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新理念下的古诗词教学

作者:叶乃芳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堪称千古绝唱。苏词把现实感触的情怀和天宇奇特的想象结合起来,创造了既缠绵悱恻又高远飘邈的意境,读来使人感到隽永无穷,寻思探秘又启迪振起。解读这种意境把欣赏诗词的悟境、入境、化境、出境的程序和新课程理念的感悟、探究、体验、创新结合起来,可谓巧妙绝伦!
  一、悟境。悟境就是整体感悟诗词所表达的意境。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整体模糊,审美的模糊性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把悟境安排在教学的起初步骤,让学生一开始就整个身心感悟诗词完美的意境,是符合艺术欣赏的规律。词是用来吟唱的,在吟唱中抒怀。用什么手段把意境表达出来让学生感悟呢?我选择了“听”,从听觉入手。
  1、用演员濮存昕的《明月几时有》的朗诵播放给学生听,那低徊凝重的基调,发人深省的语气,能使学生产生对明月宇宙、人生社会的思索,人情景物的感悟!
  2、用青年歌唱演员吕薇的MTV《但愿人长久》歌曲播放给学生听,那婉转清纯的歌声,悱恻缠绵的感情,娓娓动听的旋律,使整个教室充满一种情感氛围,给学生一种艺术朦胧享受,让学生感悟到词中那种一时难以捕捉,难以名状的思想内涵。
  新理念提倡综合性学习,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感染学生。借助知名演员高超的表演艺术,用音乐、画面创设情景,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学习语文,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强化整体艺术的感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二、入境。入境就是以探究为学习方式,在感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词的飘逸邈远的境界。“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我要求学生选择词的最佳点为突破口进入词的意境圣殿,以“问”为方法进行探究。
  1、探究词前小序进入意境。
  问:小序中注明“欢饮达旦”词中哪些地方写到“欢”呢?这一问带动了全词的理解,务必探究每一意象的情感内涵。学生会发现全词没有写到“欢”意,全词笼罩着一种失意思索的情感。一开篇望月问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探索,是诗人不得志的感叹!不能得“欢”。“起舞弄清影”似乎有“欢”意,但“何似在人间”恰是诗人恐惧心理的折射!虽然结尾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豁达,但这是诗人从苦闷中解脱出来的振起,并不是无牵无挂的“欢”。与“欢饮达旦”相照应的是“照无眠”,是不能安然入睡,辗转反侧的痛苦。既然全词没有写“欢”,小序为何注明是“欢饮”呢?继续探究,作者写此词于熙宁九年当时被贬放,遭到革新派的打击,诗人处在孤寂和苦痛之中,中秋团聚之日又不能与身处历城的子由相会,更是凄凉和失意。诗人只能借酒寻欢,在大醉中得大欢,在醉酒之中求得思念亲情的慰藉,这“欢”正是苦痛的投影。从“欢”探究到“不欢”,揭示了矛盾,学生进入了作品的意境。
  2、探究上阕词进入意境。
  问:上阕哪一句哪一个动词最能表达作者的心态?学生经过探究会找到“归”字,词一开篇落笔突兀对天发问,这是一个久离月宫的仙子要“归”时的试探,这是一个远离朝廷被贬的官员对宫廷生活的向往,这里运用了双关。开篇与“归”发生了情感联系。但下句又转向“恐”归,明写天宫的寒冷清苦,禁受不住;暗写自己不能力敌明争暗斗的官场角逐。“何似在人间”一语,既与天上呼应,又与朝廷相对,表达了对人间的自由的留恋,言下之意又“不归”宫阙。从“归”探究到“不归”,揭示了第二对矛盾心理,学生又进一步理解了词的意境。
  3、探究下阕词进入意境。
  问:小序与上阕词都能找到词人矛盾的心理,推想下阕词哪里表达诗人矛盾的心理?经过探究,学生会找到“圆”和“不圆”的意念。词人眼前的一轮明月是“圆”的,但人生并不圆满,亲人并未团圆,触景生情“何时长向别时圆”正是矛盾心境的写照。他沉浸在伤感之中,然而他又用自然现象比拟之中找到了解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竭力从“不圆”之中去追求人生的“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是他乐观豁达的美好憧憬。从“圆”探究到“不圆”,揭示了第三对矛盾心理,学生又深入一步理解了词的意境。
  三对矛盾存在正是此词产生缠绵、玄秘的意境原因之所在,三问三探究是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应该努力以学生为主体探究,自我发现内在联系。揣摩、领悟作者郁结在胸中的难以排遣的苦闷,理解作者、同情作者、亲近作者。
  新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要具有挑战性阅读,开放性阅读特征。三个问题务必抓住最富表现力的语言,抓准突破口,揭示矛盾点,它极具思维的跨度,避免了逐字逐句的讲解,不同于表面、肤浅、钓鱼式的问题。它必须运用挑战性的逆向思维探究;必须开放思维搜集有关背景资料解答矛盾,它必须理清词意的内在联系,这种探究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三、化境。化境是使词的意境艺术地与学生身心同化起来,融为一体,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振,运用形象思维,去体验词中的情景。我利用“想”,要求学生根据“入境”的理解和课文的插图展开想象。以《我与苏轼共赏月》为题想象情景写一段话,去劝慰苏轼,去体验生活。
