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浅析唐诗的浩然之气
作者:毕 琳
初唐开放的政治制度以及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给当时的青年提供了大致公平的机会;唐朝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促成了士人人格的完美;浪漫的时代氛围养成了文人豪壮的个性;开明的文化政策给与了诗人充分的创作自由;大唐帝国民族和文化的融合开阔了诗人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情感。所以当时的文人个个心中都充满了希望,充满了豪情。现在我们看看初唐盛唐时期的送别诗,边塞诗,咏怀诗,感受其中的浩然之气。
唐朝作为统一的大帝国,经济空前繁荣,但交通、通讯条件仍比较落后,一次行程较长的旅行,很可能会经年累月的翻越荒山野岭,历经江涛河浪,旅途中的江湖风险,种种意外很难预料,所以在送别之际,送者和行者都不免有前途之忧,别离之苦,这种分别后的前途莫测、生死难卜,使我们的古人常把生离与死别联系起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但初唐盛唐诗人一点也不颓丧,而是相互激励,充满深情的互勉,让人充满希望,充满元气,胸襟阔大,豁然开朗。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互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义府》)“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陈子昂《送魏大人从军》)“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些诗句读来深情款款,开朗明快,使人浩气长存。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人类对战争的哀怨。但边塞诗作为盛唐诗歌主旋律的强劲音符,集自然、浪漫、写实于一体,反映唐人慷慨从军,驰骋边塞,保卫边疆,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格调明朗,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风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域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王骆宾《在军登城楼》)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莾黄入天。
……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盛唐边塞诗大多豪情涌动,神采飞扬,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是雄奇豪壮的真正男子汉颂歌,读来令人血脉喷张,油然产生驰骋沙场的强烈冲动。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朝词人更多的是抒发一己之悲欢。而唐朝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悲欢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诗人忧己进而忧天下的宽胸阔怀,撼动人心,体现了唐朝诗人最高的精神境界。李白诗情感跌宕,形成巨大的情感波澜。如《将进酒》、《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意一波三折,表现了诗人在理想受挫时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战胜心理矛盾的过程,真实感人。而诗人顽强的个性,坚忍的自信,执着的追求,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给人鼓舞和启迪。杜甫诗气象宏伟,感情深沉。如《登高》、《蜀相》、《登岳阳楼》,今日诵之,犹有一段抑郁不平之气,悲悯恻隐之情横亘于心,不能自已。
唐人哪怕是写景也写得境界阔大,超越时空,形成巨大的张力,读来浩气长存。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登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怎样读好唐诗呢?最好找来一本古人批注的正版的唐诗选本,读准字音,理解诗意,来一个深呼吸,把你浮躁的心平静下来,然后大声地朗读。看看前人的批注,一句简短的评语,会让你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掩卷深思,理解其心境。从而浩然之气,豪迈之气充盈其胸矣。
毕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