光辉的“个体人”。这样的文学鉴赏让学生的思维停留于“假大空”的主题层面,学生心灵因而变得简单、狭隘、教条、刻板。从根本上取消了学生文学鉴赏力的培养,害莫大焉!学生将终身体验不到阅读文学作品带来的那份心灵的愉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期待文学教育之路能走进一个美好的春天!
  
  王水元,教师,现居江西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