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效率最高化

作者:唐科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语文课的效率?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教求其精,学求其博。
  所谓教得精,就是指教师在吃透大纲,抓住重点,把握难点的前提下,审慎取舍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去完成课堂教学的有效工作量。
  其一,内容精。语文课文中的知识信息,可谓兼容并蓄,包罗万象,教师首先得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选准精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不面面俱到,抓住主要矛盾,精心点拨重点问题,尽量不搞重复劳动,加快教学的节奏。如教学职高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议论文时,在复习论证方法的同时,宜将教学重点落在讲授论证结构方式上,采用讲两课带两课的方法,舍掉与具体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把议论文的四种结构方式(并列式、层进式、总分式、对照式)分析透彻,另外再启发学生自读课文,使学生当堂领会教材中最重要的语文知识,并能在教师讲解以后,充分利用课本,巩固所学知识,以得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其二,步骤精。就是要优化精讲的环节,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在明确教学情景和精讲目的、任务以后,对教学环节进行有科学根据的最为合理的优化组合:略读→精读→总结。
  1、略读。略读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课文,使所学课文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觉整体,为后面的重点品读铺路。它的一般任务是:①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或文章的基本结构;②感性了解文章的主体特色;③初步或部分解决生字词。
  2、精读。精读就是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对所选精讲点进行局部的重点突破,边读边细细品味、揣摩,以达到落实必备的语文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积累文化底蕴的目的。
  3、总结。这一层次,主要是在品读课文后,再统览全文,对文章精华,在更高的层次上再度概括、总结,通过重点的归纳、梳理,进一步分清红花和绿叶,使重点更明确,知识更精要,印象更深刻,进入认识的更高层次,以求精读教学的成效。
  其三、方法精。我们都知道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情况来确定教学方法。
  1、听记预习法
  有的课文以听促读。设计一些题目,用于上课前的检查,要求学生听记,相互检查、评分。因听记答题实行闭卷,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听记能力再强也无法进行。
  有的课文以说促读。让学生复述、改编故事,上课前让学生即席表演。
  有的课文以写促读。让学生设计预习题目,教师挑选其中出色的作为全班共同的预习题。一般来说,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事前都会认真熟悉课文。这样,听、说、写的过程就变成了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过程,既改变了预习工作的千篇一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2、讲解简化法
  要实施课堂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亟需纠正的是事无巨细满堂灌,一定要腾出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去深入,去推敲。如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如果按照课文所列的内容来讲,容易流于零碎、烦琐,难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难于掌握说明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方法。如果设计一张图表,先让学生听录音熟悉课文,然后以“外部形态”为范例教学,其余各项由学生填表完成,这样学生就容易了解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规律。整个教学过程简约实用,发挥综合效应,能收到“师逸而功倍”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运用法
  如在教学舒婷的诗《致橡树》时,根据诗作的意境,制成蓝天白云下橡树与木棉并排挺立的画面,将其展现在投影屏上。从未见过橡树和木棉的学生们,也即刻由橡树高大粗壮的立干、钢铁般的枝桠,联想到身材伟岸、颇具阳刚之气的男子;从木棉红硕的花朵、挺拔的外形,联想到刚柔并济的女子。而那“相触”的枝叶,紧紧相连的根须和各自又独立的外形,也很快能使学生理解恋人之间彼此独立而又紧紧相依的关系,从而正确地把握了诗作的主旨,在短时间里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提高了教学预期的效率和质量。
  精讲博学,要完美地达到这个标准和境界,并非易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坚持不懈,继续向着这个标准和境界努力。
  唐科技,男,教师,现居江苏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