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巧妙设问教好诗歌

作者:吴明娟




  古诗鉴赏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关于古诗鉴赏的教学方法,教师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我本人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最后是把教学的重点从方法、技巧的讲授转到美学欣赏上,即对诗歌意境的领悟上。我怎样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呢?主要是抓住诗歌的切入点,巧妙设问,引领学生在问题的探寻中,不知不觉走入诗歌圣殿。下面就以第五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抓“诗眼”巧问
  
  李白的《蜀道难》“难”在何处?这么一问,学生兴味盎然。“难”在“高”。“高”在何处?高在自古以来秦、蜀之间便被无法逾越的高山峻岭所阻挡,高在天梯石栈开辟之神奇与艰难;高在具有使太阳神绕道而行的高标,冲波逆折的回川;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缘。如此高危的山峰,人行其上是“百步九折”,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难”在“险”。“险”在何处?险在蜀道的空寂苍凉,游子攀行其上忍不住满腔悲戚;险在那一幕幕惊险的场景:先是距天不盈尺的连峰,倒挂绝壁的枯松,既而是飞湍、瀑流、悬崖、转石,耳边是震耳欲聋的万壑雷鸣;最后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此处地形险要,战乱频仍,死伤无数,令人望而却步。“蜀道之难”,“难”在“高”,高得令人望而生畏;“蜀道之难”,“难”在“险”,险得令人惊心动魄。抓住“诗眼”,纲举目张,学生在问题的探寻中,领略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饱览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二、抓关键词巧问
  
  在指导学生学习《将进酒》时,学生反复诵读后,我问他们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大部分学生回答看到一个狂放不羁的李白。为了引导学生看到一个表面狂放实则愤激的李白,我抓住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设问,李白要“销愁”,销什么愁?学生很快从诗歌中找到依据——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接着便有学生找到曹植的例子;很快又有学生补充了三四句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很明显,李白所销之愁乃是青春易逝,满腹才情,却遭人冷落之愁。而称其为万古愁,只因古来皆然,非独李白啊,这便具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此时,学生眼中的李白变得立体起来:既豪放、自信,又愤激、不平。
  
  三、抓表现手法巧问
  
  教学杜甫的《兵车行》时,我首先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歌激越深沉的情感,接着抓住表现手法——对比,进行设问,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诗歌的激愤、哀怨之情。诗歌中有“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一句,我问:“武皇开边意未已”这一幅图景和诗歌中的哪些图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很踊跃地回答:和首段形成对比,老百姓妻离子散,哭声震天;和中间段落形成对比,男丁(包括孩子和老人)被征戍边,使得家园荒芜、生产凋敝;和末段形成对比,边庭血流成河,白骨遍野,老百姓心理反常,宁愿生女不生男。随着答案的不断补充,学生脸色越来越凝重,原来“武皇开边意未已”这一幅图景和诗歌中所有的悲惨图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它突出地体现了“被驱不异犬与鸡”的老百姓内心的深深的激愤、哀怨之情,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罪恶,更展现了诗人形于外的焦虑不安、忧心如焚,情于中的激切奔越、浓郁深沉。此时,教师即使不加点明,学生也已感同身受。
  
  四、抓章法巧问
  
  绝句和律诗各有章法,抓住章法的特点进行设问,也能引领学生漫步诗歌圣殿。在教学《李杜诗五首》时,我通过指导学生做课后练习一来完成教学任务。
  再如律诗《旅夜抒怀》,题目便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是观旅途夜景抒发感怀,再结合练习了解律诗的基本章法:四句为一层,前后共两层,前一层一般写景,后一层一般抒情。依据这一章法特点便可提问:诗人所写何景?有何特点?与诗人有何联系?诗人借此抒发什么情?情与景如何交融?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诗中,便能看到一个年老多病、孤苦伶仃、政治失意、漂泊无依的杜甫。
  我想,带着问题走进文章,能更好地贴近作品、作者的灵魂,而假如学生能够贴近作品、作者的灵魂,也就贴近了作品、作者的性灵。
  吴明娟,教师,现居广西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