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关于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

作者:黄汉云




  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许多教师把新《课标》中倡导的新理念、新精神融入到教学之中,语文课程理念变了,语文的领域拓宽了,语文的结构综合了,实施方式多样了,语文课堂精彩了……这一切让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气息。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我看到有的教师急功近利,片面地追求形似,而不注重神似,把新《课标》融合到语文教学中时,语文课变“味”了,甚至不像语文课了。
  
  一、困惑
  
  1、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评价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一堂语文课,教师按照自己的所谓“精心设计”,让学生就若干问题去读读念念,说说讲讲,而自己只作为发问者、旁观者、旁听者,没有起到“舵手”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回答,充其量也顶多只是说“好”、“不错”之类的话,评价方式单一,语言含糊,不论对象,不分是非。这不免让人疑惑:难道所有的回答都应这样肯定?都值得这样评价吗?整个课堂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像一盘散沙,各抒己见,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适时而收放,不相机而导向,不就误而纠偏,不升格而总结,这就曲解了“自主学习”的真正意义。用繁多的“问题”淹没了课的中心目标,用所谓的“见仁见智”堵塞了课的升格途径,用所谓的“张扬个性”掩盖了审美的客观标准,用学生的频繁“活动”取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一堂课虽然够热闹,但却因为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停留在一个很浅的层面上。
  2、追求表面化的形式,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为“适应”新课改,有些老师过分重视课堂的形式,以“标新立异”的形式来“包装”并不生动的课的内容。比如说传统的“小组讨论”这一学习方式,近来却被贴上“合作学习”的新标签而大加标榜。于是,几乎每堂课必有小组讨论这一道“风景”。不少“讨论”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
  
  二、思考
  
  以上这些出现在语文课堂上的怪现象,难道不值得让我们深刻地反省一下吗?
  1、首先我们要弄清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之间并不矛盾,它们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像那种“精心设计”过的问答式的教学模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这样的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师生之间并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
  一堂课上得好不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领课堂教学的主流。要设计好问题,问题的难度要适当,避免“假问题”的出现。教师亮出问题后,就理应先引导学生“解放解放思想”,“拓展拓展思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然后再抓住“点评”这一环节为学生“添一把火”,毫不迟疑地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认可与鼓励。当然,在针对不同意见和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时,要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问题,及时给以矫正。
  由此可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之间并不矛盾。作为教师,适当的点拨与学生自主探索结合起来,这样才便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教师要把握好指导的“度”,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余地,让学生体验自己获取的快乐。
  另外,《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课标》是提倡以积极的评价为主,但并不是说有错不改,而是方式应委婉些,使学生容易接受。因为适时的激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而过分的表扬会导致学生骄傲。最后,当学生答错时,应及时指出、纠正。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首先应细化。“太好了!”好在哪里?是条理清晰,还是重点突出?都应该具体些。其次,评价应根据对象、场合不同而使用。对成绩差、自卑的学生,应多给一点;对处于优势的、骄傲的学生,应适可而止。
  2、形式应服务于内容。
  每堂语文课都有自己的教学核心内容,我们不能因为追求形式上的东西,而淹没了本该作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要知道,检验好课的唯一标准是看它的实际效果。
  本来,语文课堂上多一些活动,是件好事。但如果为活动而活动,尤其是教师不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只满足于课堂此起彼伏的热烈场面,这是得不偿失的。
  这里并非要否定“小组讨论”这一学习形式,关键要看讨论是否有效,就某一课文而言,它有没有讨论的必要;就某一问题而言,它有没有讨论的价值。讨论题,无论是由教师提出,还是由学生提出,它都要能聚合课堂教学的焦点,能点燃阅读文本的亮点,它要有一定的新颖度,能迅速激起学生对话的兴趣;它要有一定的难度,能有效开启学生的思维;它要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学生的认识水平真正得以提高。
  但是就我所听的许多公开课而言,实在差强人意。许多课堂上,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师生之间的距离确实拉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实开始凸显了,他们的头抬起来了,手也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当教师把小组讨论作为一种形式,每次只用一、两分钟时间时,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就草草收场,教学效果会好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试想一下,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不就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吗?可像刚才这样做,不是纯粹的浪费时间吗?再仔细一看,整堂课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并非如此,课堂不过是优生的天下,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过是这堂课的点缀和陪衬。一堂课上下来,我的感受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太累!再在私底下问问学生,发现他们好像腾云驾雾似的,不知所云,什么也没记住,没掌握,甚至连课题都不知道。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这样的课,思维的深度不够,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掌握。
  曾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课堂应该是沉默的。我现在非常推崇这句话。这里的沉默意味着冷静地思考,意味着理性的判断,只有留出思考的时间,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积淀自己的知识。
  
  三、对策
  
  1、要切切实实转变观念。
  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新的课改理念,领会新的课改精神,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教学立场:哪些是需要继承的、哪些是需要创新的、哪些是需要完善的、哪些是需要改变的,防止穿新鞋走老路,使得在实施过程中尽量少走弯路。
  2、准备要充分。
  要想让语文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在准备时,一是要深钻教材,认真备课,要备教师教学策略。二是要备学生学习策略,在落实新课程目标的课堂里,当教师把过程还给学生的时候,它需要循着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或者情感的波澜,以自己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环节,要看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思维是不是真正被激活,课堂里有没有充满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息。教师要设计出真正可以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案。在一个秩序良好的课堂上,通过优秀的课堂设计,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孩子们思维的独特性和学法的多样性。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们想要的真正的课堂。相信在这样的课堂上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少一些毛病,多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一切从教学需要出发。
  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更不能是虚拟的。追求表面形式,反而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改已经步入了轨道,但是距离新课程倡导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不能把丰富的教育教学方式简单化,但这种可怕的“减法”正吞噬着越来越多的老师的习惯和潜意识。要知道,当教育“减法”流行的时候,课堂会失去什么。就像“满堂灌”扼杀了教学的生命活力一样,用“减法”减出来的一味互动和自主建构,丢失的也将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评价等方面不能只浮于表面。我们要把触角默默地伸向课堂教学的灵魂深处。面对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即使无法解决,我们也不该遗忘。能够面对真正的问题,我们才能理性前行。正在深入推进的新课程,需要的就是这份理性、坦诚和勇气。让我们的课堂回归语文本色吧,多动脑,多创造,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就会映出一片万里晴空。
  黄汉云,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