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作者:冯伟虎




  跨入21世纪,世界进入信息化、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的教师现状表明,无论是教学功能观、教学价值观,还是教学任务、教学模式等,都存在着许多弊端。例如在教学功能上,只重视教学的社会化,不重视教学的个性化;只重视教学的功利性价值,忽视教学的非功利性价值。在教学目标上,用统一的“模型化”目标要求学生,否定了学生主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在教学任务上,只重视理性因素的发展,忽视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实行“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排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评价上,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上述弊端的存在,使教学实践的现实悖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转变角色 准确定位
  
  新课程评价体系立足于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
  但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夸大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高高在上,以智慧的化身、文明的象征自居,按照自己的喜好、习惯向学生传授知识,传授技能。学生稍有异议,便遭到老师的大声训斥,甚至体罚。沿袭已久的“师道尊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特别是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教师与学生的这种不平等关系将被打破。教学重心向学生倾斜,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至尊的地位受到威胁,教师面临严峻挑战,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转变。
  1、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人物,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是其工作的前提与条件。作为参与者,教师的任务就是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意见,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没有拘束地一起交流和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在课题的参与中,师生间如果能有一些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就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同时也正是在参与中,教师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新东西。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2、由课堂管理者转化为综合指导者
  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不复存在,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但这里的指导与以往学科教学中的指导有很大不同。以往指导主要是找出学生问题所在,然后通过解惑解难,最后把学生引导到教师心目中早已有的标准答案上来。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研究的课题各不相同,教师对学生课题最后得到的答案事先并不很明确,因此所谓的“标准答案”事实上已不复存在,将学生引导到早已有的标准答案上的指导路径也已经失灵。那么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什么呢?归结起来,大致为:研究思路的指导,研究方法的指导和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这种指导要求教师一方面能抓住学生思想的火花,输送氧气,使它能燃烧起来;另一方面则是应用老师的知识积淀、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一些点拨和启发,即所谓的“点到为止”,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3、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过去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将改变,一切为了学生的“学”。对学生这个主体来说,教师仅仅起的是促进作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自主管理的。由于学生自控能力的差异会导致各组活动的管理组织和活动质量有较大不同,由于各组工作侧重点不同而会出现不同的困难与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如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及时组织课题组之间的汇报与交流,发现问题找学生谈话,教育学生相互尊重,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等。
  教师上述角色的变化,反映了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教师不仅仅关注教科书,同时还要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懂得科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教师需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惟如此,才能找到自己在现代教育中的应有位置,才不至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二、和谐平等 关爱学生
  
  1、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
  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高尚的结晶。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济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爱心,特别是对班内那些所谓的“差生”,常常采取歧视的态度,冷嘲热讽、数说奚落不时加在他们身上,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学习积极性一落千丈。当学生完不成作业的时候,当学生冒犯了教师尊严的时候,我们的一些教师往往拍桌瞪眼、大发雷霆,甚至大打出手。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成了教师的出气筒。师生关系极度紧张,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敌对情绪,对这门课程产生厌学心理,这样下去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发挥?学生的创新火花又如何能闪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许许多多聪明伶俐、很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就这样毁在缺乏爱的灰色洪流中,岂不令人痛心?
  2、平等、和谐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土壤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以教育的平等性、民主化为前提。平等、民主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而获得尊重是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需要层次。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但却是有层次的,只有在下一个层次获得满足以后才能产生高一级层次的需要,产生为此而努力的动力。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必须在学生的参与下才能进行。教育的平等性、民主化,对学生的尊重促进了学生的参与,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由自发到自觉、从朦胧到清晰,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充分挖掘。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说,他在教学上的成功主要靠两点: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老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求。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之中,形成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人格,相信学生潜能,认同学生经验,建立“无威胁”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肥沃土壤。
  
  三、改善结构 改变策略
  
  实施新课程标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场涉及到转变教育思想,破除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一系列未知领域,甚至是在“无路处走路”的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没有哪一个领域不涉及到教师的,也没有哪一个实验项目可以脱离开教师的。教师是无可争议的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力军。但是很多教师观念陈旧,习惯于在旧轨道上运行,有一种传统的职业惯性和惰性,对实施创新教育缺乏紧迫感;有些教师虽有改革教学的愿望,但总以为搞创新教育高不可攀,苦于找不到门径;有些教师限于水平和能力,时常在创新教育中设下或大或小的“笼子”,有限度地“放飞小鸟”,一旦“小鸟”超越“笼子”,便匆忙地把“小鸟”拉回来,明显地看出他们搞创新教育的“底气”和“功力”不足。
  因此,实施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主体性,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善知识结构,改变教学策略。不仅要了解语文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不仅要熟练驾御教材,还要随时了解学生实际;不仅要掌握传统教学方法,还要掌握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科技手段。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对课程的整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判断力、联想力、记忆力和创造力。教学策略也应发生转变,即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研究;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展。惟如此,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才会脱颖而出。
  冯伟虎,教师,现居山西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