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对师生交流中教师语言的深层思考

作者:罗修武




  请看下面二段对话:
  [对话一]
  师:小刚,这段时间怎么老是精神不振呢?
  生:唉!考试不理想,中考无希望。
  师:老师认为你是有希望的。
  生:谢谢老师的鼓励。
  师:你有什么困难,老师愿意助一臂之力。
  生:好,谢谢老师。
  [对话二]
  师:张宇,你上课总和同学说小话,老师可不高兴哟。
  生:我也不想这样,但王彬总是找我讲话。
  师:老师认为并不完全是这样,你也有错哟!
  生:(沉默)
  师:以后如果王彬上课找你说话,你不和他说行吗?老师会找王彬谈谈。
  生:好。
  师:老师相信你。
  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师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之间洋溢着浓浓的关心与爱护,有着师生之间平等、自由的交流与沟通,表面看来,没有什么挑剔的。但细究起来,我们发现,这种交流与沟通是用“老师”来代替“我”的说法,丧失了第一人称“我”。丧失了“我”,就把自己同化于“普遍化的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把自己等同于“普遍化的老师”,使自己的话语权威化,即等同于教师集体,是用“老师”这一公共形象与学生对话。同时,学生的角色也因为“普遍化的老师”的确立而使学生丧失了“我”这一主体和个性,而成了“普遍化的学生”这一角色。就这样,教师成了公共的“制度化的老师”,从而获得了控制的权力,而学生被剥夺了控制权力而处于从属地位,师生的个人关系就这样剥夺了“你和我”这种对话关系的性质,变为内化了权力关系的“师生关系”了。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认为一个理想的好教师应该是一个没有个人感情、没有个人心理需要的“神一完美”的人,他们觉得向学生表露“真实”的自我本身是个威胁,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了以后,会毁坏他们在学生心目中应有的教师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应该是永远不会犯错误的“神一般的偶像”。他们担心一旦向学生表露了自己的“真况”,学生就永远不尊重他们,于是往往把自己置于居高临下的“管理、命令、支配”学生的地位上,用“老师”这一公共形象来掩饰自己的情感,其结果是学生在人际沟通中的感受没有得到尊重,师生之间并没有亲密感可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常常没有清晰的印象,也没有人性化的亲切感。
  再看下面一段对话:
  师:你觉得王维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最能表达离人之心和诗人豁达胸襟的句子是哪个句子?
  生: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师:老师认为你说得不对,你再想想好吗?
  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对,就是这一句。
  在师生对话交流中,“老师”与“我”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境界截然不同。前者是普遍化的老师,是一个作为职业的教师形象,是一个“没有差别”的老师;后者则是一个个体,一个具有活生生的教育思想的主体,是与学生具有平等关系的个体,能与学生自由对话的个体,能与学生个体产生心灵碰撞与交流的个体。他(她)有着主体的人格与经验,有着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育信念,从而拥有着细腻情感与丰富经验的生命个体。
  教育的成功,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语言。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师生沟通的艺术实际上就是师生(重点是教师方面)之间的语言交流艺术。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与心理咨询员谈话“真是舒服极了”,因为无论你跟心理咨询员说什么,心理咨询员都表示可以理解和接受,不会轻易下结论告诉你“对”或“错”,“应该”或“但是”等权力性语言,因此你会愿意“将所有的感受告诉他们”,最后“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们的指导”。这样的沟通语言才是有实效的。同样的道理,当教师学会从学生的知识背景、情感体验、能力与方法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感知学生的心灵体验,令学生开放,喜欢、愿意敞开自己的问题并乐意得到帮助解决时,师生沟通就会走上良性循环,师生共享教育的幸福也就会为期不远了。
  罗修武,教师,现居湖南浏阳。