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水调歌头》的另一种教法

作者:黄伟娇




  一、设计理念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超越时空,形式多样,不同程度地再现了自然与社会生活,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利方式。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我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用现代诗改写《水调歌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过程描述
  
  上课开始,我就向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这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写诗,咱们进行‘诗句接龙’好不好?”
  学生们群情振奋,全神贯注地等待着我的下文。我接着板书了学习目标:用现代诗歌诠释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并且提出了几项要求:1、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情感。2、要有诗歌的意境。3、注意文辞优美、含蓄,尽量押韵。4、要尽量尊重原文。首先我让学生们自己读课文,查看注解,疏通文句,然后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下文的创作“造势”。接着,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一句:明月圆圆,曾几何时挂天边?然后,学生们沉浸到古诗的情境中,作起诗来。个人所作的诗句,一旦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把该诗句板书到黑板上去,请看片段——
  师:明月圆圆,曾几何时挂天边?
  生:举起酒杯,问问高高青天。
  生:举起酒的醇香,询问高高青天。
  生:举起酒的醇香,醉问高高青天。
  师:用哪一句好?
  生齐答:举起酒的醇香,醉问高高青天。
  师:有意境,不错!请接下去。
  生: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上已到了哪一年。
  生:遥想天上的宫殿,今夜带我到了何岁何年。
  生:遥想天上的宫殿,今夜谁的步履匆促,引领我走向何岁何年。
  师:好,就这句吧!
  生: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去,又怕宫殿太高远,难以忍受严寒。
  生:乘着风的翅膀飞到天上去,愁的是那宫殿楼阁高耸,无法忍受严寒。
  生:乘着风的翅膀回归上天,愁不断那白玉似雪楼群高耸,高昂而又无法忍受的严寒。
  师:好极了,情境交融,就这句吧!
  生:翩翩的舞姿,摆弄着清影,多么像在人间。
  生:舞姿翩跹摆弄着清影,多么像仍是在尘世之间。
  生:舞姿翩跹晃动着缠绵的清影,多么像仍是在尘世之间。
  师:好一个舞姿翩跹,有灵动之感。
  ……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轻松愉快的和谐氛围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密切了,共同参与,共同揣摩,共同品味,成了本堂课的一大亮点。
  最后,经过反复的品味、讨论和修改,将《水调歌头》全词改写如下:
  明月圆圆,曾几何时挂天边?举起酒的醇香,醉问高高青天。遥想天上的宫殿,今夜谁的步履匆促,引领我走向何岁何年。乘着风的翅膀回归上天,愁不断那白玉似雪楼群高耸,高昂而又无法忍受的严寒。舞姿翩跹晃动着缠绵的身影,多么像仍是在尘世之间。
  
  月光转过了红色窗阁,低低地洒过彩色的门户,照在那彻夜未眠人的床前。愁不断那玉兔似雪月儿皎洁,为什么又偏要常常在分别时团圆?人生啊,总是有悲欢离合,月儿啊,总会有阴晴圆缺,人生自古多情难,难周全。但只愿人人健康长久,千里外共有这月儿美好团圆。
  读着黑板上自己创作的诗歌,学生们的脸上不仅写满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主动要求我再推荐几首古诗让他们练兵。我想,我是没有必要再去讲解《水调歌头》里的词句了。因为,我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完全达到了。
  
  三、教学反思
  
  《水调歌头》这篇课文一般的教法,大都采用朗读——翻译——背诵——默写这种方法。如此教法固然能使学生学得扎实,应付考试得心应手,但学生觉得很枯燥、乏味,也挺累的。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没有多大的帮助了。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大语文活动,应突出语文实践,注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加强师生双边活动,但如何体现这一精神,如何在教学活动中灵活把握,把语文教活,让学生学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我们教师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今天,我用现代诗改写古诗词的方法融于诗歌教学与创作中便是一种有效尝试,给诗歌教学与创作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黄伟娇,教师,现居浙江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