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教学中不可忽视课文注解
作者:吴 琦
纵观成人中专教材,大致可把课文注解分为四类:词义类、字音类、句解类、常识类。这些注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如果把这些课文的注解稍加梳理,进行“综合治理”,分析比较,找出与课文中心有紧密联系的热点,给予开发利用,就能使这些注解成为语文教学中启迪思维的金钥匙。
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了这种做法,让这些注解伴随课文的分析贯通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譬如,利用背景介绍、名词术语这一类注解,组织好对文章思想性的分析。利用有关词义类的注解,熟悉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议论方式、说明方法。或者注意词义类的注解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生动性、准确性。还可利用词义所反映出来的感情色彩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以《拿来主义》一文为例,我把课文的24条注解进行分类,要求学生整理好笔记,在通读课文并熟悉其内在联系后,精心设计问题。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在注解中发现引发课文内容的“热点”,即“闭关主义”这条注解,介绍一下历史背景,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然后学习“碰了一串钉子”、“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叫做‘发扬国光’”、“听说不远……以催进‘象征主义’”这几条注解,联系课文知道了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政策。通过“尼采”这个注解知道他的思想局限和悲惨下场,学生了解到“只送不拿”的危害。这样,中心论点“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就可为学生接受。在此基础上,了解本文“围绕中心,层层推进”的结构方式。从“礼尚往来”、“大度”、“冠冕”、“摩登”、“孱头”、“玄虚”、“国粹”这些词的注解,可以使学生掌握鲁迅杂文语言特点犀利、泼辣,从而体会到鲁迅的杂文,是投向旧社会的匕首和投枪,对一切黑暗势力,无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
再如,教《雨中登泰山》时,抓住“岱宗坊”、“七真祠”、“孔子登临处”、“二天门”等涉及作者行踪的注解。找出这些注解后再把作者书中谈及的泰山十七处景点全部找出来,从而了解本文是以作者登山的进程为顺序,随着立足点的变化,不断变换描写对象。学生可以掌握本文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是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崔嵬”的泰山,“喑噁叱咤”的湖水,“崚嶒”的悬崖,“訇訇”的雷鸣,“层峦叠嶂”变成了“水墨山水”,“芊芊莽莽”的野花野草等可以看出作者重点抓住一个“雨”字,从不同角度描绘泰山景物,由于雨使千姿百态的景物各具神采,创造了诗一般的意境。经过这样讲读引导把所有注解连缀成珠,有机串联,学生阅读兴趣空前增强。
以上是两篇课文在分析时运用注解导引的简略表述,实际上每一篇课文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缘起。如《守财奴》可从注解“葛朗台”缘起,来带动对全文的理解,即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南州六月荔枝丹》可从有关引语的注解缘起,从“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等来引导学生掌握荔枝的形态和果实特征。
像这样利用注解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教师不是在架空分析课文,而是在密切配合课文作疏通。而且,本来在学生眼中犹如过眼烟云般的注解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学生对词义的识记水平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这种“归类梳理,综合开发”注解的教学方法,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吴琦,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