  潘俊慧同学想象;中秋月夜,四周静得出奇,月亮发出皎洁的光,菊花在月夜开得分外艳丽,在这如梦如幻般的月夜下,一阵清晰的朗诵吟诗声传入我耳际“明月几时有……”我循声走去,只见苏轼端着一杯酒“把酒问青天”。我劝:“苏轼先生,何必感叹!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自古以来谁又是无忧无虑欢度一生呢!”苏轼仿佛若有所思,颔首示意,又继续仰天长吟……
  程仁仁同学想象:我乘着杨利伟驾驶的宇宙飞船穿过了一条时空隧道,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亭子,亭中有桌,桌上有壶酒,秋菊绽放。苏轼望天长吟:“明月几时有……”我情不自禁地接着吟诵起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猛然回过头来,一脸憔悴,蓬松的胡子,我劝道:“先生不必伤心,兄弟情深,何愁不相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金梦楠同学想象:“苏先生别难过,不过你假如生活在我这个年代那就好了。”苏轼一脸疑惑。我说:“我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们那里早废除了封建统治,社会民主,人人平等,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精神物质都很文明。你想见你弟弟可以乘飞机到济南,一下子就到了,想听到弟弟声音,打个电话不就得了,要想见到弟弟便打可视电话,要么上网QQ聊天呢!”苏轼听了简直入了迷!
  这是学生与作者展开了对话,“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身临其境,出神入化,再现了一个广阔的艺术天地。“我与苏轼共赏月”把苏轼的境界化为己有,那是多么高雅、超脱的艺术!
  新理念认为,阅读教学要强调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想象。阅读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精神联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共同创造过程,学生要成为文学活动的主体。“化境”顾及了学生阅读的心理特点,根据词的意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突发奇想”,强化了感受性和体验性。
  四、出境。出境是要迁移创新。从诗的意境中跳出,从诗词的意境中得到一种积极启迪,得到情感的升华,净化心灵,塑造自我,将词中体验到的情感带回到现实,去寻求生活中的关联点、相似点,去发掘生活,创造生活。我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说”读诗词后的感受和启发。
  谢军昱同学说:当明月升起的时候,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勾起了我无尽地想念之情,想起我那在台湾的舅公,他一定安乐健康吧!浅浅的海湾,隔断了我们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我们多么盼望早日三通,早日两岸统一。一轮明月,光照两岸,台湾、大陆同是中国,谁敢一手遮天,分离祖国,我们决不答应。骨肉同胞永远沐浴着那一轮明月普洒的柔和的光芒!
  陈隆同学说:中秋月夜,思亲越烈,我的叔叔为了保卫边疆,保卫国家,坚守在祖国的边防线上,他一定会望着月亮,想念家乡,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但愿我们身体健康,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建设祖国,互勉互进,同享这明月光辉吧!
  这是学生伴着诗情与生活展开了对话,用诗的意境辐射生活,在生活中创造诗的意境,使情感诗化,生活诗化,那是多么美好,高尚的境界!
  新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智慧综合的生成过程,具备生命气息的创造。学生根据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名句,与自己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联系起来,综合了社会生活,运用联想和想象把个人的离别上升到民族统一;把儿女的思念上升到保家卫国的精神;让古老意境赋予时代积极意义,迸发出创新的智慧大花,创造了生命价值!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重要手段,把诵读与以上的四个步骤紧紧穿插起来,尤其在出境后反复吟诵,直至背诵,更能整体理解词的意境。我认为这样的诗词教学既突出了读诗词的特点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既探究发掘了文本,又发展、创造了文本,这应该是我们新理念下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叶乃芳,教师,现居浙江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