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苏轼词的喜剧特色
作者:严玲玲
苏轼从登上政坛一开始就扮演着失败者的角色,政见的不同使得他在京城受到排挤后只得到地方任职,这对于“奋厉有当世志”的苏轼而言,有些失望但仍充满希望,对自己的处境只是一笑了之,身处江湖仍胸怀天下,渴望有朝一日重返朝廷,为国效劳。如:
旌旆满江湖。诏发楼船万舳舻。投笔将军因笑我,迂腐。帕首腰刀是丈夫。泪怨离居。喜子垂窗报捷书。试问伏波三万语,何如。一斛明珠换绿珠。
在这首送别词中,词人想象着友人杨元素“帕首腰刀”的飒爽英姿,反观自己却是寒酸书生的迂腐窘态。词人在漫不经心地打趣着自己,充满着对政治的激情,希望有一天像投笔从戎的班固一样,驰骋疆场,报效国家。
词人本以为杭州任满后可以返回京城,可残酷的现实使他继续在地方从政。对于在仕途中奔波了二十年的苏轼而言,一身倦意而收获寥寥,岁月无情且长安日远,词人不免发出“崎岖世路尝应遍”的哀叹,体味着“寂寞山城人老也”的苍凉,但仍不忘与朋友打趣酬答,增加欢乐的气氛。如:
绣鞅玉环游。灯晃簾疏笑却收。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更且檀脣点杏油。花徧六么毬。面旋迴风带雪流。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种柳应须柳柳州。
清代沈雄在《古今词话·词品》中评说:“苏长公为游戏之圣,邢俊臣亦滑稽之雄。”词中的“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种柳应须柳柳州”。此处戏谑田叔通调教的舞妓,纤细的腰肢是那般轻柔,灵巧轻盈的舞姿,应该是柳柳州在柳江边上栽种的细柳吧!在这里词人虽用玩笑的方式,但丝毫没有轻视舞妓的意思,而是感叹她们的身段美,赞许她们的才艺美,词中充溢着喜剧色彩。
政治的挫折使得词人很快在和农民的相处中找到了快乐,“惟有悯农心尚在”。被誉为词中的《桃花源记》的《浣溪沙》五首,词人把农村生活描绘得有滋有味,充满了喜剧色彩,如: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日长惟欲睡,日高人渴谩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词的上片:飘飞的枣花,响动的缫车,古柳树下,农民卖瓜;下片写词人:酒困欲睡,人渴思茶,敲门人家。全词把农民的繁忙和词人的清闲巧妙地统一在浓郁的乡土气息中,语言充满了清新与风趣。
乌台诗案的发生对苏轼是来说是不幸的,然对词学是万幸的,词人因诗而受迫害,故对写诗胆战心惊,苏轼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将悲剧进行到底”,消解悲剧的最好方法,更多地借助词来完成,如:
霜降水痕收。浅碧粼粼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这是词人1081年写于被贬地黄州,按正常事理是人怜惜落帽,苏轼却反其道而行之,偏说“破帽多情却恋头”,词人用这种风趣的写法是对现实变相的抗争;“万事到头都是梦”是对世事的哀叹,但词人未曾绝望过也不会绝望,他看到了“明日黄花蝶也愁”,这样幽默的语言一扫心中的苦闷,既给读者带来感官的愉悦,更显现词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
历经磨难的苏轼到晚年思想已达到了“天人境界”,“苏轼能够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佞佛,通三家之言,其实质是以儒为体,以佛老为用”。如:
海南奇宝。铸出团团栲栳。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绛州王老。百岁痴顽推不倒。海口如门。一派黄流已电奔。
词中丝毫看不到半点的忧伤,身处天涯路远的词人已经在与民同乐中找到了精神家园,“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喜剧词在顺境时增添生活的趣味,在逆境时消解苦楚。“使得词人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而且能以哲学家的头脑思考人生,以文学家的思维感悟人生。”“从而使坎坷的悲剧人生化作充满艺术审美的人生。”
严玲玲,教师,现居安徽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