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让创新思维充满语文课堂
作者:竺秀莲
一、用科学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它为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方法指导。注重知识的积累,乃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没有知识的创造,有知识不一定有能力,但有能力必须要有知识。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实现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知识的知识”。创新的源泉是创造力,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必要的知识是基础条件,同时还要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注重多元思维。教法与学法归根到底是受思维方法的指导,因此,作为创新思维的引导者,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和概括、系统和具体、归纳和演绎等。掌握这些方法可以使教学主体少走弯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师要运用系统观点,精心设计出一整套培养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最佳实施方案,以课堂教学、活动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作业训练等为载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以达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目的,同时为学生创设创新情境,通过教材、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探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体验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二、以辩证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辩证思维方法的核心是坚持用全面的、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防止思维和判断的单向性。在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时,学生能够透过人物的外在行为、语言、神态等特征,认识人物内在的性格特征,并通过对人物性格表面的零散的感性认识,加以集中、综合,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准确地理解人物形象所蕴涵的社会意义,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这是欣赏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关键和核心之所在。但由于人们大多对文学的认识拘囿于实用功利和政治伦理的束缚,从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使不少教师在鉴赏文学作品人物时,缺乏必要的辩证的理性,而义无反顾地走向绝对。在这种思维方法影响下,一些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人物时,把很多有血有肉的鲜活的艺术个性简单化为如同一模式下铸出的产品。
文学作品鉴赏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鉴赏者自身的体悟经验,人物鉴赏也因之具有极强的个性特征,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范式界定学生的理解。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争鸣。如《范进中举》一文,在分析胡屠户这一形象时,大多数教师往往会用“市侩”一词将其标签。但有的学生却有不同的看法:胡屠户诚然有市侩的一面,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他在课文里展现的个性具有客观性和真诚性的一面,虽然他的言语过于尖刻,但这是他为人处世真实自我的流露。经过认真思考,笔者觉得这些看法很有道理,尤其是结合《儒林外史》整部小说分析,范进中举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因素,试想,如果考官不是周进,结果又会如何?如果这样理解,更能彰显小说的主旨:封建科学制度和追求功名富贵的世风对人性的扭曲,尤其是对本性善良的人格的扭曲,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胡屠户。学生的不同看法启示我们:在教学中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而要以一种客观谨慎的态度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并阐述自己的理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民主,让学生感到老师和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地位是平等的,是合作的“伙伴”。让学生可以自由读书、自由思考、自由发言,使学生有属于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有进行创新活动的时间,这样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经常的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全面,也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为灵活,更有利于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以多元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文学作品主题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与道德素养。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在“主题诠释”上投放了大量的精力。不少教师往往把教参对作品主题的阐述奉为珠宝,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把握程度的唯一尺度;有的教师,在分析作品主题时,虽然能够坚持启发诱导,却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分析之中,从而表现为一种认识价值的过分求同取向,漠视了学生思维的相异性存在,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意蕴。上述做法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阅读教学功效的正常发挥。
其实,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想方法体味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这并不是说读者能够对作品的主题进行随意的附会,而是说,读者能够透过作品的语言体系,在理解其中的社会、历史、传统的涵蕴的基础上,对其主题作出具有个性色彩有说服力的阐释与解读。如将《木兰诗》的主题定为“爱国主义”当然可以认同,但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还挖掘出了木兰对年迈老父和年幼小弟的孝悌品格、木兰不慕功名的高洁情操以及作品折射出的男女平等的思想内涵等主题,对学生的这些主题的认可与赞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心智,而且有利于培养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形成、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以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位哲人曾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接受美学”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的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活跃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作品和读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蕴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而对文学作品的“空白”填补,完全有理由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学生品味“空白”,并对“空白”作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其心智,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课文中,这样的“空白”很多。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我的叔叔于勒》中,小公务员的二姐夫是如何继续着他的发财美梦的?父亲又是如何向不知情的家人解释叔叔的长久不归?《范进中举》中,范进赶考几天家里生活情况有何变化……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学生在填补这些“空白”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正如西方学者奥特所说的,在诗歌的艺术中,存在着一种“创造性的空”,而这种“创造性的空”的理解和填补,往往体现了人的生存中必须存有的一种生命体验,也是人的真实中最为本真和创新的东西。这样,学生大都能凭借想象的创造神力,生动地再现,灵活地填补,大胆地延伸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展现出一幅幅崭新的现实画卷,从而使自己步入创新的境界,得到创新训练,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得到发展。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进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内容丰富的文本知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极表现自己,发挥最佳的主体潜能,还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体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进而造就具有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竺秀莲,教师,现居浙江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