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项脊轩志》的对比艺术
作者:胡才众
《项脊轩志》中的对比的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对比之中运用对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文由“可喜”与“可悲”的两部分组成。在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写道:“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通过这句承上启下的句子,作者把自己在项脊轩中读书的“可喜”之情与在项脊轩中发生的一系列“可悲”之事串联起来了,前面的“可喜”与后文的“可悲”形成鲜明的对比,构成了全文整体上的对比格局。
二、在前面有关项脊轩的描写中又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把修葺前后的项脊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修葺之前的项脊轩是怎样的呢?作者在文中写道:“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由此可见修葺之前的项脊轩是旧、小、破、暗。而修葺之后的项脊轩又是怎样的呢?“不上漏”、“前辟四窗”、“室始洞然”。虽然项脊轩“小”的格局无法改变,但是“旧”、“破”、“暗”的状况已经彻底地根治了。再加上作者“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使“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这样项脊轩就成为了“万籁有声”的读书场所。项脊轩修葺前后的面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作者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项脊轩变迁图。
三、在叙述在项脊轩中发生的一系列“可悲”之事时作者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首先表现在叙述家庭衰败时,“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这是家庭原有的格局,而现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庭。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这种家庭格局的今昔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封建大家族的昔盛今衰的场景。其次表现在通过老妪经常的叙述来表现昔日母亲对姐姐的关爱,母亲对姐姐的关爱何等温馨感人,母亲叩门而问,老妪从板外相为应答;可是而今我和老妪的哭泣,母亲在九泉之下可能听到?再次表现在祖母手执相笏回忆起祖先的辉煌业绩;而现在“吾家读书久不效”。此等情景形成鲜明对比,自然让人长号不自禁了。最后还表现在前后事件的“悲”和“喜”的对比。林纾认为《项脊轩志》“步步叙悲”,在项脊轩中发生的生活琐事确实是以“悲”为主。文中叙述的琐事主要有家庭衰败、先妣叩姐、大母过余、夫妻之爱等事情。虽然都是可悲之事,但是在写法上前三件事以“悲”写“悲”。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导致庭院之中鸡飞狗跳,斯文扫地,“矣”显露了作者的无可奈何。老妪忆母语未毕,造成了“余泣,妪亦泣”的场景。祖母的明责暗赞,令人长号不自禁。这些“悲”事何其感人。而写夫妻之爱时作者却以“乐”写“悲”。作者笔下的夫妻生活是“问古事”、“凭几学书”,表现的是一种缠绵缱绻、琴瑟相谐的脉脉温情。作者用此“乐”是抒写了悲情,这本身就是一种对比。而且这件“乐”事又和前面的三件“悲”事形成了对比。利用这种对比的手法把已逝的三代女性亲人串联起来了,使后半部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作者正是运用了对比之中包含对比的艺术手法使全文的结构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项脊轩志》中的对比的另一特色就是显性的叙述之中包含着隐性的对比。
在文中第一自然段作者除了描写了项脊轩的前后变化,还抒发了自己对修葺后的项脊轩的喜爱之情。作者写道:“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而作者对修葺之前的项脊轩抱何态度呢?虽然作者没有具体的描述,但是我们不难想象。作者借助这种显性的叙述让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对修葺前后的项脊轩的情感。
而在文中最后一段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看似很普通的一句话,其实包含了作者对妻子无限思念之情。在这里显性的是“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但是隐性的却是亭亭如玉的爱妻已成一抔黄土。两者形成对比,让人油然而生“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悲伤情愫。
作者运用独特的对比手法,借助一座项脊轩把这些记忆的碎片完全串联起来了,使文章达到了形散神不散、事断而情不断的艺术效果。
胡才众,教师,现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